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著鋒
【摘 要】 探究式學習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并提高綜合素質。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探究式學習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探究式學習的效力沒有得到發(fā)揮。通過對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進行研究,旨在完善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探究式 ?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取而代之,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記住結論,應用結論的過程,而探究式教學是通過自己的深入探究,得出結論,然后對結論進行應用與拓展。是學生進行參與的過程,重點是學生的自主探究,親身經歷結論的形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轉變自己的思想,自己是引導者和參與者,而不是主體,跟學生一起參與到探究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探究就是探討研究,探究欲是一種需要,實際上也就是一種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種內在的、很微妙的東西。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這說明課堂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思維經常處于一種探究活動中。作為教師應該根據課的類型采取變換形式,諸如競賽、搶答、故意設置陷阱等,使學生時時處于想急于弄清問題的真相和知識的來龍去脈,讓學生的探究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從而漸漸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情感和對知識的渴望。有欲望才有動力。
二、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為了提高探究教學的效果,在初中數學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創(chuàng)設相應的探究情境,積極地引導學生完成探究任務。首先,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中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可以打破常規(guī),鼓勵學生自主組建小組,在課堂上可隨意走動,隨意與小組同學對探究問題進行討論,以營造一個輕松的探究情境,提高學生的探究效果。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相應的教學輔助工具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能夠在一個較為真實的情境中完成探究任務,實現探究學習的順利開展和高質量的完成。此外,教師還應該注意一點,在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特點科學的進行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的探究需求,實現良好的探究效果。無論是采取怎樣的探究方式,重在探究的過程,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只要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探索問題即可,以便實現良好的探究效果,促進學生數學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整個課程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只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做好相應的引導和指導工作。對于學生的整體有把握,把控整個課堂,從而推動課堂的順利開展。初中階段的學生組織能力不夠強,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才能引領學生在探究式課堂下更好的學習。教師可以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掌控游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輔導,讓學生在游戲和探究過程中學會概率的知識。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就起到了主導作用。既能把握好課堂教學氛圍,又能提供良好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提高學習效率。
四、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合作小組內自主探索、交流、對話,獲得成效。小組之間互相交流、評價,達到教學互動、互促,形成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體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組織學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合理分組。按學生學習可能性水平與學生品質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實行最優(yōu)化組合,組建“學習合作小組”;②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議讓學生學會合作,小組合作交流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學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開展活動;③教師的激勵性的評價是進一步促進合作的催化劑。評價應是更多地重視對小組的評價,注重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及活動結果中的成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縮小優(yōu)差生的距離;④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教師既要巡視并檢查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又要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引導、點撥,促進其思維的不斷深化,完善認知。
五、注重因材施教
在探究式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思維活躍的學生在思維較慢的學生尚未充分思考前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這不僅打斷了思維較慢的這部分學生的自主思考,剝奪了他們探究的權利,久而久之,還會使這部分學生產生惰性,最終淪為課堂的旁觀者。這勢必不利于學生的均衡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在每一節(jié)課都要著力注重對這部分學生的引導和鞭策。一方面,在分組時就要特別關照,小組長要帶著這類學生一起討論,用集體的力量把他們拉入正題;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在深入小組時特別關注這部分學生,鞭策他們一起參與討論,可考慮在展示時隨機抽取組內成員展示成果,使得他們不得不動腦,不得不一起探究和交流。
結語
總之,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是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初中生數學素養(yǎng)的迫切需要。研究和實踐表明: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索研究的興趣,掌握基本的探索方法和技能。許多發(fā)達國家都在頒布新的科學教育課程標準時,將探究學習和探究教學列入其中。初中數學教學作為初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探索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