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維偉
【摘? 要】? 本文以萬州區(qū)紅光小學一年級17班綜合素質(zhì)評價為樣本,通過對評價模式、評價對象、評價效果等方面深入開展實證研究,有力地推動了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 綜合素質(zhì);學生管理;小學班級
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思考問題以形象思維為主,情緒容易興奮,注意力不專注,只喜歡注意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通過綜合素質(zhì)評價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因素,揚長避短,有效促進學生成長。下面筆者簡單談談所在班級在綜合素質(zhì)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過程中的點滴探索。
一、班主任的激勵性評價
班主任是學生最信任和最親近的引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評價使每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長處,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質(zhì)。
1.激勵性評價于正反中的權衡。作為班主任,要學會贊美、學會賞識。對學生的不足要有信心,要時時對他們充滿期待。教學中是否只能表揚、鼓勵,而不能批評呢?答案是否定的。批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良藥,得體巧妙的批評能醫(yī)治受傷的心,使學生體驗到教師的關心、信任與支持,從而迸發(fā)出改正缺點、奮發(fā)向上的決心和力量。批評時巧用幽默,不僅能避免師生矛盾,還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教育,在愉悅的情境中得到感悟。然而,無論是選擇正面評價還是反面評價,我們都應從對學生受教育的效果上來權衡。
2.激勵性評價于生活中的點滴。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學習,又包括生活的多個層面。我覺得班主任注重在學生活動中進行適時、適度的評價是必要的。平時要多和孩子們接觸,用心去體會其幼小心靈的純真,從而去捕捉孩子們生活中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感覺到的進步。逃避值日的孩子主動拿起抹布時,上學經(jīng)常遲到的孩子偶爾有一天按時到校時,懂事的孩子隨手撿起掉在地面上的紙屑時,我都會用贊許的目光看著他,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這種潛移默化的評價會讓孩子隨時感受自己的進步,讓孩子有所收益。
二、科任教師的積極性評價
1.積極性評價于課堂的適時鼓勵??迫谓處熣n堂上的鼓勵性評價,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進步,從而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境以及自身的性格特點,靈活運用口頭語言、表情語言、肢體語言,調(diào)動全身的每個細胞參與對學生的評價,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以自己的真情感染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把評價的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2.積極性評價于課間的旁敲側(cè)擊??迫谓處煹恼n余評價具有隨機、自然、信手拈來的特點。比如,放學路上我對一向靦腆的東東說:“你今天的課堂朗讀很流利,有感情,就是有一點不足,音量能不能再放大一點呢?”她微笑著點點頭。看似不經(jīng)意的幾句話,暗含了對學生的希望與要求。又如,課間教師看到“淘氣大王”陳躍正幫其他小同學抬桶,教師不失時機地表揚他說:“你看,17班的陳躍多懂事?。∷?jīng)常幫助低年級的同學做好事!以前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有誤區(qū)呢!”聽到老師給他戴上“好學生”的帽子,陳躍之后很少再淘氣了,學習上也有了進步。
三、同學間的優(yōu)越性評價
要正確評價學生,光靠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難以做到公正。學生與同伴間心無旁騖,沒有戒備心,他們之間的評價更客觀、更真實、更有趣,學生也更能接受。
1.自我評價于滿足中自信。羅杰斯認為,人天生擁有有機體的評價過程,即自身具有自我評價的能力。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他不斷與周圍的人或事發(fā)生互動,同時有能力從這種互動中根據(jù)自身機體產(chǎn)生的滿足感來平衡自己,從而形成評價經(jīng)驗,在后續(xù)的生活中采用這種評價經(jīng)驗對相關聯(lián)的事件采取趨近或回避的態(tài)度。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歡提出問題,當這些問題得到及時解答,并且被提問的人也對問題的價值予以認可。
2.同伴評價于是非中內(nèi)省。個體在生命早期就需要獲得關懷和尊重,這種關懷和尊重主要來源于他人的積極評價,尤其是同伴的積極評價,更能引發(fā)學生自我反思,從而與同伴正面的積極評價相融合。如此引導學生自評、互評,發(fā)展學生的反省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積極情感等習慣。引導學生常問自己:我學到了什么?還能學更多、更好嗎?與同學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樣改進?今后自己朝哪個方面努力?
四、學生家長的助力性評價
以我們紅光小學為例,學校常年舉辦家長學校,家長課堂進校園活動,深化“學校搭臺,專家引領,家長唱戲”的家長學校辦學模式,完善聯(lián)動育人機制,形成教育合力,提升育人效果。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指導咨詢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作用,組織家長學習家長學校教材,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利用班級群、??⒓倚M?、家校聯(lián)系手冊、陽光爭章手冊等載體,構建家校評價的互動平臺,及時溝通學校教學和學生管理信息,激發(fā)家長關注學生,參與學生成長的評價,形成融家校于一體的互動評價體系,讓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家校一致,達到“5+2≥7”的理想教育效果。
我們在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方式上,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調(diào)動多方參與評價,達到激勵目的。班主任不再是唯一班級管理者,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班主任、學科教師等,對學生每天在校內(nèi)外期間的表現(xiàn)進行記錄,以此在全校上下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環(huán)境,由一雙眼睛管理班級,變成幾十雙眼睛來幫助教師管理班級,把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變成學生內(nèi)心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敏.學生評價的原理與方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王豐效.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模型[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3]鮑銀霞等.中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實踐與思考[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系重慶市2019年度教育綜合改革研究重點課題《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研究》(課題編號:19JGZ06)階段性研究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