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紅
摘 要:文章分析了在部編版教材視野下,用群文閱讀理念指導課外閱讀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詳細探究了如何利用群文閱讀理念尋找適合指導課外閱讀的策略,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機結合,探索“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出入口。
關鍵詞:部編版教材;群文閱讀理念;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一、基于部編版教材視野下的研究背景
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除了依靠有效的課堂學習外,還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量的支撐。當下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雖然學生會閱讀一些課外閱讀篇目,但因缺乏系統(tǒng)性的指導,致使閱讀興趣不能長久保持,閱讀行為不能持久。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時間和教材的限制,教師的閱讀指導實踐起來存在一定困難。
新一輪的教材改革已經(jīng)塵埃落定,新版的部編版教材全面進入小學語文課堂,它將語文的課外閱讀與課內教學進行了更密切的結合。部編版教材閱讀部分,以各單元課文的學習為主,輔之以課外篇目推薦、名著導讀和課外古詩詞誦讀,共同構建 “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并在這方面凸顯特色,以更好地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的倡議。在新教材中,課外閱讀不是單元教學的附庸,而是整個閱讀體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不僅如此,部編版教材還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中高年級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部編版教材注重激發(fā)興趣,傳授方法,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都各有方法引導。多數(shù)課后思考題或拓展題,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二、用群文閱讀理念指導課外閱讀的意義
部編版教材視野下,課內外閱讀教學得到了聯(lián)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亟須先進的閱讀理念和科學的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課外閱讀方法,才能實現(xiàn)自主閱讀、自主發(fā)展;只有講究科學的方法和熟練的技巧,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知識。而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閱讀形式,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是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它是在教材的基礎上,補充若干篇相關聯(lián)的文章,建構以一定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fā)現(xiàn)為樂趣的教學形式。群文閱讀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讓學生既不脫離課本,又能增加閱讀量,獲得閱讀技巧,實現(xiàn)“把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的軟著陸,且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積極倡導用群文閱讀先進理念指導課外閱讀,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習得學習方法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三、基于部編版教材視野下用群文閱讀理念指導課外閱讀的探索
(一)立足教材,補充文章,讓課內和課外結合
部編版教材視野下,課內教學要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議題是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以一個問題或問題群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群文閱讀,并最終推動學生表達陳述出自己對議題的看法或見解。部編版教材或以主題為單元,或在同一單元貫穿讀書方法。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利用在群文閱讀中設立議題的方式,來推薦補充文章:以主題為單元的可以從課內主題或議題出發(fā),推薦與課堂教學相關的一組選文或書籍;以方法貫穿單元的利用課內學到的方法指導閱讀課外文章。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學會巧妙地組合文章,發(fā)揮群文的優(yōu)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廣學生的閱讀面。
如在完成部編版小學一年級“我上學了”單元中《我是小學生》一文的教學后,教師可以以“新生入學”為主題設立相關議題,推薦《好朋友》《紅豆與菲比》《敵人派》等文章。與二年級下冊《小馬過河》文章相關的群文議題“要不要聽大人的話”,蔣軍晶推薦了金波的《帶雨的花》、約翰·伯寧罕的《莎莉,離水遠一點》、謝爾·希爾費斯坦的《媽媽和上帝》、楊向紅的《今天我當媽媽》;三年級上冊學完李白的古詩《望天門山》后,教師可以以“他的詩真夸張”為群文議題,推薦李白的《夜宿山寺》《早發(fā)白帝城》《秋浦歌》三首詩。
要說明一點,議題不僅可以是人文性的,也可以是題材、作者、寫作風格、表達方式、閱讀策略等,議題要具有開放性和可議論性,做到豐富且多元,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不同年級可以階梯式分層次不斷遞進,增加議題的廣度和深度。
(二)立足課堂,運用方法,讓課內外閱讀更扎實
趙鏡中會長曾提醒我們,要建構以閱讀策略為導向的閱讀教學,要關注一個問題:作為閱讀者,學生在真實的閱讀過程中,應該掌握哪些技巧、策略,才能提升閱讀能力,提升未來的競爭力?在群文閱讀理念指導下,增加閱讀量,再有效掌握和靈活運用速讀、瀏覽、猜讀、跳讀、尋讀、抓關鍵句和關鍵詞等閱讀方法,便能大大提高閱讀的速度,同時為進一步的大量閱讀打好基礎。
除了與課內的緊密結合,課外閱讀還得讓學生習得一本書、一類書最適宜的讀的方法。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語文教材就是這個“一”,而群文閱讀就是能夠讓學生“舉一反三”最有效的方式。部編版教材中,除了以主題設置單元,還以讀書方法貫通一個單元的主題閱讀。在學生完成課內單元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提升學生的閱讀層次。除了和課內相關的文章,繪本閱讀也很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教學生通過讀“圖”讀懂繪者思想、作品內涵和繪本價值。
例如,在教學生閱讀繪本《獨眼貓一世》,講解“動物嘲笑獨眼貓一世”時,教師可以蒙住文字,只出現(xiàn)“獨眼貓一世”和“一群動物”的畫面,讓學生猜他們會說些什么,然后通過“指導一總結一運用”,三步習得讀繪本圖畫“用心觀察,合理想象”的方法。另外,學生閱讀繪本的文字,可以用“圖文結合,邊讀邊想”“對比品讀悟變化”等方法,感悟繪本簡約的文字、精美的圖畫中蘊藏著的無窮內涵和魅力。通過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和延伸,學生的課內閱讀能力也會在無形中提升。
學?;虬嗉壙梢酝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如兒童閱讀推廣人周益民老師,他的小學班級讀書會就很值得借鑒,除了形式上的“趣”——比如讓學生裝扮成書中他們喜歡的、尊敬的人物形象,周益民提倡的讀書會更多的是在“情趣閱讀”與“互動閱讀”的擁伴下實現(xiàn)“深度閱讀”?;诓烤幇娼滩囊曇跋拢梢酝ㄟ^組織群文議題的形式,定期開展班級讀書會或者學校讀書節(jié)增添閱讀樂趣,讓閱讀節(jié)成為每個學生的節(jié)日。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加讀書的樂趣,還可以將讀書轉化成學生的社交性活動。學?;虬嗉夁€可以通過“圖書漂流活動”,讓書流動起來,轉化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性活動。一人一本書,定期有序交流,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M行指導,如繪本閱讀可以通過導讀方式,將小紙條貼在扉頁引導學生讀書。中高年級可以通過群文議題的形式,在書中標明問題,引發(fā)讀書漂流群的學生的共同討論;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搜集熱門議題,寫自己閱讀的收獲、感受或者彰顯個性的閱讀心得,享受閱讀快樂。
(三)從讀多篇文章到讀整本書,提升學生課內外閱讀水平
統(tǒng)編版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提出,希望把單篇教讀、群文閱讀和讀整本書貫通起來,打通它們之間的壁壘。教讀,要精;群讀,要扶;讀整本書,要放。把在教讀中學到的知識、方法、能力運用到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運用到讀整本書的過程中,做到能力遷移,最終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隨著年級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讀多篇文章到讀整本書,提高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水平。
教師可以借助教科書中的單篇,拓展到讀群文、讀整本書。比如,五年級下冊的《冬陽·童年·駱駝隊》,這是林海音《城南舊事》這部小說的后記。教師可以在教讀《冬陽·童年·駱駝隊》的基礎上,再從《城南舊事》里摘選幾個片段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然后引領學生閱讀《城南舊事》一書。這種方式就比較自然地把單篇教讀、群文閱讀、讀整本書結合了起來,達到了閱讀增量提質的目的。在部編版教材視野下,教師可以利用群文閱讀的策略將單篇教讀和整本書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再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展示和交流是讀書成果的展現(xiàn),能滿足學生讀書后的傾吐欲望,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特別愿意“秀一秀”“比一比”,激發(fā)持續(xù)讀書的熱情。通過階段展示,發(fā)揮評價的作用,能夠對學生課外閱讀形成有效掌控。
最后,要想讓閱讀進入學生的生活,內化成一種習慣,要重視親子共讀這座橋梁,做好學校與家庭的接力棒的交接。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學生已經(jīng)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但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部編版教材中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為學生提供了閱讀途徑和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教師可借助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機會,示范閱讀;也可以利用微信、QQ群轉播相關圖片視頻引導親子共讀……讓學生生活在書籍的世界里。
參考文獻:
[1]蔣軍晶.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蔣軍晶.群文閱讀——新語文讀本[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3]朱于國.解析“部編本”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點[J].語文學習,2017(8):36-42.
[4]崔 巒.群文閱讀課程探索——基于統(tǒng)編本教材的[J].小學語文教學,2018(7):8-10.
[5]章可欣.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6]伏洪秀.初中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