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蘭
【摘 要】 作文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關鍵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作文的寫作要求和文章中的句子理解能力不強,沒有積累廣泛的寫作素材和經驗,缺乏一定的指導。作文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能夠按照寫作要求寫出規(guī)范嚴謹?shù)淖魑模乙獙W會使用多種寫作手法寫出獨特新穎的作文,但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過于平淡,內容空泛,行文不流暢。因此,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學的方式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本文研究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幾點解決對策,希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是語文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學生對作文抱有恐懼感,在歷年的語文考試中,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提筆忘字,沒有足夠的內容完成作文要求,寫作的方式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風格和飽滿的內容,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普遍偏低。其中,導致語文作文成績低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對作文的練習,還有很多學生沒有重視語文作文,認為作文不需要練習,在學習的過程沒有下功夫去學習。如今,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一、優(yōu)化教學計劃,突出作文寫作的重要性
作文寫作素材多而雜,學生如何把握各種素材的寫作方式是一個難點,教師在制定語文作文教學計劃時應該突出作文寫作的重要性,向學生傳達作文寫作在語文考試中占據(jù)的重要地位。學生在得知作文的重要性后,在以后的語文寫作學習過程中會端正態(tài)度,認真聽教師的授課內容,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努力認真學習寫作的方式。在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作文的題目和寫作的要求,然后通過幾篇優(yōu)秀作文范文給學生講解如何進行寫作,學生的思維會因此受限,不會有較為突出的個人寫作風格,自然無法寫出很好的文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可以通過講解文章的創(chuàng)新點來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寫作。
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作態(tài)度,需要教師在教學計劃中逐步引導學生對語文作文產生興趣,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通過具體的計劃教學生如何進行寫作??梢韵葟囊痪湓掗_始,讓學生學習具體的寫作手法,比如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等。之后是一段話,讓學生描述具體的一個物體或者現(xiàn)象,比如在下雨過后,可以讓學生寫下雨時天空的顏色變化、泥土的變化、樹木的特點等等。教師也可以通過新媒體設備進行作文教學,例如,在語文作文教學課堂開始前,可以請學生觀看一段著名的影片《泰坦尼克號》,然后老師問:“大家都看到了露絲和杰克在最后沉船時候的場景,誰能用一句話描述一下這段視頻的內容呢?”有一個學生回答:“在沉船后,杰克與露絲在一條浮板上,他們互相鼓勵對方不要放棄,要堅持下去?!绷硗庖粋€學生回答:“杰克在浮板上表達了他對露絲深沉的愛?!崩蠋熯M行總結:“剛剛有兩位同學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視頻里的內容,在語文寫作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如何形象生動地把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描寫出來?!蓖瑫r布置相關作業(yè),讓學生描寫父母的生活方式。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進行點評,并對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朗讀,教學生描寫人物和景物的寫作手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寫作的興趣會增長,在課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二、開展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寫作內容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化,老師只是通過課本、PPT、視頻等方式進行寫作方式的介紹,學生很難根據(jù)具體的寫作要求完成屬于自己的文章,所以在課堂上也不會認真聽教師的講解。作文寫作包含的要點過多,教師很難通過單獨的一節(jié)寫作課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當前老師可以采用各式各樣的教學工具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的魅力。雖然學生可以從課本和視頻中看到在創(chuàng)作之前是如何準備的,但是學生還是不能夠很好地掌握寫作的具體方式。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寫作。比如,在寫關于景物的作文時,可以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使具體的事物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可以組織學生去森林公園參觀,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大自然的景色,學生不僅可以從大自然中學習到如何寫景,而且還可以從獨特的景物中得到更多啟發(f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關于景物的寫作方法,進而在相關的寫作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具有獨特色彩的文章。比如在學習描寫關于紅軍在長征中的革命事跡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到革命紀念館去瞻仰革命者的事跡,學生在現(xiàn)場可以更好地體驗到作文素材中描寫的場景和人物特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在參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觀后感,增加對這段歷史的理解,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寫作的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學習到的寫作方式和創(chuàng)作的文章進行朗讀,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現(xiàn)學生在參觀時拍的照片,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學生會從歷史的視角去觀察,運用寫作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思維局限,表達自己對歷史素材的看法,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知識,這樣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促進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寫作中更上一層樓。
三、鍛煉學生寫作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精神
語文寫作教學內容一般都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師單純講解寫作的案例和具體的寫作方式方法顯然不會引起學生太多的興趣,學生也不會在課堂后對這些寫作手法進行學習和練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作文的動力,如果教師可以把作文中的人物、故事、事件具體化,學生自然將會對課堂教學產生極大的興趣。例如在寫關于“現(xiàn)代和古代的穿衣風格變化”這一素材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流行的漢服文化,現(xiàn)在很多青少年都對漢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很多人在生活中穿漢服上街,在地鐵中身著漢服的男生在買票而不是騎著馬,身著漢服的女孩去商場買化妝品而不是涂胭脂,這些現(xiàn)狀展現(xiàn)出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的穿衣風格與過去不同的美。當然,教師也可以借助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古代生活進行對比。又如在學習如何描述人物心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安排學生對歷史故事“鴻門宴”進行話劇表演,給學生安排不同的人物角色,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學習,通過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人物內心的活動和發(fā)展變化,在活動中體驗如何描述具體的人物內心特點。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主動去觀察社會中的一些現(xiàn)象,從寫作中發(fā)現(xiàn)具體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楊瑩.淺析讀寫結合在小學生作文寫作技能培養(yǎng)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76+92.
[2]王舍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探討[A].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3]黃秀花.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