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棠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習的基礎學科,而學好語文對學生綜合能力與其余學科的學習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對于山區(qū)的學困生來說,語文教師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建立合適的轉化策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習困難。本文根據(jù)山區(qū)學困生學習狀況進行轉化策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
山區(qū)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有許多,學困生形成首先因素是家庭,山區(qū)學生家庭環(huán)境較差,多數(shù)家庭家長外出務工,家中監(jiān)護人多數(shù)為文化程度較低的爺爺奶奶輩,無法進行作業(yè)輔導與教育,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約束較少。其次是學生因素,家庭與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下,語文基礎較差,缺乏自控力,學習起步晚,所以落后很多。最后是教師因素,教師與學生溝通較少,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接受能力,學生缺乏自信心與學習興趣。那么語文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情況時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盡力幫助解決問題,使其專心投入學習中。教師發(fā)揮出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喜歡上語文科目,逐漸引導學困生開始轉化,為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1 正確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與學習狀況進行分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中發(fā)揮出學習的主導地位。在教學中教師需注意教學氛圍,力所能及的幫助學生,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在交流中了解情況,讓學生多感受集體的溫暖。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讓豐富的教學資料在直觀的展示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師用謎語導入新課《靜夜思》,活躍課堂氣氛,多媒體上播放詩的圖片,跟隨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后,再引導學生選出生字,教師在講解時一并說出詩的意思,引導學生學習生字,理解詩的大意,再結合多媒體的情境朗誦下讓學生體會到詩的韻味,學生們搖頭晃腦跟著多媒體朗讀起來,不斷加深對生字詞的理解。
2 積極的交流與評價,提高學生信心
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要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為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到知識,可進行差異化教學。與學生溝通交流,記錄學生的特點、理解與思維能力等,根據(jù)學生的長處進行科學的引導,解決學困生學習上的困惑,耐心引導與幫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信心,讓其產(chǎn)生學習自覺性,發(fā)揮出潛能。在課堂中增加互動、交流與指導,可建立合作小組,讓學習好或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困難的,積極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鼓勵學優(yōu)生發(fā)揮出領導與榜樣作用,在互幫互助下不斷提高學習信心,讓學生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讓學困生逐漸發(fā)生轉變。如用猜謎導入新課《比尾巴》,教師提出謎語讓同學們猜,猜對的同學獎勵動物圖片,在小學生積極回答后,提問猜猜動物們要做什么?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比尾巴”與動物名,讓同學讀課文后舉手發(fā)言各個動物的尾巴形狀,然后再讓同學對各生字進行朗讀并上臺書寫,在表揚與鼓掌下,學生都躍躍欲試,學習氛圍濃厚。
3 重視示范與指導,豐富教學模式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在語文基礎階段中,教師要提高自身漢字的寫法與標準的普通話教學。給學生標準的示范,字的標準寫法與拼音讀法,朗讀中的停頓、押韻、感情、語氣、節(jié)奏與重點等,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朗讀中教師耐心的指導與糾正,不斷糾正學生在字詞的發(fā)音與斷句等,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要多學習網(wǎng)絡上的資源,學習多種教學方式,讓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拓展課本內(nèi)容上吸引學生興趣,或采用實踐活動,師生間有效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學習到他人的學習方法和意見。如《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生字后朗讀全文,教師惟妙惟肖的語氣中,學生跟著模仿,班級氣氛高漲,教師鼓勵與指導下各小組內(nèi)進行分角色朗讀,尤其是一些學困生,在組內(nèi)成員共同幫助下也順利完成朗讀。教師在學生表演時積極表揚與鼓勵,讓學生再回想最后成功了是為什么,同學們積極搶答,時間、地點、參加者、事情等,教師再講解發(fā)布通知的主要因素。在教師示范下學生跟著模仿,教師適當?shù)墓膭钆c表揚提高學生信心,在活躍的氛圍下,提高學習效果。
4 積極與家長溝通
山區(qū)孩子缺少家長的關心,語文教師需與家長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可定期召開家長會,根據(jù)家長外出務工或沒有時間的可走訪學生家庭。教師盡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的困難,在良好的互動中能讓教學活動有效的開展。教師可通過網(wǎng)絡軟件或電話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在關心與教育下督促學生自覺的進行學習。在學生有了進步時家長及時獲得消息,鼓勵或激勵學生,學生感受到家長的愛護,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并提高學習信心。
5 結語
總之,語文學困生主要受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對山區(qū)的學困生來說,有教師的關注與交流,讓其走出自卑的學習境地,教師在豐富的教學手段與學習方法、技巧的傳輸下,逐漸幫助與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牢固語文基礎,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韓變紅.淺議小學語文教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J].學周刊,2019(06):110-111.
[2] 唐莉娜.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及改薄轉化[J].教書育人,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