邢貞民
摘? 要:教育部公布從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tǒng)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在這個大背景下,工作在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如何科學合理地根據(jù)新課改新教材制定新的教學計劃,積極求變,區(qū)分不同課型,避免舊有教學經(jīng)驗在教學過程中造成消極影響。
關鍵詞:教學調整? 小學語文? 部編教材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1(a)-0156-02
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與選文對工作在一線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嚴格要求,那么作為整個國民語文學習體系中的基石,小學語文在教材改動進程中更加引人注意,在新教材全面普及之際,授課教師如何合理有效地根據(jù)新教材制定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計劃,則成了一個放上臺面的緊要問題。
1? 根據(jù)部編教材重新制定教學計劃的重要意義
自2016年開始在部分地區(qū)開始實驗部編版語文教材至今,部編版語文教材基本達成全國統(tǒng)一使用。但由于各省份的教育、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著不同差異,預計直到2019年下半學年才能基本完成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全面普及工作。教材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基石,是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對新教材和新課標的新要求的解讀制定教學計劃,學生通過誦讀,領悟教材得到相關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不能也不可能脫離教材之外展開,否則成了無根之水、無本之木。由此可得教材的更換對于工作一線的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這意味著教師的教學策略必須隨之做出相應的正確的改變。中國的城村發(fā)展形勢是復雜多樣的,其教育水平也隨著各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及其他方面發(fā)展水平的不同而顯現(xiàn)出極大的差別,文章關注點在于即將全面推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一線語文教師的普適性的教學調整。
2? 新教材、新要求下的教學計劃改變策略
通過對教材本身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的部編版教材立足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例如,部編版教材加強了古詩詞板塊在整個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yōu)秀古詩文124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但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改變不僅表現(xiàn)在對課文的刪減增添,更體現(xiàn)在對課文內容和學習方向的深度挖掘和探討。旨在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提升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詩詞文化豐富內核的了解與興趣,這就為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之上制定了更高的標準,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穩(wěn)抓重點,授課教師對詩詞的了解不應再停留在過去的淺顯表面,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應只是應付考試的“背誦”與“默寫”了,教師應該全面掌握所授詩詞課文的相關知識,了解作者生平及時代背景,把握課文詩詞單元的脈絡,利用教材構建起一個完善的詩詞知識系統(tǒng),再有序地進行語文教學。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和教師、同學、教材之間的有機互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探索。同時要更加注重在課文所選詩詞的積極內涵上引導學生進行更加自主地領悟與表達,使學生真正做到古詩詞學習的“知人論世”,掌握所授詩詞的藝術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完成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杜絕“填塞式”課堂的出現(xiàn)。其目的就在于讓授課教師有效、高效地引導學生提高對語文知識的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
部編版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就在于,一些尚未沉淀的“時文”少了,課改之后流行的各種語文版本,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視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多選“時文”。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場,大家會發(fā)現(xiàn),很多經(jīng)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尚未沉淀的“時文”相對少了。課文選編更加注重選擇那些經(jīng)過時間考驗,包含積極向上價值觀且適應時代發(fā)展的經(jīng)典課文。這也體現(xiàn)了部編版“語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并重的兩個立足點。
3? 課文重復問題的解決構思
但選文的調整也帶來了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即課文的重復。課文的重新編排與選取會導致教材選文的重復,即如今在部編版教材課文選取與其他版本教材出現(xiàn)不同年級重復選取同一篇課文的情況。例如,現(xiàn)行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就選取過老舍的《草原》,而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就在六年級上冊也選取了《草原》,這就對授課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制定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許多基層的語文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況會選擇跳過去或者照本宣科重新講一遍。這是不可取的。必須認識到的是,即使是同一篇課文,在不同教材上側重點和學習方向也是有出入的,還是用《草原》來做例子,人教版的《草原》是要求認識14個生字,而部編只用識讀9個,并且生字也不盡相同,部編版更注重與整個小學語文知識體系相整合和與學生的實際發(fā)展學情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整個小學階段的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整體把握。此外,部編版《草原》還明文要求了對原文片段的背誦和強調學生之間對于課文的互相交流,教師應該把握部編版課文的新內容、新要求,重新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以把以往其他版本教材的舊教學經(jīng)驗放在部編版教材推行的教學現(xiàn)況下從而輕視乃至忽略一些教過的課文是不可取的,教師應重新研究新教材的舊選文,制定更加貼合學生實際學情的教學計劃。
由此得出,部編版語文教材相較于其他“一綱多本”教材更加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積累,相同的課文部編版的教材在文章總體內涵相較其他版本教材不做出太大改變的基礎上,對認字、識詞、閱讀、識題等方面都做出了不一樣的要求。所以授課教師不能保持一成不變的教學策略,過去的其他版本教材的教學經(jīng)驗只能為授課教師起到一個經(jīng)驗積累和借鑒意義而已,要想完成對部編版教材的正確解讀,就必須要求授課教師全面深入地探究且系統(tǒng)科學地把握教材的選文思路,了解選文之間的關系,理解部編版語文教材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掌握,重視課外優(yōu)秀知識的拓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提高積極閱讀興趣,更加體現(xiàn)“現(xiàn)代性”的特征。將終身學習,緊隨時代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教育理念牢記在心。
參考文獻
[1] 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3-11.
[2] 孫淑琴.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8):130.
[3] 曹楊子.基于部編版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