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軍
【摘要】社會在發(fā)展,教育在進步。新課改大背景影響下,教師已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廣泛應用趣味性教學法開展應用題教學,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和評價。筆者在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一定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 ?應用題 ?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8-0154-01
毫無疑問,教師在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趣味應用題教學模式,對學生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加深對各種基礎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內在求知欲,形成一種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1]。
一、解析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趣味應用題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主體化”
現階段,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的確存在一定問題。據筆者調研,教師在課堂習慣于讓小學生在學習完相關數學應用題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之后再進行相關應用題習題的講解。部分教師仍舊習慣于沉浸在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中,通常應用的方式就是應用題講解時將所有知識和解題思路都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們一目了然,隨后對答案作出簡要講解,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學。這種模式顯然過于程序化,教師完全成為“主導者”角色,教師“主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在課堂聽課過程中完全跟著教師節(jié)奏走,不能夠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而自主性的去理解問題,學生們的應用題解題能力和解題思路顯然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
(二)教學過程中所出的應用題過于枯燥乏味
新課改不斷深入發(fā)展,教師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眾所周知,小學傳統數學應用題教學環(huán)節(jié)下,許多教師出的應用題題目過于枯燥乏味,并沒有注意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平心而論,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整體學習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并不高,對于教師講解的大部分數學應用題難以理解,這種脫離實際的出題方式也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大幅度下降。
(三)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實事求是的講,當前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較為陳舊且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灌輸式教學仍舊在課堂教學過程上占據主導地位,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教師缺乏合理化、科學化的教學策略,導致課堂上與學生缺乏溝通互動,在講解應用題時經常性不會深究學生們的聽課體驗和實際效果,在面臨問題時究竟是哪里不會哪里不懂,究竟是審題不清,看不懂應用題提出的問題,還是數學知識點掌握不足,或者是解題過程中計算錯誤等等,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統一性的直接講解答案。往往造成學生按照教師思路進行解題,表明上可能弄懂了問題,實際上卻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思維方式和快捷準確的解題方法,數學應用題水平也就可想而知[2]。
二、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趣味應用題開展三大策略
(一)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建優(yōu)質數學課堂教學情景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應用題是學生們普遍感到頭痛但又必須要面對的教學重點。鑒于此,教師可以科學化的運用多媒體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質的應用題教學情境,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應用題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應用題直觀的轉變成為形象的數學知識,實現最為理想的教學效果。舉個例子,教師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因數與倍數》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提出這樣一道應用題問題:“一位養(yǎng)殖大叔一共有46只鴨子,雞的數量是鴨子的6倍,那么同學們雞鴨一共有多少只?”教師隨后可以采用多媒體動漫技術將這道應用題進行較為形象化和具體化的直觀展現,學生們通過這種動漫形式了解這道應用題題型,不但激發(fā)了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還讓學生們較為直觀的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加強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模式和邏輯計算能力,更方便的輔助學生們進行應用題解題。
(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設計出較開放化教學題目
毫無疑問,現階段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堪稱是培養(yǎng)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筆者建議,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數學教材內容為學生們設計一些較為開放化數學題目,開拓學生們視野,引導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方向。舉個例子,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加減混合運算》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設計一道缺少條件的應用題,讓小學生們根據可能存在的各種條件對這道應用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在這種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們的應用題解題思路?!靶〖t有10本課外讀物,小梁有12本課外讀物。那么,小明有多少本課外讀物?”教師出題后可以組織小學生們?yōu)檫@道應用題補充一些條件,讓學生們對小明與小紅、小梁的之間讀物數量的關系進行相對應的連接,形成對本道應用題題目的補齊。讓小學生們的邏輯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全面促進小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不斷提高。
(三)教師應結合生活案例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平心而論,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的將應用題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培養(yǎng)小學生們解決問題的同時,讓其可以深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3]。筆者建議,教師在趣味性應用題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班級學生們的現實生活案例,全面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習興趣。舉個例子,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想要讓小學生們充分的認識和熟記人民幣的面額差值以及全面提升有關“人民幣”應用題的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設計一個“賣東西”的教學小活動。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們列出多個形式類型類似、但數值以及表達方式存在一定區(qū)別的數學應用題,讓小學生們從其中選擇兩個不同表達方式的應用題設計不同的對話,并在整個對話中過程中進行“買東西”以及“賣東西”的角色扮演。毫無疑問,在這樣趣味性十足的數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很快且很輕松的便掌握人民幣之間的各種換算,其應用題的解答能力和解題思想也必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全面開展趣味應用題教學意義重大,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創(chuàng)建趣味性十足的課堂氛圍,并且采取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將小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們熟練的掌握數學應用題各種解題技巧,力爭讓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馬得錄.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應用題教學的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61.
[2]景賀淑.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19(18):163.
[3]張濤.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專家系統的原型構造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