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政治教學改革以來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提高學生法治認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推動法治社會建設的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加強基礎法律知識教育,通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提升學生的法律認知,同時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維護自己的權益。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法治意識;教學改革
作為一個公民,遵紀守法是我們的基本責任,但是與此同時,法律也賦予了我們保衛(wèi)自己正當權益的權利。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形成的一個關鍵性階段。在政治課堂上,學習內容大多與日常生活相關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思想道德知識的同時,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同時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
一、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的意義
初中政治教學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認知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教師在進行初中政治教學時,要做好學生的法制意識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理解法律的威嚴,謹守法制條規(guī),樹立法制意識。教師在進行法制知識教學時,要將法律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緊密的聯系,讓學生提高法制意識,加強使用法律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與此對應的是精神文化建設層面的不足,如果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約束,社會將陷入混亂。因此,必須加強法治建設,提升國民的法治意識,讓社會能保持在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發(fā)展狀態(tài)中。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世界有了基本的認知,慢慢萌生自己的意識體系,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在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是其基本教學任務,也是新形勢下國家法治建設的要求。具體來說,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以下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
一般人對于法治意識的理解僅止于“守法”,而忽略了“維權”,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法治內容的了解,明確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花花世界中,學生極易失去自己的本心,而培養(yǎng)其法治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以法律約束其行為,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三)促進法治社會建設
學生是祖國的儲備型人才,在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法治意識,是法治國家建設的有效手段。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策略
(一)加強基礎法律知識教育
現如今,國家強調法治社會建設,對公民法律素養(yǎng)建設高度重視。而初中生是國家的棟梁,初中生的法律素養(yǎng)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家的法治建設水平。因此,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們要合理地利用學科載體,向學生滲透法律內涵,全面提高學生法律意識。初中生由于年齡尚小,所見所聞有限,要想培養(yǎng)其法治意識,應該循序漸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著手,慢慢向其普及法律知識,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得損害他人的利益,是最基本的處事原則,也是法治意識的基礎。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擁有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與人格權、社會文化權利和自由等基本權利,其中與學生息息相關的莫過于受教育權。目前國家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就是為了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基礎法律知識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明白哪些事情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違反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并以此作為自己行事的警戒線?;A法律知識教育,為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提供知識基礎。
(二)通過社會案例分析提升學生法律認知
在政治課堂上,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件,能夠強化學生的法治觀念。教師可以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這一案例:“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其他同學把你寫的作文抄下來交上去,受到表揚,這就是竊取了你的知識成果,侵犯了你的知識產權?!苯涍^教師的解釋,學生都明白了這一權利的內涵,而且明確了在自己的基本權利受到侵犯時,可以應用法律的武器進行維權。
(三)鼓勵學生應用法律知識維權
學習與實踐是兩碼事,如果一味地學習法律知識,缺乏實踐,學生很可能會陷入一個只說不做的僵局。作為一個公民,學生應該用自己在政治課堂上學到的法律知識,為社會的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讓學生學習基礎的法律知識外,也應該鼓勵學生勇敢地承擔社會責任。實踐出真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是培養(yǎng)其法治意識一個有效措施。
結語
初中政治教學內容較為簡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分辨是非,明確自己作為不同的社會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的社會角色,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形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同的思想體系,作為一個公民,能自覺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識,應用所學的法律知識,約束自己,勸誡他人,為國家的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權景.時事政治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12):200.
[2]高建春.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5(26):18.
[3]尹珍香.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1(5).
作者簡介
何前明(1975.02—),男,漢族,籍貫:甘肅通渭,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