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陶淵明關于田園生活的詩意建構及其時代變奏

      2020-06-07 11:45:32陳曉潤
      文教資料 2020年36期
      關鍵詞:李子柒文化意義田園生活

      陳曉潤

      摘 ? 要: 本文基于陶淵明詩文中呈現出來的田園生活與現實中田園生活的差距,闡釋陶淵明詩文對于田園生活的詩意建構及深刻的文化意義。《邊城》和李子柒短視頻對陶淵明詩意田園生活的再現,體現出對陶淵明建構的詩意田園生活的向往,已經沉淀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質。

      關鍵詞: 陶淵明 ? 田園生活 ? 文化意義 ? 邊城 ? 李子柒

      一、陶淵明關于田園生活的詩意建構

      東晉詩人陶淵明,其傳世作品并不多,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陶淵明及其詩文在當時并沒有受到重視,但在隨后的歷朝歷代中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和追捧,被尊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因為他最早用詩意的語言描寫農業(yè)勞動和農業(yè)生產,建構了一個優(yōu)美的田園生活意象,以致其成為農業(yè)中國的象征,并逐漸成為中國人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園。

      在陶淵明的詩文中,無論是田園風光,還是鄉(xiāng)土人情,都是美好醇厚的。如《時運》其一:“山滌余靄,宇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盵1]山巒間余下的霧靄已被滌蕩干凈,天宇中還被淡淡的云遮蔽著。有風自南方吹來,使得新栽的秧苗像長了翅膀一樣起伏,這是一幅多么優(yōu)美的田間畫卷?!稓w園田居》其一描繪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1]。更是呈現出一幅鄉(xiāng)村植物生長、雞犬相聞、歲月靜好的美麗圖景。在這樣美好的田園風光中,彌漫著淳樸濃厚的鄉(xiāng)土人情。如《歸園田居》其二:“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盵1]再如《移居》其二:“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盵1]沒有官場的爾虞我詐、口是心非,有的只是共話桑麻的親切和諧。更重要的是,陶淵明詩文中,田園生活是自由自在、與愿無違的。如《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1]在勞動的間隙,秀麗山川入眼而來,飛鳥相攜而歸,人與動植物一樣,與自然融為一體,彼此共生,悠然自得?!稓w去來兮辭》更是集中描寫了這種生活自由自在的狀態(tài):“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薄皯蚜汲揭怨峦蛑舱榷篷?。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1]。在田園生活中,或是駕車,或是棹舟,或是尋壑,或是登山,或是植杖耘耔,或是登高長嘯,或是臨流賦詩,都是隨心所欲,任意而為。

      很顯然,陶淵明詩文中呈現出的這種詩意的田園生活并非全部的真實?!稓w去來兮辭》序中就提出:“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盵1]這正是陶淵明五次出仕的原因,因為田園生活無法養(yǎng)活一家老小,所以盡管他的性情實在不適應官場生活,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出仕。在田園生活使自己及家人溫飽都成為問題的時候,美好性實在存疑?!豆茏印つ撩瘛吩f:“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甭凡皇斑z、尊老愛幼、禮尚往來、與人為善的美德是建立在溫飽得到滿足之上的。陶淵明曾做過《乞食》一詩,記敘自己由于饑餓而出門借貸的復雜心情:“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盵1]一個不愿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卻因饑餓需要向人乞食,想必不是美好的體驗。事實上,陶淵明41歲棄官歸田后,經歷了房屋失火、農田受災的變故,辛勤的勞作卻無法獲得良好的收成,以至于生活每況愈下。但就是這一段時間,陶淵明卻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文,如《歸園田居》五首等??梢?,陶淵明詩文中的田園生活與現實中的田園生活出現了較大的反差,陶淵明詩文中的田園生活并非田園生活的全部真相,只是用審美眼光進行詩意觀照后的理想圖景。

      陶淵明用詩意的筆觸過濾或掩蓋了田園生活艱辛殘酷的一面,建構了一個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如《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盵1]從詩句里我們可知詩人辛勤勞作,早出晚歸,但他種的豆子卻長勢不好,雜草滋生,收成勢必不好。這本來是令人憂慮的事情,但當陶淵明將早出晚歸寫成“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時,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勞動的辛苦,而是荷鋤挑月的優(yōu)美,濃烈的詩意遮掩了“草盛豆苗稀”的憂慮,甚至“草盛豆苗稀”都成為一幅草木滋生欣欣向榮的田間美景。陶淵明有意無意地對田園生活的美化正是他對黑暗現實的一種逃避和抵御。因為當時門閥制度根深蒂固,官場彌漫著趨炎附勢的虛偽之氣,正如干寶在《晉紀總論》中所言:“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盵2]對于陶淵明的清高、狷介的性情而言,官場的勢利和束縛比田園生活的艱辛和貧苦更難以忍受。中國傳統(tǒng)小農經濟的田園生活相對封閉自足,植杖耘耔,春種秋收,面對的是土地和動植物,除了繳稅服役外,大多數時候不用面對官場那些人放縱虛偽的嘴臉,尋壑登高、讀書撫琴、臨流賦詩都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對于陶淵明而言,能夠在一定限度內容納他真率性情的生活比溫飽重要得多,這可能使陶淵明自動忽略了農民胝肩繭足卻只能吃糠咽菜的困苦。另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堅定自己的選擇,陶淵明放大了田園生活與他性情契合的自然經濟的一面,有意無意地掩蓋了背后無法斬斷的社會經濟因素,如收成、賦稅、勞役等。陶淵明在長期的躬耕生活中,明白真正的田園生活是無法脫離背后的社會經濟因素困擾的,他歸隱十多年后寫作了《桃花源記》,虛構了一幅與世隔絕的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3](55-58),正好與他詩文中呈現出來的美好田園生活互相佐證。

      二、陶淵明詩意田園的文化意義

      陶淵明詩文中呈現的田園生活并非全部的現實,而是源于他的詩意建構,那么他筆下的田園生活是否不再值得期待,不再具有意義了呢?顯然并非如此,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寄托情感和精神的歸宿。

      精神寄托和終極關懷,會給人們提供一個“樂園”的理想處所,以便安放在現實世界里無法實現的關于尊重、自我實現、自我追求等精神需求。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農業(yè)為主的封建社會,讀書人的出路并不多,只能“學而優(yōu)則仕”。封建社會的官場,等級制度森嚴,權貴之士耀武揚威,底層小吏卑躬屈膝,是權力與欲望角逐的名利場。一個人想保持本心、守正不阿,將會受到殘酷的排擠與打擊。在這種狀態(tài)下,陶淵明退守田園,親身參加勞動,將田園生活詩意化,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讀書人提供了一種選擇、一種出路,即官場不能展現自己的抱負和才能,也不必違背本心、趨炎附勢,可以回歸田園,那里四時風光優(yōu)美、鄉(xiāng)土人情淳厚,而且自由自在。

      古代中國是小農經濟社會,有占絕大多數的農業(yè)人口,農業(yè)勞動和田園生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生產方式。而中國古代讀書人則大多數出身于有一定社會地位和財富的人家,基本不會親身參加農業(yè)勞動。他們對農業(yè)勞動存在一定的隔閡和鄙視,當陶淵明發(fā)掘出田園生活的美來后,他們覺得只要愿意,這種無須長時間教育和技能培訓的生存方式唾手可得。雖然事實并非如此,田園生活呈現出曠達出塵的美感實在是由于陶淵明安貧樂道真率自然精神的燭照,換一個人,田園生活可能完全呈現出別樣的面目,并非人人能夠忍受。正如《飲酒》基五所言:“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币粋€“心遠”,說來容易,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但相較于宗教而言,田園生活的普遍性和簡易性確實給中國人一種想象,陶淵明的詩意田園只要我們一個轉身就可以到達,讓人們覺得,無論是出仕為官還是經商求財的時候,都可以堅守本心,如若不能,就可以回歸田園生活,“摧眉折腰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此,陶淵明建構的詩意田園對于中華民族具備深厚的文化意義,深植于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文化傳統(tǒng)和農耕自然經濟安土重遷的生活方式,成為中國人安放情感與精神的家園,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與心理情感內核。

      三、詩意田園的時代變奏

      陶淵明的詩意田園成為中華民族的心理情感內核后,將在不同時代作家的筆下以不同的面目反復出現,并受到讀者的無比熱愛,比如汪曾祺的“大淖”、孫犁的“荷花淀”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沈從文以小說形式創(chuàng)造的“湘西世界”與當前李子柒以視頻呈現的“古風田園”。

      1.沈從文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以《邊城》為代表?!哆叧恰穭?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但在2006年《亞洲周刊》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作家聯合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中排名第二[4]。排名第一的《吶喊》是小說集,從單篇小說關注度而言,《邊城》排在第一位?!哆叧恰芬恢笔艿阶x者的喜愛,原因在于《邊城》與陶淵明的詩文一樣,建構了一個類似烏托邦的理想生活圖景,可以作為現代人精神的寄托。

      《邊城》描寫了湘西的一個小城市的生活場景和愛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個孤兒,自小與作為船夫的祖父相依為命。端午節(jié)時,翠翠遇到了心儀的儺送,祖父卻給她定下了未婚夫天保,產生了一系列誤會,最終祖父老病去世,翠翠的感情也無疾而終。雖然《邊城》是小說,描繪的不是純粹的田園生活場景,而是一個邊城小鎮(zhèn)的生活,主人公從事的不再是純粹的農業(yè)勞動,而是以渡船、水手等為職業(yè),但其呈現的審美傾向,卻與陶淵明詩文中呈現的詩意田園殊途同歸。與陶淵明詩文中呈現出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一樣,《邊城》極力渲染小鎮(zhèn)茶峒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如兩岸翠色逼人眼目的高山、近水杏花里的人家和山崖上黃泥烏瓦的房屋,都宛若靜物山水畫一般[5](46-49)。同樣,《邊城》還和陶淵明的詩文一樣,對鄉(xiāng)土人情的淳樸進行了謳歌,無論是“儼然如一只小獸物”的翠翠、粗獷爽直的天保、俊秀聰明的儺送,還是慈祥善良的祖父,甚或天保、儺送爽快豁達的父親,都是那么和善友好、真摯樸素。更特別的是,《邊城》和陶淵明的詩文一樣,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自足自在的狀態(tài)。在《邊城》中,翠翠的名字便是因為“住處兩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來”的緣故,“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曬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祖父如崖邊的白塔,默默地守護著翠翠,祖父去世后,白塔也倒了。在這里,人與自然彼此對應,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也是自在自足的。天保、儺送兩人都喜歡上了翠翠,便約定“走馬路”比賽唱山歌追求翠翠,看誰先打動翠翠。雖然各種陰差陽錯,翠翠的感情無疾而終,但無論是翠翠還是兄弟倆,生存狀態(tài)與感情追求都是比較自由的。

      如果說寫作《桃花源記》之前的陶淵明,是因為自己清高狷介的性情選擇了田園生活后,在詩文中無意識地過濾遮掩了田園生活艱難困苦的一面,那么,沈從文是有意地建構了這么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沈從文出生于湘西鳳凰縣,由于家族原因,他14歲小學畢業(yè)后便加入當地土著部隊,流徙于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這期間見慣了當時隨意殺人砍頭的社會亂象,直到20歲時執(zhí)意脫下軍裝遠赴北京[6]。在北京,作為一個“鄉(xiāng)下人”,沈從文面對大都市動蕩不安、雍容華貴外衣之下的政治黑暗、人性墮落,其恐懼不安的靈魂急需尋找棲息地,對抗外來的侵蝕與腐壞。因此,沈從文在遙遠的北京,用詩意的文筆建構了一個優(yōu)美的“湘西世界”。沈從文曾說:“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這廟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7]。因此,沈從文有意摒除了當地軍閥肆意濫殺、民生凋敝、傳統(tǒng)道德瓦解的現實,托形于湘西的自然環(huán)境、四時風物與文化傳統(tǒng),塑造了一群寄托著自己關于人性真善美理想的人物形象,并以這些人物的活動表達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和陶淵明的詩意田園一樣,《邊城》同樣以脫胎于湘西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人情,給讀者營造了一種“這就是真實存在”的幻象,寄托著二十世紀中國人在工業(yè)文明席卷古老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瓦解后對于故鄉(xiāng)和家園的想象。

      2.李子柒的短視頻

      李子柒關于田園生活的短視頻獲得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其亦被《中國新聞周刊》評為“2019年度文化傳播人物”,這種現象已經受到眾多專家學者的探討與研究??v觀李子柒短視頻呈現的內容及表達的思想情感,依然只是對陶淵明詩意田園的重新建構,只是在當前這個影像時代采取了短視頻的方式。

      李子柒短視頻展現了春種秋收、夏作冬藏的半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涉及了各種傳統(tǒng)食品的制作方法,各種家具的使用及各種節(jié)日節(jié)氣的民俗文化。在視頻中,李子柒容顏秀美,衣著整潔文藝,無論是田間耕種還是灑掃庭除、燒煮煎炸,各種農活家事都得心應手,姿勢如同行云流水,充滿美感,更兼田間地頭各種植物蓊郁蔥蘢,各種野花恣意盛放,共同營造出一幅歲月靜好、現世安穩(wěn)的畫面。在視頻中,李子柒甚至很少說話,跟《邊城》中的翠翠一樣,跟他人的交流都是只言片語,呈現一種靜穆的古典之美。但是,正如一些學者所評價的那樣,李子染的短視頻不過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對于農村生活的一種想象,是對真實農村生活的掩飾與遮蓋[8](134-141)。比如,在《油菜的一生》[9]的視頻中,用手直接將菜籽拌入肥料后撒入地里、手揪油菜苗補種或喂兔等農作方式和農民完全一樣,但不一樣的是,李子柒的手是光潔干凈的,普通農民的手恐怕不是這樣的,長期這樣勞作下來,農民的手指縫里和皮膚褶皺里,會滲進再也洗不干凈的泥污,絕不會如此干凈細膩。再者,李子柒的衣服是整潔文藝的,普通農民干活,為了避免泥污對衣服的損傷和洗衣的麻煩,不會這樣穿戴,即使這樣穿戴,也會很快變得臟污。短視頻在短時間里呈現油菜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的過程,給人一種有種有得的強烈成就感,忽視了油菜可能因為干旱而發(fā)不了芽,或因風雨沒有收獲的種種焦慮。再比如,用半人高的背簍背摘下的菜葉喂兔,觀眾能看到那個鮮亮衣衫的女子背著高高的背簍走在藍天之下山野之中的優(yōu)美,卻無法體驗到背簍的沉重[10](122-130+170-171)。我們可以發(fā)現,李子柒的短視頻將農村生活的勞作用具和勞動形態(tài)展示得越是具體逼真,田園生活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無法擺脫的社會經濟因素就被掩蓋得越多,離真實的農村生活就越遠。

      事實上,李子柒短視頻獲得觀眾認可,在商業(yè)上獲得巨大成功,并非因為她的短視頻表達了農村生活的真實性,而是以現代語言工具——視頻再現了一個詩意田園,以具體而微的各種農村生活用具和勞動方式給當代中國人一種想象:我們是從那種生活中來的,我們可以回到那樣的生活中去。近三十年來,中國急驟地進行著城市化,在全球化和現代化洪流的裹挾之下,中國告別小農經濟生產方式,不少人來到陌生的城市。這些寄住于城市的人群,需要的不是完全真實的鄉(xiāng)村生活場景,那太過沉重,他們需要的只是理想的田園生活作為精神寄托[11]。我們也許從來沒有想過回到那樣的田園生活,我們的理性也知道根本無法回去,但是我們的情感需要想象自己能回去,被“天人合一”傳統(tǒng)文化浸潤卻在現實中失去鄉(xiāng)土故鄉(xiāng)的中國城市居民需要確認,那樣一個古典的詩意的田園生活存在著。李子柒的視頻就提供了這種想象與確證,滿足了當代城市居民對過去的懷舊和獵奇的情感需求,契合了自陶淵明起便深植于中國人內心深處對于詩意田園生活的審美需求。

      四、結語

      中華民族在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環(huán)境中形成了務實風格,在尋找精神寄托的時候也呈現出了實用主義傾向,比如因儒釋道各能解釋自己某方面的精神困境而同時信仰三教[12](117)。當陶淵明在普遍存在的鄉(xiāng)土生活基礎之上創(chuàng)設詩意的理想的田園生活情境后,對這種詩意田園生活的向往慢慢沉淀為中國人的心理情感內核。無論是沈從文的“湘西世界”,還是當前李子柒的短視頻,都只是用不同的語言工具,對陶淵明建構的詩意田園生活的再現而已,精神內核是高度一致的,即對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怡然自得的詩意田園生活的向往。人們對陶淵明詩文千百年來的推崇及對《邊城》、李子柒短視頻的喜歡,也是沉淀為中華民族文化特質的對田園生活的一種反映。不同的只是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詩意建構只是出自內心審美情感的抒發(fā)無意為之,沈從文是出于對抗現代化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而有意建構了一種他認為更健康優(yōu)美的生活方式,至于李子柒,則洞悉了當代中國人在急驟的城市化進城中情感與精神的無所皈依而提供了一種精神撫慰產品[10],更多地呈現出一種商業(yè)行為。

      參考文獻:

      [1]陶淵明.陶淵明集[M].逯飲立,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2]干寶.晉紀總論[M/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晉紀總論/51282925?fr=Aladdin.

      [3]劉芳:一朝入山林,世慕桃源境———“桃花源”的價值探析[J].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6).

      [4]二十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EB/OL].https://baike.baidu. com/item/二十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2853679?fr=aladdin.

      [5]陳曉潤.《古都》和《邊城》審美之比較[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01).

      [6]沈從文.從文自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7]沈從文.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8]李昕.“日常生活”離“現實”有多遠?——李子柒短視頻中的田園幻象[J].天府新論,2020(03).

      [9]李子柒.油菜的一生[E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a4y1Y7XJ?from=search&seid=17069656927711 841233.

      [10]曾一果,時靜.從“情感按摩”到“情感結構”:現代性焦慮下的田園想象——以“李子柒短視頻”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2).

      [11]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M].鄭大華,任菁疑,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2]林語堂.吾國與吾民[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李子柒文化意義田園生活
      我向往的田園生活
      讀懂“李子柒”,此中有真意
      伙伴(2020年1期)2020-02-14 07:39:50
      慢生活Vlog傳播內容分析
      長尾理論視域下內容型網紅價值變現研究
      消費文化語境下美食類短視頻的符號意義建構
      新媒體研究(2019年7期)2019-06-09 10:19:44
      田園生活
      童話世界(2018年32期)2018-12-03 05:14:50
      山林石屋,北京城邊的田園生活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2
      淺析“性別置換”現象
      論“趙氏孤兒”故事演變及其文化意義
      關于《奧賽羅》戲劇文化意義的思考
      戲劇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 10:27:22
      宜黄县| 九龙县| 元谋县| 彰化市| 九龙县| 普安县| 博爱县| 开原市| 浏阳市| 高邮市| 周口市| 恩平市| 卓资县| 明星| 友谊县| 体育| 潜山县| 河东区| 武夷山市| 万荣县| 浦县| 唐山市| 西昌市| 宁安市| 高邑县| 山阴县| 石渠县| 宁蒗| 昭觉县| 台东市| 吉水县| 乐亭县| 姚安县| 武邑县| 溆浦县| 城步| 双流县| 孝义市| 余姚市| 桐柏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