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人民醫(yī)院 濮陽 457500)
妊娠糖尿病為妊娠期婦女普遍的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該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發(fā)病率高達5%[1~2]。該病使妊娠期婦女體重降低,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不利,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會使妊娠的過程艱難,甚至會造成胎兒流產(chǎn),對母親、胎兒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危害,因此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3~4]。有研究表明,配偶的階段性護理對于癌癥的治療有明顯的療效[5]。但尚無研究探討該方法對于治療妊娠糖尿病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討配偶的階段性護理干預在妊娠糖尿病婦女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妊娠糖尿病婦女398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99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7.62±3.07)歲;孕周21~29周,平均孕周(23.54±1.13)周;患者學歷:本科及以上121例,高中或?qū)??8例,初中及以下20例;配偶學歷:本科及以上123例,高中或?qū)??4例,初中及以下22例。觀察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6.52±3.23)歲;孕周21~30周,平均孕周(23.81±1.21)周;患者學歷:本科及以上119例,高中或?qū)??9例,初中及以下21例;配偶學歷:本科及以上124例,高中或?qū)??2例,初中及以下2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年齡、孕周、學歷、配偶學歷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1)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的臨床表現(xiàn)與體征,經(jīng)病理學標準檢查,確診無誤;(2)兩組患者均排除嚴重藥物過敏以及嚴重骨質(zhì)疏松。
1.2.1對照組
對妊娠糖尿病婦女行常規(guī)的妊娠糖尿病護理,使其配偶接受常規(guī)的宣傳教育,包含入院告知、糖尿病患者飲食與活動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項,患者出院的持續(xù)護理以及隨訪的配合,與此同時需分發(fā)紙質(zhì)的宣傳材料。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妊娠糖尿病婦女的配偶行階段性護理干預。配偶的階段性護理干預分為獲知期、應對期以及共存期。根據(jù)患者所處的階段不同醫(yī)務工作人員對其配偶進行不同的感情、教育以及信息方面的干預。
1.2.2.1獲知期
在妻子入院初期,其配偶得知其患病消息,配偶感到震驚、痛苦,對妻子患病感到無所適從。醫(yī)務工作人員需幫助配偶緩解急性心理應激,鼓勵配偶在偏僻安靜處大聲哭泣或喊叫,向信任的親戚、朋友訴說內(nèi)心的擔憂及矛盾以宣泄情緒,進行適當?shù)倪\動、凝聽舒緩壓力的音樂以控制自身的情緒。對配偶進行每次15~30min,共兩次的干預。
1.2.2.2應對期
在患者治療期間,配偶需幫助妻子做好生活方面的準備以及治療方面的輔助,醫(yī)務工作人員對于配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1)配偶識別疼痛:醫(yī)務工作人員對配偶介紹并講解語言笑臉量表等評估疼痛的方式以及深呼吸、聽音樂、進行冷熱敷以及藥物處理等用于緩解疼痛的方式以達到防止配偶的不及時發(fā)現(xiàn)而延誤病情;(2)配偶照料患者飲食:在保證患者不饑餓的前提下,保持患者的血糖維持在標準血糖的范圍,增加患者的飲食次數(shù),減少攝入量,每日維生素的攝入量要大于41g。
1.2.2.3共存期
此時患者的血糖已趨于穩(wěn)定,配偶需在其生產(chǎn)前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及內(nèi)心壓力,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及運動情況,避免患者血糖再次升高。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糖值、依從性、并發(fā)癥、滿意率、幸福感以及配偶的SAS評分。對治療后兩組患者使用總體幸福感量表進行評分,得分越低說明幸福感越弱,對兩組患者的配偶進行SAS評分,得分越高說明越焦慮。
觀察組空腹時的血糖值(mmoL/L)、用餐2h后血糖值(mmoL/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對照組tP空腹時血糖值(mmoL/L)5.23±0.938.67±1.362.4700.018用餐2h后血糖值(mmoL/L)8.33±1.1914.82±1.912.6220.009
觀察組依從性、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并發(fā)癥及滿意率[n(%)]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χ2P依從性191(95.98)143(71.86)6.6350.010并發(fā)癥8(4.02)56(28.14)5.3810.021滿意率199(100.00)157(78.89)5.7930.012
在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糖值比較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空腹時的血糖值、用餐2h后血糖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赡艿脑蛟谟谂渑紴榛颊呤种匾闹С终呒翱醋o者,其行為對于患者病情的好轉(zhuǎn)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配偶的關心及理解能夠緩解患者壓抑的心情,有益于患者樹立被治愈的信心。觀察組在獲知期指導配偶及時地調(diào)整好自身的心態(tài),投入到對患者的照顧及愛護中,降低了患病對于患者帶來的壓力。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對照組在應對期指導配偶識別患者的疼痛情況以達到避免患者病情延誤的目的,對患者的飲食及治療給予更好的照顧,在共存期指導配偶進行血糖水平的保持有關。
觀察組幸福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的幸福感及焦慮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這是由于配偶的照顧及幫助對于患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觀察組通過對配偶的心理引導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配偶的愛意,其幸福感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配偶的階段性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患者的血糖值更低、依從性更好、滿意率更好、并發(fā)癥更少、幸福感更高、配偶的焦慮程度更低,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