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雪琴
內(nèi)容提要:班主任的威信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也是班主任開展好工作的基礎(chǔ)。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領(lǐng)導者,班主任尤其是年輕班主任要深入研究班級管理的藝術(shù),樹立極高的威信。本文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年輕班主任? 學生? 威信?? 樹立
古人云:“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幾欲服人者,必兼?zhèn)渫拧?。作為班主任,尤其是年輕的班主任,威信至關(guān)重要。威信的有無、高低,直接關(guān)系到班級教育管理的成敗。有威信的班主任,學生就會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教育,雖無暴風驟雨,卻能達到“潤物”的效果,這就是“藝術(shù)”。曾看到一則關(guān)于陶行知先生“四快糖果”的故事:當年,陶先生在育才學校做校長。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磚頭砸同學,就將他制止,并責令他到校長室。等陶先生回到校長室,看見那個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對你的獎勵,因為你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來:“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我了解過了,你打那個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闭f完,掏出第三塊糖給他。時,男生哭了:“陶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該打他?!碧障壬帜贸龅谒膲K糖說:“你能認錯,我再獎勵你一塊?,F(xiàn)在,我的糖已經(jīng)分完,我們之間的談話也該結(jié)束了?!?/p>
讀罷,細細品味,覺得陶先生真不愧為著名的教育家,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能讓學生在如沐春風中接受一次深刻的教育,教育者和風細雨,被教育者卻感振聾發(fā)聘,班主任的威信也隨之確立。
那么,年輕班主任應該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呢?通過這幾年的實踐,總結(jié)了一點經(jīng)驗,在此略陳一家之言,以起拋磚引玉之效。
一、保持適度的距離
俗話說:“距離產(chǎn)生美”,適度的距離即擺正班主任與學生的關(guān)系,做到恰到好處。對于年輕班主任,一味地不茍言笑“拉著臉”和沒大沒小與學生“打成一片”,絕不是“適度距離”。實踐證明: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嚴、獨斷,學生就會敬而遠之,久而久之就會影響班主任的威信。我認為,誠心地與學生交流溝通,以誠相待,將心比心,教師的心與學生的心之間是互通的,沒有距離的,在這些“小大人”面前不能有絲毫的做作、矯情,不能將心墻高筑,但同時又得把自己做大學生時的稚氣,年輕人特有的沖動、盲目—一地加以克制甚至要掩飾。畢竟是為人師表,無“威”,“信”就無從談起,可以說,這一點的把握對樹立威信尤為重要。
二、強化“內(nèi)功” 提高自身素質(zhì)
(1)以愛取信。熱愛學生,關(guān)心學生是黨和人民對教師提出的要求,特別要求班主任用真誠和愛心、無私奉獻的情感去打動學生。積極情感對學生的影響早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所證實。班主任關(guān)愛學生,學生就會產(chǎn)生“向師性”。如果說德是樹立年輕班主任的前提,那么愛就是樹立威信的關(guān)鍵。班主任慈母,慈父般的愛會化為學生在學習上的動力。愛可以催人奮進,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心也是成信樹立的核心。
(2)以才獲信。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學識崇拜心理。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有淵博的知識,調(diào)查表明:學校里最受歡迎的是博聞強記,熟悉多學科,知識豐富的教師。班主任學識淵博,講授得法,學生受教后,“智者益智,愚者卻鈍”,一開始就為班主任的學識征服,威信也就產(chǎn)生了。因此,學識崇拜實質(zhì)上是班主任老師淵博知識對學生的征服力,班主任對學生產(chǎn)生了學識吸引力,學生必然敬仰其才華,從而產(chǎn)生順從感。
(3)以術(shù)增信。術(shù)是指謀略、方式、方法。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僅擁有德、愛、才,是不夠的,還必須擁有管理班級的技巧,策略,這是班主任威信的催化劑。具體地說,術(shù)包括對班級學生情況的觀察力;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學生的能力;善于預料教育后果的能力;善于處理班級偶發(fā)事件的能力等。魏書生、錢夢龍、于漪等便是這樣的典型。擁有了這種能力,就能滿足學生追求新知,期望成材的需要,威信也就自然地樹立起來了。
(4)以“表”助信。馬卡連柯說:“教師的個人榜樣,是使青年心靈開花結(jié)果的陽光”,身教重于言教,在中小學生眼中,班主任應該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因此,每位班主任要注意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個人形象,包括衣著樸素,儀表端莊,舉止從容,談吐文雅。這會給學生一種明朗而愉快的感覺,往往直接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并影響到班主任的威信。
三、學會換位思考
曾見過一個調(diào)查:有90%多的老師說愛他的學生,而學生反饋的信息是只有10%的學生承認老師愛他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反差呢?原因在于我們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沒有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譬如:節(jié)假日我們給學生們準備了自己認為很有水準的作業(yè),而學生卻并不領(lǐng)情。他們認為班主任剝奪了他們的休息時間,沒有貫徹素質(zhì)教育,于是對老師產(chǎn)生了反感情緒,威信就更談不上了。所以班主任要多與學生接觸,多交流。做任何事,都要站在學生的位置想想,也許這就是理解萬歲。陶行知說過: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年輕班主任要學會做“學生”,全面了解學生的心里特征,才能真正樹立自己的威信。
班主任威信的形成,取決于許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依靠自己長期實踐和主觀努力。只要我們班主任勤煉“內(nèi)功”,全方位釋放吸引力,尊重學生,以生為本,就能達到“眾望所歸”,威信的樹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①彭劍飛編著《班主任心育藝術(shù)》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②衛(wèi)亞莉著《心病探秘》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年10月
③張大均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