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以其鮮明的編寫理念和選文思路,受到一線教師歡迎。文章從教研員與教材培訓的視角,聚焦教學問題,準確解讀文本,制訂適切的教學目標,找到破解教學困境的方法和價值,指導一線教師更好地實施教學,充分發(fā)揮送教培訓的功能。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聚焦;困境;送教培訓
中圖分類號:G72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0-28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126-01
2019年9月,懷著一點點期待,帶著一絲絲疑慮,筆者參加了衡陽師范學院承辦的“國培計劃(2019)”——項目縣鄉(xiāng)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團隊小學語文研修項目(以下簡稱“國培”)。為期十天的學習,帶給筆者的是溫暖、驚喜。
一、精心精致
本次國培,無論是課程安排,還是授課形式,堪稱精心精致。翻開課程安排表,十天的課程安排滿滿當當,不是泛泛而談,而是聚焦統(tǒng)編教材的習作(含寫話)、閱讀策略單元的編排特點、實施策略進行精準剖析。策略單元是統(tǒng)編教材區(qū)別其他教材的最顯著特點之一,稱之為特殊單元。本次培訓就特殊單元安排了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的理論講座,不同板塊的示范課例觀摩,專家與學員評課交流,最后學員就學習所得開展微講座、微說課?!皩W—觀—評—議—用”一系列安排華麗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有了更深層、更透徹的理解。如此精心的課程安排,對即將送教培訓的專家、教師來說,就是一部教科書式的學習提升。
精致是整個單元各個板塊的課例示范教學。縱觀平時的教學觀摩,都只是針對某篇課文的教學,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在整個年段或是一個單元中,每篇課文的(目標)功能是什么?它與同單元的課文或百花園地有什么聯(lián)系?在單元中它的著力點或提升點在哪里?頗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病。而這次培訓就有既見森林,又見樹木之感。就習作單元而言:先精讀課文《小真的長頭發(fā)》——學習表達方法;再交流平臺、初試身手——梳理總結表達方法,初步嘗試運用;最后是習作教學《奇妙的想象》——遷移并運用表達方法。整個單元教學整體推進、循序漸進,習作指導化難為易、水到渠成。一系列單元課例的展示直觀形象地指導我們了解各個板塊的功能、前后關聯(lián)、教學實施。不能不說,這樣的安排真是精心精致、妙不可言?。?/p>
二、答疑解惑
眾所周知,統(tǒng)編教材“好教,但教好難”,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特殊單元。關于閱讀策略的教學問題層出不窮,教學實施中本末倒置、狀況百出,究竟該怎么教學呢?這可成了教師最頭疼的難題。這次國培,如雪中送炭般,為教師撥云見日、指點迷津。培訓期間,花了大量時間及精力安排了閱讀策略教學指導:先是帥曉梅老師就全套教材的編排特點及教學建議作指導——從宏觀視角了解教材,理清各年段教材特點;然后是周靜老師就閱讀策略單元的編排特點進行分析——中觀視角了解策略單元課文編排特點,了解教學方法;再是三堂優(yōu)質課例展示,如四年級的“蝙蝠和雷達”、五年級的“什么比獵豹速度更快”、六年級的“竹節(jié)人”——從微觀層面在不同年段示范課例實操;最后學員與專家、同行交流教學困惑,探尋教學之法。專家講座與課例教學,讓我們獲取了策劃課文教學的智慧與靈感,開始理性地思考教育與教學,開始用批判的眼光審視我們的語文教學行為。
三、管用好用
即將開啟送教培訓之旅,原本對方案擬訂、示范教學還在冥思苦想的我們,通過本次國培,頓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聆聽鄧水平教授推心置腹的培訓經(jīng)驗之談,觀看《學員手冊》,親歷培訓全過程,我們寫筆記,做交流,融匯專家的教育理念,暢談自己的教育心得,心中一片明朗。在送教培訓方案擬訂中,課程設置更加聚焦和實用,培訓管理更加精心和用心,環(huán)節(jié)安排更注重張弛有度,學習評價更注重全面合理。培訓中,高屋建瓴的專家講座,精心打磨的課堂教學,為我們的送教培訓明確了目標,明晰了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課例打磨中有參考和借鑒,在專題講座中有理論和案例,示范教學、研課磨課不再困惑、迷茫。團隊學員帶著任務來培訓,目的明確,態(tài)度端正,大家一起學習、探討、反思、總結,業(yè)務能力得到整體提高,為送教培訓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柴 梓.由“國培計劃”課程引發(fā)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6):114.
[2]王芳宇,曹麗敏,陳洪清.重視培訓過程 確保培訓效果——以“國培計劃——湖南農(nóng)村初中生物骨干教師置換脫產(chǎn)研修項目(2010)”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