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運紅,袁 煒,熊敏涵,張 葉,胡新榮
廣東醫(yī)科大學病理學系、腫瘤研究所,廣東 東莞 523808
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真核細胞翻譯起始和調控的核心成分,能夠選擇性地控制腫瘤基因的翻譯和表達。目前已經明確在哺乳動物中eIF4E有三種不同的家族成員,包括eIF4E1、eIF4E2、eIF4E3,其在結構標記、功能特征及表達形式上各有不同[1]。eIF4E3是抑癌基因,eIF4E在眾多腫瘤中過量表達[2]。過量表達的eIF4E選擇性地起始c-Myc等眾多經典癌基因的翻譯表達,從而促進癌細胞轉化、增殖、抗凋亡、侵襲及腫瘤血管生成等[3]。本研究擬構建并鑒定eIF4E3野生型、eIF4E3突變體C69a、w86a真核過表達質粒,為進一步對eIF4E3研究及為腫瘤治療尋找新的靶點提供思路。
菌株及表達載體: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DH5a、PIRES2-EGFP載體(本實驗保存),eIF4E3野生型插入片段序列,eIF4E3C69a突變體是eIF4E3野生型在69位點C變?yōu)锳突變而來;eIF4E3W86a突變體是eIF4E3野生型在86位點W變?yōu)锳突變而來。主要試劑:EcoRI、BamHI、NheI限制性內切酶(美國NEB公司)PCR產物回收試劑盒、DNA凝膠回收試劑盒(日本TAKARA公司)T4 DNAligase(美國Thermo公司)Gold View I型核酸染色劑(北京Solarbio公司)高純度質粒小提中量試劑盒(北京天根公司)。
1.2.1 eIF4E3基因片段、RT-PCR擴增及產物純化:eIF4E3、eIF4E3C69a、eIF4E3W86a質粒載體構建,參照公司質粒構建說明書。實驗步驟如下:逆轉錄反應(RT-PCR)擴增獲得 cDNA樣本。RT-PCR擴增條件:37℃ 15 min,85℃ 5 s,4℃保存。以cDNA樣本為模板,用構建的上下游引物進行PCR擴增獲得eIF4E3野生型及其突變體序列片段。eIF4E3 PCR引物上游引物序列為:primer 5'-GGCGAATTCATGGCGCTGCCCCCG-3',下游引物序列為:primer 5'-GCGGATCCTTAGTGTTTTCCACGTC?CACCTTCA-3',PCR反應體系為:2×power Taq PCR Mas?ter Mix 10 μl,Forward Primer P1(10 μM)1 μl,Reverse Primer P1(10 μM)1 μl,cDNA Template100ng ddH2O 總量加到20 μl,反應條件94℃預變性5 min,94℃變性45S,55℃退火1 min,72℃延伸5 min 40個循環(huán),取適量產物,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實驗鑒定產物,鑒定結果正確,PCR產物剩余部分用PCR產物回收試劑盒回收并純化(試劑盒說明書),回收產物于-20℃保存。
1.2.2 目的片段eIF4E3及空載質粒PIRES2-EGFP雙酶切與純化、回收: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BamHI雙酶切eIF4E3基因片段及空載質粒PIRES2-EGFP。用限制性內切酶NheI、BamHI分別雙酶切eIF4E3C69a、eIF4E3W86a基因片段及空載質粒PIRES2-EGFP。將eIF4E3酶切產物進行回收;提取的質粒經瓊脂糖凝膠電泳,找到相應的目的條帶切膠并回收。
1.2.3 目的片段和載體質粒的連接和轉化、提取、鑒定:使用T4 DNA Ligase產品將目的片段與線性載體進行連接,連接產物轉化感受態(tài)大腸桿菌DH5α。挑選長出的克隆并搖菌擴增,提取質粒進行后續(xù)PCR及測序。PCR引物和擴增的反應體系和反應條件同上。擴增出的目的片段為675bp。重組質粒雙酶切鑒定真核表達載體PIRES2-EGFP具有卡那霉素抗性,本實驗中選取酶切位點分別為Eco?RI、BamHI,NheI、BamHI。根據內切酶說明書,對重組質粒進行雙酶切鑒定。將酶切產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成像儀下曝光并拍照。重組DNA測序將提取的質粒DNA送往華大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序并分析結果。
PCR擴增產物經1%瓊脂糖凝膠電泳后,從擴增圖可以看到3條大小約為675bp的條帶,與預期的野生型(eIF4E3)和突變型(C69a、W86a)基因大小一致(圖1)。
圖1 eIF4E3野生型和突變體基因PCR擴增電泳圖
經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以后回收得到的PCR產物與PIRES2-EGFP空載體進行雙酶切后,用連接酶進行連接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養(yǎng)基進行鋪板長菌,挑取2~3個單克隆進行擴增并提取質粒最后進行雙酶切及PCR鑒定。雙酶切后可以得到大約675bp的片段(圖2),進一步進行菌液及其質粒的PCR鑒定,同樣可以看出大約675bp的片段(圖3),說明eIF4E3野生型及其突變體成功插入到PIRES2-EGFP載體上。
圖2 eIF4E3野生型和突變體重組質粒雙酶切鑒定圖
圖3 eIF4E3野生型和突變體菌液及質粒PCR電泳圖
將重組質粒PIRES2-EGFP-eIF4E3、PIRES2-EGFP-eIF4E3C69a、PIRES2-EGFP-eIF4E3C69W86a上插入的目的基因eIF4E3、C69a、W86a片段進行DNA測序,經過Blast比對和分析,結果顯示eIF4E3、C69a、W86a基因正確插入到真核表達載體PIRES2-EGFP中,其與目的序列一致,測序結果(圖4)。
圖4 eIF4E3野生型和突變體質粒測序圖
eIF4E3是最近年新發(fā)現的一種潛在的抑癌基因。本實驗中我們成功的將eIF4E3、eIF4E3C69a、eIF4E3W86a基因鏈接到真核表達載體pIRES2-EGFP中。我們選用的pIRES2-EGFP真核表達載體容易進入細胞,容量比較大,易于檢測,在臨床實驗中應用比較廣泛。eIF4E3僅存在脊索動物中,而且研究發(fā)現只存在于脊索動物的睪丸、骨骼肌、心肌、脾臟和肺臟等組織中,尤其在睪丸中表達水平最高[3]。2013年Borden[4]等人的研究發(fā)現過表達eIF4E3能夠競爭結合eIF4E的靶mRNA,并且能夠阻止VEGF等因子的翻譯表達,這提示eIF4E3是對抗eIF4E的潛在抑癌基因。過表達eIF4E3可與eIF4E競爭結合eIF4E的靶mRNA,例如CyclinD1、c-Myc、VEGF等并阻止其翻譯表達。Gartenhaus[5]等人進一步發(fā)現eIF4E3除了抑制eIF4E1的功能外,還可以自己起始n-Myc、HMGA、CDX2、Twist等的翻譯,而這些基因通常都不是eIF4E1的靶基因,這表明eIF4E3可以起始不同于eIF4E1的靶基因的翻譯。此外,在藥物、放射、缺氧、缺營養(yǎng)等條件下,eIF4E表達下降[6-8],因此eIF4E已成為研究腫瘤靶向治療的最熱門靶點之一[9]。
本實驗成功構建了PIRES2-EGFP-eIF4E3野生型,PIRES2-EGFP-eIF4E3 C69a、PIRES2-EGFP-eIF4E3 w86a突變體質粒,經測序檢測,序列與預期相符。eIF4E3野生型,突變體 C69a、w86a的構建為進一步研究其在腫瘤的作用及機理,為腫瘤治療尋找新的靶點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