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莉
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授課中定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情感需求,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課堂;教學效率
“大語文”時代的到來,使得初中語文課改成為其他學科教學改革的先鋒,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應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將此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理論基礎,從而打造語文教學自主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成效。
一、定位教師與學生角色,明確文本選擇價值
在自主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語文教學內(nèi)容同數(shù)理化教學內(nèi)容大相徑庭,致使教師在課堂教學內(nèi)容選擇方面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挖掘探究文本教學價值,并從不同角度對文本價值予以分析。即便相同的教學文本,由于教師對教學文本價值選擇不同,致使該篇課文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重難點存在極大的差異性。例如:在學習《竹影》一課時,有的教師認為該篇文本是兒童藝術繪畫啟蒙文章,有的教師則認為該篇文本是兒童教育故事,由于每個老師自身對文本理解不同,致使文本價值選擇也各不相同。為此,教師在選擇文本價值時,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認知程度而定。教師在確定文本價值后,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扮演好引導者角色,既要深入探究文本內(nèi)容隱藏的深刻含義,又要在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為學生良好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奠定基礎。
二、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滿足學生情感需求
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語文課程時,應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內(nèi)涵,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和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授課中需要掌握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情感,通過生活場景再現(xiàn)、聲情并茂的語言,將原本枯燥的文字轉(zhuǎn)化成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文本時才能有感而發(fā)。教學中教師應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依照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通過對學生引導課文內(nèi)容,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為學生建立情感體驗課堂。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便讀同一篇文本,情感體驗也大不相同。為此,教師應在語文自主課堂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體驗,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使其積極參與文本學習,鼓勵學生勇于提問,大膽提問,切不能不顧學生情感體驗,而用教師權(quán)威去限制學生探索,限制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式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宗旨是為了讓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通過課前精心設計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打造語文自主課堂,要求小組成員對教師課堂中提出的未解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教師則在一旁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思路,使其在溝通交流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而拓寬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待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每個小組應派一名學生代表對本課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則在一旁起到引導糾正的作用,從而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互動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學習《陋室銘》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朗誦課文,然后借助之前所學的文言文知識,自行翻譯疏通全文,并將文中所遇到的疑難點記錄下來。然后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將每個人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一一討論,并要求其中一位同學做好問題討論記錄。對于小組成員無法解決的問題,將該問題在全班同學中進行討論解決,教師則在一旁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最后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對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此提高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為學生今后學好語文奠定良好基礎。
四、注重課堂教學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教師應帶領學生不斷拓展學習空間,注重學生語文實踐,積極引進鮮活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大膽延伸語文教材知識點,促使學生在學習理解掌握語文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將相似題材的課外讀物延伸至語文課堂,使學生通過教材文本與課外讀物的整體訓練,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減少說教式授課,盡可能地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使其不再局限于教材文本,而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到更加寬廣的語文天地拓寬視野,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這樣不但可以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還能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變成自主學習,使其明確學好語文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海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行查閱作者高爾基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并要求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嘗試分析海燕的動作與神態(tài),并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探討《海燕》給予生活的啟示。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延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精彩片段,從而讓學生在《海燕》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兩篇文本中有所領悟,使其可以像海燕與保爾·柯察金一樣,具有勇于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提高初中語文自主課堂教學效率,應在大語文教學環(huán)境下,注重學生情感需求,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對語文知識內(nèi)容進行延伸,從而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