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嫻
摘 要:課語整合式學習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基于整體主義、哲學思想等,目的是將課目學習、語言學習以及認知發(fā)展和文化習得進行有機結合,在高職英語課程構建模式和教材、教學資源建設中能夠有效的解決相應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本文在課語整合式學習視域下探討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建設,以期為提高高職學生語言學習附加值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課語整合式;高職英語;教學資源
在我國社會發(fā)展進入到新時期,高職教育逐漸開始打破原有的教學僵局。在英語教學中開始嘗試在模式、理念、手段和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于是移動學習、混合學習、慕課、反轉課堂、微課等新教學形式得到了廣泛推行。而傳統(tǒng)紙質教學教材等資源與立體化學習資源正處于融合交織的過程。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建設中引入課語整合式,將能夠進一步實現(xiàn)高職教育職業(yè)性與教學任務一體化的目標,將課目學習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提高英語課程的附加值。
1 課語整合式學習概述
課語整合式學習全稱為課目與語言整合式學習,起源于上世紀末的歐洲教學探索,在當前成為了一種新型的雙聚焦教學方法。主要是以非母語語言最為媒介來實現(xiàn)課目教學,在教學中語言與課目相互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促使教學資源達成有機結合。這種教學方式在高職院校中有利于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改革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以及課程開發(fā)等。課語整合式學習的目的即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雙語能力、跨文化意識,以提高學習成績,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認知能力,進一步適應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的職業(yè)人才需求。
2 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現(xiàn)狀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材是最為主要的教學資源之一,其承載著關鍵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方法等,能夠保障教學目標和政策的實現(xiàn)?,F(xiàn)階段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建設一般集中在教材的編寫研究、評估研究、教學的選擇等方面。而且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材的選用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選用教材的內容相對落后,過分偏重理論和書面知識,缺乏實用性和實踐性,與職業(yè)教育的性質存在偏差;另外英語教學資源與專業(yè)領域或者實際生活關聯(lián)性不大,與專業(yè)課聯(lián)系不夠緊密;同時在英語教材的編排模式和體例上,更接近高中或者本科教材,高職院校的職業(yè)教育特色不明顯,嚴重缺少職業(yè)為導向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對專業(yè)化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資源建設還存在資源更新速度慢、缺乏時代感,與信息化手段和數(shù)字化教學方式、現(xiàn)代化教學環(huán)境不適應,比如教學課題跨度大、難度大,與中等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內容銜接性不強,出現(xiàn)嚴重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的接受和語言輸出。
3 課語整合式學習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策略
3.1 以課目內容為驅動,創(chuàng)建自然語境
針對當前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語言過度中心化的現(xiàn)狀,要摒棄語言為第一中心的資源建設理念,以課目內容為驅動,創(chuàng)建自然語境,以提高課程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附加值。具體策略是要從英語課目中提取關鍵話題以及文本和任務,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自然的語言學習氛圍,從而能夠有效的降低高職學生的語言焦慮和情感抵觸,提高語言的主動輸出能力。同時還要注重語言輸入的質量,即是以英語課目中的教學任務和學習任務為誘導,聚集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在多層次和多角度上提升學生的社會認知語境,實現(xiàn)交際和文化理解的多重目標。
3.2 平衡語言知識和課目知識
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資源建設中要應用莫漢的知識框架理論,即是在系統(tǒng)功能理論基礎上,將知識結構分為理論和實踐,其中涉及到的分類以及原則、評價和描述、序列、選擇等涵蓋了所有學科課程的知識類型,能夠幫助學生遷移不同語境下的語言和思維技巧。因此這一理論能夠有利于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開發(fā)、教學效果評估、教學資源建設等,通過知識框架理論對英語語篇材料知識進行一定的分類和組織,可以聯(lián)系分散的知識,更合理的設計教學和學習任務。同時利用圖片、圖表以及思維導圖等可以輔助課目知識點的理解、梳理英語教學資源的體系,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實現(xiàn)優(yōu)化和系統(tǒng)化學科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知識組織、管理能力、知識視覺表征能力等多元化智能發(fā)展,使語言知識和課目知識保持平衡,將二者進行有機整合,提高教學質量。
3.3 參照課語整合式學習設計矩陣
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要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就要根據(jù)課語整合式學習設計矩陣,合理分析和評價學習任務語言難度與認知的匹配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體來說就是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布置與其認知水平相適應的語言學習任務,通過從低語言要求、低認知要求逐漸過渡到高語言要求和高認知要求任務,實現(xiàn)循次漸進的語言教學內容,盡量減少重復和封閉式的問答模式,適當增加情景模擬和綜合研討型任務,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資源建設中引入課語整合式學習模式,能夠將適當難度的課目知識很好的融入到教材中,為英語學習以及語言交際提供真實的語境,能夠提高英語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職業(yè)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和技能。因此課語整合式學習理念和模式有助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資源的發(fā)展建設,從而改善當前不良的教學現(xiàn)狀,豐富教材建設理論,推動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的更好、更快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查靜.課語整合式學習理念下高職基礎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4):87-90.
[2]查靜.課語整合式學習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建設[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6(02):28-31.
[3]田雪琴.基于“課語整合式學習”的雙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1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