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智 董文明
摘 要 VR技術是高職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支撐,在服務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VR技術在應用于高職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作用范圍狹窄、使用效率不高、內容生產(chǎn)艱難、迭代費用較大等現(xiàn)實問題。為此,需要加強全校性的宏觀調控,凝聚全體思政課教師的合力,創(chuàng)新思路,優(yōu)化設置,整合資源,加強規(guī)劃,實現(xiàn)“VR+高職思政課教學”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關鍵詞 VR技術;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縮寫,中文翻譯為虛擬現(xiàn)實,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興起的一種新型信息技術[1]。其通過創(chuàng)建一種利用運算平臺模擬的三維虛擬世界,讓用戶可以擺脫現(xiàn)實世界的束縛,無限制地感知虛擬空間的事物。VR設備通過從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方面對人體進行刺激,從而讓用戶獲得身臨其境之感[2]??傮w而言,目前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視頻、游戲領域內容形態(tài)比較豐富、技術水平發(fā)展比較成熟;在醫(yī)療、教育、社會治理等領域,還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3]。
一、VR技術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適用性分析
VR技術通過感知線索以及聽覺、視覺、觸覺等通道的反饋,使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的教學內容和知識具體化、可視化,增強學習的沉浸感,加深學生和教師、其他同學及環(huán)境之間的良性互動[4],是輔助高職思政課教學的良好形式。近年來,國家愈加重視VR技術在思政課中的應用,提出將“建設一批國家級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5]??梢?,VR技術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思政課現(xiàn)實境遇:VR技術“生逢其時”
當前,思政課教師教的信心不足、學生學的興趣不高,成為許多高職院校的常態(tài)。學生對思政課教師的評價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即:學校里最受歡迎的老師是思政課教師,最不受歡迎的也是思政課教師。但是,學生哪怕特別喜歡、敬佩某個思政課教師,也不盡然會喜歡這門思政課程。思政課程有成為“雞肋”的風險。究其原因,與思政課的教育教學方式老套、創(chuàng)新不多、亮點不夠,不太符合學生的需求、希冀、口味有很大的關系。加之,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往往較為薄弱,對“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容易產(chǎn)生敬而遠之的心理。此時,VR技術可謂“生逢其時”。它的介入,可以給思政課增添樂趣,可以將有意義的事情(理論、觀點、經(jīng)典、故事等)變得有意思。這種范式的轉換,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觀上產(chǎn)生一種愿意學習的沖動。
(二)高職思政課守正創(chuàng)新:VR技術“重任在肩”
高職思政課在高等職業(yè)教育中承擔著崇高的主體責任、歷史使命,其教學內容有著鮮明的規(guī)范性,其教學目標有著崇高的指向性,其教學要求有著嚴肅的立場性。這些都要求思政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只能是有限度、有原則、有底線的創(chuàng)新。這個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守正”,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準方向。VR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完全可以做到守正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且能很好地契合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VR技術可以用虛擬現(xiàn)實創(chuàng)設一種場景(如100多年前遭受外敵入侵時的慘烈,幾十年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辛,建國初期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壯志,改革開放以來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遷,等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體驗,甚至互動。在思政課教學中,原本令人乏味的教師陳述、無人關注的歷史場景通過這種新的手段,往往能夠讓學生樂于接受,并能在這種新穎、深入的教學體驗中,將知識內化、理論升華、價值認同,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正是高職思政課守正創(chuàng)新的一種良好選擇。
(三)高職思政課改革圖強:VR技術“大有可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學也進入了新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思政課不僅要向學生(受眾)供給思政課教學“產(chǎn)品”,更要提高思政課教學產(chǎn)品的質量。也即是說,思政課程的改革圖強,解決的是學生對美好思政課的追求。VR技術在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圖強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高職思政課的改革,改的是理念、內容、方法、手段,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加持和廣泛使用。VR技術廣泛地介入高職思政課教學,可以更新理念、優(yōu)化內容、革新方法、創(chuàng)新手段,使學生在不斷時空角色轉換的過程中,深入思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內容,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政治水平和道德水準[7],努力實現(xiàn)高職思政課教學“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包裝”時尚[8]。VR技術可以助推高職思政課講好故事、講清道理、講出風格,可以助力思政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秀課程”[9]。隨著VR技術的更新?lián)Q代、高職思政課教學的不斷改革,二者之間的耦合必將給新時代的大學生以美好體驗。
二、VR技術應用于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用范圍狹窄
VR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仍是新生事物。在高職思政課界,已經(jīng)真正使用VR技術輔助思政課教學并形成一定影響力的主要有南京城市職業(yè)學院等少數(shù)幾所學校。另有一大批高職院校在學習、觀摩后,也紛紛選擇效仿。不過,這些學校的VR技術主要用于輔助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幫助學生親身體驗或觀看一些難以企及的場景,如紅軍長征、故宮、某些紅色紀念場館等。由于VR系統(tǒng)資源和設備的昂貴性(根據(jù)資源和設備的異同及規(guī)模的大小,價格高達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人民幣不等),導致的結果必然是設備少、學生多,學生基本只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分批次進入VR實訓場所進行幾分鐘、十幾分鐘的短暫性體驗,既不能深入,更難以深刻。
(二)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VR技術的價格較于普通教學技術、手段昂貴,本身的設備維護成本和人員配備成本較高(設備較貴,如有損壞,維修更換價格不菲;設備專業(yè)化水平較高,需要專門的人員輔助使用、應急處理),一些高校雖然有了VR思政課實踐教學場所,但并沒有大規(guī)模、高頻率地使用。一般都是根據(jù)自身具有的VR資源,結合開設課程、基于在學學生的數(shù)量情況,進行適當安排。由于“僧多粥少”,學生們一學期、一學年,甚至整個大學期間,有時候就只能去體驗一次,且也只能淺嘗輒止。而絕大部分開課的時間里,實踐教學場所要么處于閑置狀態(tài),要么處于設備使用時的交接、指導、調試、維護、管理狀態(tài),使用效率不高。
(三)內容生產(chǎn)艱難
VR具有3I特征,即構想性(Imagination)、實時交互性(Interaction)和沉浸感(Immersion)[10]。VR技術服務高校教育教學幾乎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服務于高職思政課教學卻尚屬于起步階段。起步階段,VR技術內容生產(chǎn)主要的依托有兩個:一是直接購買,即從一些專業(yè)的VR技術服務公司購買現(xiàn)成的“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主要是純“沉浸式”的(提供一種新穎的類似于身臨其境參觀考察的體驗),也有少數(shù)提供“交互式”的(可以與“身處”的虛擬情境進行一些互動,如開槍射擊、打開開關、牽引繩索、駕駛車輛等)。這些內容采購回來就可以用,使用起來比較便捷,價格也相對便宜,但是缺陷在于同質化嚴重,容易與其他高校雷同。二是“量身定制”,即根據(jù)自身確定的題材、設想及要求,交由專業(yè)的公司進行生產(chǎn)。其優(yōu)點是版權專有,不會與其他高校雷同,但缺點是價格昂貴,且不一定能達成預想的效果。上述兩類內容的獲得都比較困難,其中價格和技術壁壘是最重要的原因。技術壁壘指的主要是:思政課教師能夠提出設想,但完全不懂技術;而VR技術人員雖然懂技術,卻不能很好把握思政課的要求和規(guī)范。最后的結果就是,生產(chǎn)的內容往往不盡如人意。
(四)迭代費用較大
VR技術和其他信息技術一樣,更新?lián)Q代速度很快。由于高職思政課只是眾多高職課程中的一種,不少高職院校都難以下定決心在這一種課程中投入巨大的經(jīng)費。哪怕經(jīng)過投入,思政課VR實訓場所建立起來了,也難以在未來實現(xiàn)有序的資源更新,尤其難以實現(xiàn)設備迭代換新,其中的主要原因仍是價格昂貴。屆時,VR實訓場所就會面臨嚴重的兩難困境:如果選擇更新,費用不菲,學校不一定大力支持;如果選擇不更新,VR技術必然落后于時代發(fā)展水平,或者VR設備必然難以滿足正常使用,喪失了對于學生的吸引力。這就導致項目開啟雖容易,長期運行卻艱難。
三、VR技術應用于高職思政課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思路,拓寬使用范圍
近來年,VR技術輔助高職思政課教學時,主要用于思政課實踐教學。這與VR技術的特點和高職思政課本身的特征有很大關系。VR的特點是實時性、交互性。VR中的場景會隨參觀者的位置、視點變化而生成實時動態(tài)[11],更加適用于專業(yè)課程尤其是工科課程的教學。高職思政課與常規(guī)課程主要傳授知識、分析理論、傳播技能有很大不同,它是傳播主流價值、實現(xiàn)思想引領、聚焦鑄魂育人的課程。它的重點并不在于知識點的條分縷析,不在于工作流程的循序漸進,而在于通過講知識、擺道理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恪守道德規(guī)范、嚴明法紀意識、遵守核心價值、形成“四個自信”,成長為符合黨和國家需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谶@一出發(fā)點,高職思政課教學部門,可以拓寬VR技術的使用范圍,在一些課程、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家深入體驗、精細感知、深化認識、提升效果。同時,可以適當?shù)貙嵱枅鏊_放給黨建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等之用,實現(xiàn)資源共享、擴大優(yōu)質資源的受益范圍。
(二)優(yōu)化設置,提升使用效率
在VR技術應用之初,就應該謀求全校性,甚至跨校性的VR設備共享規(guī)劃。這樣,可以實現(xiàn)校內各院系、各專業(yè)、各課程之間的VR設備共享,有條件的(如在大學城等高校密集區(qū)域的)甚至可以實現(xiàn)校際共享,將極大地提升VR資源的使用效率。屆時,每門課程,只需要生產(chǎn)(或購買)相關的VR內容即可。在此種情形下,高職思政課部門可以根據(jù)課程的設置情況,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各自開課的學期合理設置實訓項目,既確保學生能夠獲得體驗、得到教育,也保證實訓資源得到合理配備,提升實訓效果。這也有賴于學校層面VR實訓場所管理部門的科學調度和高效協(xié)調。當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可以適當?shù)貪M足非教學活動的需求。
(三)整合資源,強化內容生產(chǎn)
VR技術輔助高職思政課教學,技術確實是引人入勝的因素,但是內容才是最終的追求。如上文所述,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VR的內容,既可以購買,也可以“定制”。在實訓早期,經(jīng)驗不足、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可以立足于購買,讓專業(yè)公司的成熟內容產(chǎn)品直接服務于思政課實踐教學,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絕不能因為省時省力就沉迷于一“買”了之。待時間充裕、條件具備、準備充分,高職思政課教學部門應當以團隊的形式凝聚合力、開展研究、打造腳本,對接專業(yè)公司,形成具有版權的自有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內容一定要通過凝聚團隊力量的方式才能實現(xiàn),否則,要么難以完成,要么水平不高,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當然,如果實現(xiàn)了校際資源共享,則能更好地實現(xiàn)高職思政課VR實踐教學的強強聯(lián)手、優(yōu)勢互補,進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
(四)加強規(guī)劃,確保有序更新
高職思政課VR實訓覆蓋的范圍非常廣,單一實訓內容的使用效率較之專業(yè)課程也較高,因為專業(yè)類VR實訓往往只能覆蓋一個專業(yè)或少數(shù)幾個專業(yè),而思政課VR實訓可以適用于所有專業(yè)。這就決定了,在設備選用的時候需要綜合考量成本、效果等因素,去選擇那些效果較好,能滿足基本實訓需求,價格適宜,維護和更新成本合理的產(chǎn)品。由于這一技術尚不太成熟,在VR實訓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料想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問題。在制定規(guī)劃時,也必須將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態(tài)度考慮進來。除此之外,高職思政課的VR實訓可能會和專業(yè)院系的VR實訓共用硬件設備,這就導致設備的使用時間與強度顯著加大,更新?lián)Q代的年限也會相應縮短。這些都需要在宏觀規(guī)劃過程中進行全面考量,以確保效果、保障質量。
四、結語
VR之于高職思政,大抵屬于錦上添花。它能夠為改善和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能觀照現(xiàn)實境遇,聚焦守正創(chuàng)新,著眼改革圖強,是高職思政課(尤其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支撐條件。但是,VR技術應用于高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作用范圍狹窄(僅服務于實踐教學)、使用效率不高(較多時間處于閑置)、內容生產(chǎn)艱難(缺乏量身定制資源)、迭代費用較大(更新?lián)Q代較為頻繁)等現(xiàn)實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升VR技術服務高職思政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做到:創(chuàng)新思路,拓寬使用范圍;優(yōu)化設置,提升使用效率;整合資源,強化內容生產(chǎn);加強規(guī)劃,確保有序更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強全校性的宏觀規(guī)劃,調動全體思政課教師的合力,實現(xiàn)高端統(tǒng)籌,加強協(xié)同合作,提升效率效能,將高職思政課建設成為有深度、有高度、有溫度、有態(tài)度的高職好課程。
參考文獻
[1]宋亦芳.社區(qū)數(shù)字化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研究[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6:139.
[2]楊栗洋,陳建英,曾華林.VR戰(zhàn)略從虛擬到現(xiàn)實的商業(yè)革命[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7:2.
[3]周珊珊.虛擬現(xiàn)實技術漸入佳境[N].人民日報,2019-07-04(005).
[4]梁軍,陳麗嬌.虛擬仿真技術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基于SWOT分析法[J].高教論壇,2018(3):5-7.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EB/OL].(2019-08-28)[2019-12-2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
[6]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7]張毅翔,李林英.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仿真實踐教學的內涵及其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1):59-61,77.
[8]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節(jié)選)[J].教育科學論壇,2018(15):3-6.
[9]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秀課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研修班全體學員座談時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6):4-6.
[10]高義棟,閆秀敏,李欣.沉浸式虛擬現(xiàn)實場館的設計與實現(xiàn)——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紅色VR展館開發(fā)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7(12):73-78,85.
[11]張志穎,徐英.動漫造型設計[M].第3版.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