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
摘要:在深化改革食品安全建設工作的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為“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管控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就遼寧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及中肯建議,以促進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現狀;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0)03-0082-03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是指為提高農產品質量,由各類具有農業(yè)專業(yè)技術和檢測能力的檢驗、測試機構組成的監(jiān)測網絡,主要由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生產過程檢測和農產品生產環(huán)境檢測三部分組成。在深化改革食品安全建設工作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作為“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還存在很多問題。2019年10月,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穩(wěn)定和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通知》,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整頓和完善方面給出了指導意見。
1 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現狀
1.1 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逐步建立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遼寧省農業(yè)主管部門按照國家關于加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有關要求,堅持統(tǒng)籌規(guī)劃、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強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和管理工作。經過多年的規(guī)劃建設,目前省、市、縣(區(qū))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已建立并初具規(guī)模,基本實現省內農產品從產出到市場全程質量安全檢測。據統(tǒng)計,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成立70余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其中省級2家、市級13家、縣(區(qū))級57家。2018年8月,遼寧省率先推進事業(yè)單位改革,省農委下屬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省糧油檢驗監(jiān)測所和省畜牧局下屬省獸藥飼料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整合為遼寧省農產品及獸藥飼料產品檢驗檢測院,為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分支機構,成為全省規(guī)模最大的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合法機構,市、縣(區(qū))級目前還在改革整合進行中。
1.2 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初具規(guī)模
近年來,遼寧省質檢機構的檢測條件有了一定改善,檢測能力逐步增強,檢測人員素質顯著提高,基本滿足農產品現有國標、行標和地方標準的規(guī)定要求,在保障農產品可靠性、使用性和內在價值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遼寧省農產品及獸藥飼料產品檢驗檢測院現有實驗室面積約6 000 m2,專業(yè)檢測人員81人,勞務派遣13人,設立農產品質量、農業(yè)環(huán)境質量、畜產品(水產品)、獸藥、飼料、生鮮乳、微生物、糧油質量和糧油衛(wèi)生9個專業(yè)檢測室,擁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儀、全自動固相萃取GPC和定量濃縮聯用系統(tǒng)等大型國際國內先進儀器設備700余臺套,設備總值7 000余萬元人民幣,目前資質認定的參數929個,完全具備開展農畜產品(水產品)、糧油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的能力,為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也為建立更先進的平臺、服務于政府和社會提供更好的技術保障和技術支撐。
2 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
2.1 檢測體系不完善
目前,遼寧省大部分地區(qū)都建立了相應的農產品質檢機構,大多數區(qū)域內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基本能夠保障。但是,檢測機構的設立只到多數縣(區(qū))級,部分縣(區(qū))和大多數鄉(xiāng)鎮(zhèn)、市場(基地、企業(yè))檢測環(huán)節(jié)還不健全,甚至有些檢測機構形同虛設,產地準出均以自檢/定性檢測為主,還沒有完全列入體系內管理,檢測能力更加有限。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還沒有全部實現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終端全程監(jiān)控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急需整頓和完善。
2.2 管理機制不健全
一是管理體制混亂。特別是事業(yè)單位改革以后,原有的行業(yè)間的協(xié)調關系和省、市、縣檢驗檢測機構的上下級隸屬關系被打亂,檢測工作遇到一定的阻礙。例如:改革前,省農檢院原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省糧油檢驗監(jiān)測所直屬于省農委,省獸藥飼料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直屬于省畜牧局,與各市、縣農產品檢測機構屬于同行業(yè)同部門隸屬關系。上有“頭頭”指導和委任,下有“手腳”配合和運作,工作順暢,“上、中、下”一盤棋。改革后,整合為遼寧省農檢院的這3家單位脫離了行業(yè)主管部門,關系變得尷尬,與各市、縣農產品檢測機構關系不清,抽樣和就地檢測受到一定影響;另外,由于機構調整,檢測機構資質復評審、資質認定也受到一定影響。這既不利于日常檢測工作正常開展,也不利于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整頓和健全。二是管理機制不協(xié)調。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涉及農業(yè)、質監(jiān)等監(jiān)管部門,因職責分工不清,無法形成合力。急需加強協(xié)調和溝通,更需要政府宏觀調控。三是準出準入制度不嚴格。個人種養(yǎng)殖業(yè)和一些小型農產品生產企業(yè)產地準出與早市、地方農貿大廳準入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2.3 檢測能力不全面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整體不高。大部分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雖建有農產品檢測機構,但因設備不全、人員缺乏、技術落后、經費不足等問題造成檢測能力不足。專業(yè)檢測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科學素質是檢測業(yè)務的關鍵,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的關鍵,但基層現有檢測人員很多不是本專業(yè),且從事檢測時間短、經驗不足,對檢測中突發(fā)情況無法應對。尤其是引進和應用新型、先進的檢測設備后,高素質人才更是匱乏和急需。有的地區(qū)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檢驗檢測機構,但由于缺乏檢測人員和經費,造成檢測儀器閑置,嚴重阻礙了全省農產品質檢體系的發(fā)展。
3 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發(fā)展對策與建議
3.1 提高重視程度
農產品檢驗檢測是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應繼續(xù)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重要性及緊迫性的認識,統(tǒng)籌規(guī)劃,長遠施策,宏觀調控,將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發(fā)展提高到深化改革食品安全建設工作的戰(zhàn)略地位。其次,要指定相關部門將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列入考核,建立優(yōu)勝劣汰和獎懲機制,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
3.2 實行系統(tǒng)管理
“體系”是指一定范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穩(wěn)定和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一是要“歸口”,圍繞農業(yè)行業(yè)進行整頓和完善。將質檢機構和體系建設納入行業(yè)管理、“歸口”到行業(yè),才能更順暢,更利于統(tǒng)籌協(xié)調。二是要明確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機構職責。按省、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生產基地(企業(yè))級別明確職責權限,才能保障體系高效運轉。三是要確立各級檢測機構隸屬關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是多級檢測網絡,關系協(xié)調才能保障體系運轉有序,要做到“手腳健全”“上、中、下”聯動和“定級管理”。
3.3 增加財政投入
政府應加大財政補貼投入力度,促進基層農檢中心質檢機構建設。按省、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生產基地(企業(yè))建成并完善四級甚至五級檢測網絡,依托現有的檢測力量和資源,落實配套資金,加強實驗室環(huán)境建設,改善檢測設施條件。在實驗室環(huán)境建設方面,應充分利用項目建設,圍繞可靠性、先進性、安全性,科學改造實驗室環(huán)境。在儀器設備購置方面,要在充分利用現有儀器設備的基礎上,及時更新或購買新型、先進、精密的儀器設備,確保農產品檢測新標準、新方法、新要求實施。同時,還要加強資質認定工作,不能延誤檢測機構的資質審定。另外,要逐步健全準出、準入制度,查缺補漏,強化個人種養(yǎng)殖業(yè)和一些小型農產品生產企業(yè)產地準出與早市、部分農貿大廳市場準入制度的有效落實落地。
3.4 加強培訓交流
一是要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培養(yǎng),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yè)素質。通過專業(yè)技術大講堂、專業(yè)技能大演練、專業(yè)檢測大比武或積極參與專業(yè)技術交流等形式開展檢測相關人員的培訓與交流活動。堅持對標先進地區(qū)、先進檢測室,努力提升技術人員檢測能力,切實提高農產品檢驗檢測的準確性,最大程度地減小誤差,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可靠性、使用性和內在價值。二是要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加快科研成果轉換。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鼓勵檢測人員深入探索和研究新技術、新標準,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各級檢測機構要根據自身情況,不斷擴項增參數,使檢驗檢測體系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脈.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與對策[J].湖北農機化,2020(1):10.
[2] 張昌桌,陳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J].江西農業(yè),2017(1):97.
[3] 蔡偉權.淺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現存問題與解決對策[J].農家參謀,2017(8):37.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CHEN Li
(Liaoning Inspection, Examination & Certification Centre, Liaon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 Veterinary Drugs and Feed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Shenyang 11002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food safety constructi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vides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from farmland to tabl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esting system i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ertinent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ystem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