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
【摘要】課堂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有效的課堂導入是教師經驗、學識、智慧的結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有效的課堂導入法,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課堂導入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新知的過程中。
【關鍵詞】有效方法;課堂導入;數(shù)學教學
有效的課堂導入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并運用有效的課堂導入法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學習中,而教師在教學中也能更加得心應手,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課題組探究出一些比較有效的激趣導課方法,具體表述如下。
一、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就是教師創(chuàng)編一些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等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引入新課的方法。所以,教師上課時可以根據(jù)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征,適當?shù)貏?chuàng)編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來導入新課,這樣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同時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下面我們來看看侯宏慶老師是如何運用故事穿針引線、導入新課的。
在教學“循環(huán)小數(shù)”一課時,上課初始,侯老師沒有直接進入主題,講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shù),而是問道:“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喜歡”。侯老師說:“老師今天給你們講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他講的是什么故事呢?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他講的是什么故事呢?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侯老師把這個故事反復地講著,重復了幾遍后,學生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侯老師問:“你們笑什么呢?”學生回答:“老師,你這樣講下去,永遠也講不完?!焙罾蠋熡謫枺骸盀槭裁??”學生回答:“因為故事是重復循環(huán)出現(xiàn)的?!薄皩?,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你們說了一個很關鍵的詞——循環(huán)。說一說故事從哪里循環(huán)的?”侯老師問道?!皬那坝凶?,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總是重復這幾句?!睂W生們笑呵呵地回答。
“一直先講……再講……總是那三句話,這樣子‘循環(huán)講的?!焙罾蠋熞贿呎f著一邊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循環(huán)”一詞,然后他接著講道:“在數(shù)學王國里,有一種小數(shù),這種小數(shù)的部分小數(shù)也會像這個故事里的幾句話一樣,循環(huán)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同學們想認識一下嗎?”“想?!睂W生齊聲回答?!昂?,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數(shù)學王國里一種特殊的小數(shù)(板書課題)?!焙罾蠋熡眠@樣一個平時大家不太在意但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小故事導入新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另外,馬翠霞老師在教學“商不變性質”這一課時,以一個小故事導入教學:“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好嗎?”“好。”“太好了,老師你快講呀!”一聽說講故事,學生們迫不及待、興趣盎然地歡呼起來?!斑@個故事發(fā)生在猴子王國里,猴王帶著一群小猴子快樂地生活。有一天,猴王出去采了一些桃子,要給小猴子們分桃子。猴王說:‘孩兒們給你們6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吧。小猴咪咪聽了,心想:一共6個桃子,我只能得到2個,太少了吧,于是連連搖頭說:‘大王太少太少。猴王看了它一眼說:‘好吧,給你們60個桃子,不過要平均分給30只猴子,怎么樣?咪咪得寸進尺,嚷道:‘大王,再多給點吧!猴王一拍桌子,很慷慨地說道:‘那好,給你們600個桃子,平均分給300只小猴,你總該滿意了吧?小猴咪咪覺得占了大便宜,開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p>
“同學們,你們說,誰的笑是聰明的笑?為什么?”馬老師順勢引導學生。
“猴王的笑是聰明的,因為桃子總數(shù)雖然多了,但平均一分,小猴咪咪還是分到2個桃子。”學生說道。“大家說得很對,那么,同學們想知道猴王是運用什么知識來教育這個貪吃又自作聰明的咪咪的嗎?學了這節(jié)課的新知識,你們就知道了。”馬老師借機導入新課。
這兩位老師用自然、深刻的故事導入新課,很快就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順勢進行啟發(fā),自然而然地就將故事與教材內容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引出要講授的內容。
這種以故事作為課堂導入的方式,生動有趣而又扣人心弦,學生們都很喜歡,所以筆者認為,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導入新課,不僅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能很好地把學生的思維順勢引入新課的學習中,使教學伊始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筆者建議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多運用故事導入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復習導入法
復習導入法是數(shù)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是通過復習學生已經學過的、與本課教學內容有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為學習新知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回顧已學的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很好地將新舊知識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這樣不僅讓學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內容,而且能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例如,劉彩繪老師在教學三年級“豐收了”一課時,首先帶領學生復習了平均除和包含除的內容,為學生學習新知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這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對平均除和包含除不會有陌生感,就能順其自然地解決了新的數(shù)學問題。趙靜老師在教學五年級“精打細算”一課時,復習了“9個1和6個0.1合起來是( )個0.1;18個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個0.1,也就是( )?!边@樣的復習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把新舊知識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小數(shù)除法的算理,這樣他們就能抓住關鍵突破學難點。
三、謎語導入法
謎語導入法根據(jù)教學內容,用謎語導入新課,它是一種寓教于樂的課堂導入方式。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主動地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而謎語以其趣味性、知識性越來越為學生所喜愛。實踐證明,用謎語導入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優(yōu)化了教學手段,還增強了課堂的知識性、生動性、趣味性,能夠激發(fā)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顯著。
例如,何霞老師在教學“年、月、日”時就把謎語搬到了課堂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何老師先給學生出了一道謎語:“有個寶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學生爭先恐后地說道:“日歷?!焙卫蠋熣f:“那你們會看日歷嗎?今天我們一起探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焙卫蠋熯@樣導入新課不僅符合學生的趣味心理,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輕松、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新知上來,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學習不再是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
四、多媒體導入法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和發(fā)展。教師如果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課堂教學,可以通過悅耳的聲音、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優(yōu)美的畫面等形式,在開始上課時就緊緊抓住學生的心。
比如,何霞老師在“什么是周長”一課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小螞蟻沿著樹葉邊線跑一圈的方式導入新課,生動形象地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體會什么是周長,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供了條件,實現(xiàn)了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求知識的轉變。多媒體導入法不但能夠快速導入新課,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信息,讓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上開展導入活動十分重要。以上幾種導入方法是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上較為常用的方法,教師必須結合自己的教學需要進行合理應用,在實際教育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導入方法,才能讓數(shù)學課堂煥然一新,讓教學活動行云流水、有條不紊地進行。
【參考文獻】
孫麗娟.以導入境? 因導生情——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法例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7):76-78.
黃平平.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38.
林秀紅.先聲奪人,漸入佳境——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淺析[J].學周刊,2016(09):214-215.
范茂海.“開門見山”談導入——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法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3(29):32.
岳賽英.導入的藝術——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法應用探析[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