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
【關鍵詞】小學數學;先學后教;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先學后教”模式內容有了基礎的概念,作為現代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上實現了把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這一目標,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上。這種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自己去探索教材、發(fā)現和提出問題、積極參與所學活動中,減輕了教師負擔的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更多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一、“先學后教,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
新課改中強調教育要以人為本,要把學生始終放在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教師的灌輸式教學。在以往的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作為知識輸出者,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難免會出現填鴨式教學的錯誤,導致教學效率低下。而“先學后教”模式旨在讓學生主動體驗學習,以真正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分數乘法”這一節(jié)時,教師先對生活中遇到的“折扣”進行舉例,告訴學生這就是分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通過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舉例激起學生的探索欲,讓學生自己思考折扣是如何轉換成數學思維中的百分數的乘法計算,最后再拋出問題讓學生自行思考。比如在“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商場里兩款書包一款打八折,一款打九折,原價也各不相同,讓學生對八折九折的數學含義和哪款書包更劃算進行解答。通過舉例進行立體化的引導,讓學生對百分數的乘法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在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也養(yǎng)成了思考學習的習慣。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先學后教”的教學體系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也是這種教學模式得以實施的根本,教師要善于通過提問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發(fā)學生解決的欲望。而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往往有限,拋出問題后教師不能做甩手掌柜,拋出問題的同時,還要注意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群策群力才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最佳方式。
例如,在“認識物體”這一節(jié)時,學習如何分辨同一物體的俯視圖、側視圖、正視圖,以往教師灌輸式的教學在此類抽象問題上毫無正面作用。須知數學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而不是背誦出來的,學生在小學階段空間想象能力尚未得到發(fā)展,因此在這類問題上通常答案各式各樣、錯誤較多。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先安排學生組內討論,得出一致結論后再發(fā)表答案,最后,教師再拿出實際物體進行演示。這種討論式的學習能讓學生對本堂課有更深刻的認識,既能調動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擺正了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
在教育心理學中有這么一個結論,學生在主動想去做一件事時的辦事效率要遠遠高于被動情況被人催促強迫著去做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在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環(huán)節(jié)多重在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傳授,學生被動地接受和吸收,并沒有自主權,很多注意力不集中或沒有耐心的同學難免會打瞌睡或開小差,導致教學效率的大幅度降低。而“先學后教”模式突出的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發(fā)揮引導和帶領的作用,讓學生嘗試去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將主動權歸還到學生手中,也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和“學”的關系,以往是以教為主,以學為輔,這種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難以對學生思考能力進行鍛煉。而“先學后教”模式則重在以學生為主,教師負責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將“教”和“學”進行地位互換,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實現了因材施教和全面發(fā)展
新時代我國需要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小學階段作為打基礎的好時候,每一個學生都不能忽略,而學生個體的差異導致不同學生之間學習成績和習慣都有很大差距。教師在這種時候更不能偏向某一個人,也不能圖方便使用同一種方法教學,不能使學生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要注重因材施教。而“先學后教”模式在因材施教這一方面有很大優(yōu)勢,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的不同提出的問題均不相同,小組內的討論可以幫助學困生基礎打得更牢,而組內無法解決的難題或總結后的遺漏由教師做補充就正好實現了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
(五)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
小學生性格活潑、思維跳躍,教師同時面對整個班級的學生還要保證教學質量,會導致教學壓力頗重。而“先學后教”模式重在學生自主學習,給教師省去了大量的教學負擔,教師在引導和監(jiān)督方面有更多的時間答疑解惑,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更全面的擴充,給了教師更多完善自我的機會。
二、“先學后教,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一)目標明確,快速導入新課
“先學后教”模式在實用時關鍵點應該放在新課導入上,一個巧妙問題的提出,才能夠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導入時還要注意不要言語過于拖沓,引經據典、談天說地完全沒有必要性,這種做法雖然能營造氛圍但小學生思維活躍且發(fā)散,很容易出現思路發(fā)散后難以回來的情況,白白耗費了課堂時間。因此在“先學后教”模式中一定要注意新課導入的高效性,一種是直截了當地拋出知識點,直奔主題,一種是通過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進行引導,節(jié)省了一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自學討論。同時教學目標設立應該簡單明確,通過PPT展示或教師板書理性地表達本堂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讓學生明確這堂課自己應該完成的內容,而在數學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上則由教師自行把握,既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也鍛煉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掌握好先學和后教的要領
教師要明確“先學”并不是讓學生盲目無目的地看書,而是讓學生目標明確、分層分步驟地去做。同樣“后教”也是,這里的“教”不等同于教師的講解教學,而是包含總結討論、觀點辯論等一系列的教學手法,既有教師對學生總結的補充概括,也有學生之間的團隊交流。
(三)及時通過提問和測試進行鞏固
無論是哪種教學方式,及時進行課堂測試和提問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小學生沒有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課堂所學如果不及時進行鞏固遺忘會非???,在“先學后教”這一模式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要適當地加入隨堂測試,在問題的設置上也要注意由簡到難。
三、結語
“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并且也得到了不錯的評價和反饋。這也證明了教學就應該以學生為本,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才是課堂效率提升的保證,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錯誤定位,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多地放到學生手中,自己發(fā)揮好引導和督促作用,在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下功夫,一定要避免填鴨式的死板教學,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