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顏 陳洪志
【摘 要】目的 使學生養(yǎng)成隨時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為習作準備相關的素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方法 要善于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結論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使學生具有了敏銳、細致、獨到的觀察能力,才能寫出獨具一格、出類拔萃的作文。
【關鍵詞】激發(fā);觀察興趣;觀察方法;分析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要從內(nèi)容入手。”怎樣從內(nèi)容入手?我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抓起的。通過加強觀察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隨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這就使學生的作文變“無米之炊”為“有米之炊”了。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重點,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同時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使他們對事物逐漸具備一定分析事物的能力,從而能夠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現(xiàn)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觀察能力總結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才會認真去做。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尋找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在作文教學中,我針對小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強的特點,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觀察事物。一次預習《貓》這篇課文時,我有意提出:貓的古怪性格表現(xiàn)在哪里?貓的可愛又表現(xiàn)在哪里?你喜歡哪些小動物?它們的性格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先知道課文作者是怎樣觀察貓的。然后表述所見所感。待學生交流之后,我又提出誘導性的問題:我家沒養(yǎng)過小動物,誰能給我介紹一下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還要把小動物的可愛之處說出來。同學們先后介紹:“我家的小黃狗兩個小耳朵豎起來,見人就把腦袋緊緊貼在腿上,搖頭擺尾,可親近了?!薄拔茵B(yǎng)的花鴿子,一飛起來嗡嗡響,它飛出去一天,也知道飛回來。它‘咕咕的叫聲,耗子一聽也不敢上前,可惹人喜歡了?!痹S多同學都能說出自己所喜愛的小動物可愛之處,但還沒有抓住其外形、活動、生活習性等特點,說得也不具體。于是,我作進一步引導,布置作業(yè),引導學生學習《貓》一課描寫方法,細心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寫好觀察日記。這樣學生會很興趣去完成作業(yè),也會很認真地去觀察,從而寫好日記為作文做鋪墊。
二、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
學生有了觀察事物的興趣,還要有觀察事物的方法,才能提高觀察能力。
一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周圍事物。使學生明確觀察目的,講究觀察方法,以便把事物觀察得完整、清楚。如:觀察一種植物,要注意觀察整體姿態(tài),色彩變化,它的根、莖、葉、花、果等的特征;觀察一件物品,要注意它的外形結構、性能等特點;觀察一個小動物,要抓住其外形、活動方式、生活習性等;觀察一處景物,要把握住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形態(tài)特點;觀察一個人物,不僅要注意他的外貌神態(tài)的特征,還要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狀態(tài)特征;等等。
二是引導學生重點觀察。一個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度的,注意面也是有限度的,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重點部分,才能看得細致清晰。學過《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之后,我讓學生掌握例文的重點觀察方法,重點觀察我們家鄉(xiāng)特產(chǎn)西瓜的色、形、味三方面。結果,學生在觀察日記中把西瓜寫活了。
三是讓學生掌握觀察順序。一切事物的表現(xiàn)都是有規(guī)律、有順序的。如靜止的事物在空間上有遠近、前后、上下、左右的順序;運動的事物在時間上有先后發(fā)展的順序。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有助于將事物寫清楚。我班春游時,我指導學生著重觀察雞冠山這一景物,結果,學生觀察日記中,普遍寫得清清楚楚。
三、提高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
社會生活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惡、丑。為使學生在觀察事物中分清真?zhèn)?、善惡、美丑、是非,我注意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多觀察,勤思考。有位同學在一則日記中寫道:“中午吃完飯,爸爸媽媽去姥姥家,只有我在家,這時一個陌生人來到我家,送來兩條大鯉魚,兩瓶“洮南春”酒,還有兩條人參煙和一盒巧克力糖。沒有爸爸媽媽的話,我是一樣也不能留。于是,我婉言謝絕了?!币粋€小學生拒收饋贈,是難能可貴的,我就抓住這種正直、向上的可貴行為,引導這位同學分析這類事情,從而大大提高了他分析事物的能力。并引導全班同學分析這類事情,也收到了好的效果。
總之,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要讓他們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并有觀察的興趣。使其掌握好觀察的方法,觀察人物、事物等不同情況時應采取不同的觀察順序,引導他們掌握觀察的重點,不斷提高自身分析事物的能力。通過不斷的培養(yǎng)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曉旭.小學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寫作:下,2018(1):13-14.
[2]王志剛.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途徑[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7(5):75-75.
[3]金霞.淺議作文教學與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151-151.
[4] 陳勇. 淺議培養(yǎng)小學生作文的觀察力[J]. 好家長,2018(59): 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