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鳴 程蓮
[摘? ? ? ? ? ?要]?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出現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為推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旌鲜浇虒W模式作為當下較流行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其與高職英語課堂的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通過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優(yōu)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滲透對學生多種英語素養(yǎng)的培育,從而實現高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在分析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意義進行分析,著重探究了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具體路徑。
[關? ? 鍵? ?詞]? 現代信息技術;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24-0176-02
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今天,英語教育顯得更為重要。但是由于傳統(tǒng)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各種缺陷,使英語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在職業(yè)教育改革進程的推動下,高職英語教師也應站在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視角,從混合式教學模式入手,著重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英語人才?;旌鲜浇虒W模式為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通過采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形式,將課本上“冰冷”的英語知識轉化為圖片、視頻等動態(tài)形式,將那些枯燥的英語知識轉化為生動、直觀的實際場景,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空間,也為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真正將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相結合,以期實現高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
一、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環(huán)境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有待轉變
當下,教師在為學生講授英語單詞或者語法這些知識的過程中,經常采用“填鴨式”或者“灌輸式”的教學形式,這種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不夠新穎,學生很難提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此外,傳統(tǒng)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課堂內容,這種思路較為死板,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和進度,難以補充學生英語學習上的缺口。因此,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應更多地從教師教學觀念轉變的角度出發(fā),以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為目標,盡顯英語課堂的無限魅力。
(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由于高職學生英語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而且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是很高,再加上英語課堂氛圍缺乏活躍性,使學生對英語課堂并沒有太多的期待。這就導致學生面對英語學習較為被動,且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意識不強,教師沒有及時掌握學生英語學習動態(tài)的狀況,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這種現象不利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久而久之,還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逐步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此外,很多高職生面對英語學習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沒有掌握優(yōu)質的英語學習方式,嚴重阻礙了他們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教學過程缺乏科學規(guī)劃
雖然很多教師都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意識,也將現代信息手段應用于英語課堂,但是信息化教學形式與組織內容較為單一,只是機械地將多媒體、微課等形式套用在以往的教學流程中,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規(guī)劃性。此外,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選擇上不夠豐富、多樣,沒能根據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進行科學規(guī)劃,對學生的引導和教學管控效果不夠突出??偟膩碚f,教師的信息化英語課堂組織能力較弱,信息素養(yǎng)偏低,沒有透徹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法。
二、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的意義
(一)適應網絡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來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界的運用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如藍墨云班課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通過智能助教的形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采用藍墨云班課貫徹落實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改進高職英語教學形式與評價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旌鲜浇虒W模式適應了網絡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順應了當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大有裨益。
(二)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涌現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旌鲜浇虒W模式有效改善了以往的英語課堂組織形式,逐步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煩感。此外,還能讓教師意識到“講授式”教學方式的劣勢,基于學生課堂參與度與學習興趣的提升來設計英語教學活動。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藍墨云班課App,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補充,以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教學特點來充實英語課堂內容,使英語教學效率獲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滿足學生英語個性化學習需求
由于高職學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教師只有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特點,才能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內容,英語教學才能守正出奇?;旌鲜浇虒W模式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寬松的課下學習空間,增加了英語教學與學生特點之間的契合度。結合他們的職業(yè)學習特點設計針對性的英語實踐練習,在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同時,對他們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的實施路徑
(一)優(yōu)化課前導學部分,助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前導學部分的應用,能夠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為學生發(fā)布相關的學習任務,學生在移動客戶端便能夠接收包括上課的時間、地點、預習內容等。這種方式取代了以往課代表通知的方式,避免由于聯(lián)系不到課代表而上課信息通知不到位的現象。此外,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導學階段讓學生通過查找、整理相關學習資料,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細致分析教師上傳的視頻基礎上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實現課前有效預習,助推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升。
(二)實現課中師生互動,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將學習目標、相關視頻、習題等內容發(fā)布出去,讓學生在平臺的交流模塊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給予學生更多的話語權。另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針對自身英語學習較為薄弱的地方進行重點學習,通過反復觀看教師發(fā)布的視頻,在與同學、教師交流的過程中逐步消除現存的疑問,使其英語學習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另外,教師可以利用白板、聚光燈、高拍儀等工具,為學生打造“移動課堂”,將英語要點知識進行拍攝記錄,學生也可以直接上傳自己的作業(yè)以及考卷,教師通過“移動課堂”為學生答疑解惑,并進行在線檢測,從而優(yōu)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教學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三)結合專業(yè)學習特點,滲透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
高職英語面向的是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這就決定了高職英語教學的多樣化與針對性。高職英語教師在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yè)學習特點,結合他們的英語學習習慣、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等設計具有專業(yè)特點的英語教學內容。如旅游英語、酒店英語、電子商務英語、經貿英語等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專業(yè)學習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對旅游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將來的就業(yè)崗位可能是導游。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階段讓學生在線上平臺上搜集英文導游詞。其次,在課堂學習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訓練,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生對自身未來職業(yè)崗位的認知,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視角開展英語教學,對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四)開展多元教學評價,智能分析學生課堂反饋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利用“移動課堂”的教學評價工具,記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通過相關數據分析,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同時,在線上教學平臺上設置“光榮榜”,實時更新學生的評分以及排名。通過這樣一種教學評價方式,能夠智能分析學生在學習中的反饋,教師獲得更為客觀的評價依據,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教師應不吝夸獎,對于表現欠佳的學生教師也不應過分批評。教師通過采用數據分析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職業(yè)方向分布情況、個人目標計劃書等,實現教學結果的智能分析。
(五)拓寬課后學習空間,提升學生課后鞏固效果
在課后結束階段,教師對整節(jié)課進行教學反思,將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成果上傳到教學平臺上。此外,在線上教學的指引下,學生可以開辟網絡社區(qū)交流通道、學習資源共享站等。系統(tǒng)平臺記錄學生英語學習的全動態(tài)過程,包括學生資料閱覽的次數與數量、互動情況、課堂參與活躍度等。同時設置學生線上學習成績排行榜,營造出一種競爭式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出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促使其積極參與線上學習的過程,對強化課后鞏固效果具有積極作用。高職英語教師采用混合式教學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教”的時間,更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化、民主化的自主學習空間,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將各種潛能盡情釋放,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明顯提高了,整體學習效果也會增強。
四、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趨勢不斷深入的今天,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如今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促使高職英語教師通過優(yōu)化課前導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課中師生互動,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結合專業(yè)學習特點,滲透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開展多元教學評價,智能分析學生課堂反饋;拓寬課后學習空間,提升學生課后鞏固效果。以混合式教學模式為路徑,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真正意義上符合高職院校高素質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
參考文獻:
[1]洪煒.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6(3):65-66.
[2]王鐵銘.基于微課程的高職基礎英語混合式教學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39(3):60-62.
[3]馬瑞芳.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2020(3):14-15.
[4]楊海霞.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分析[J].海外英語,2020(2):272-273.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