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苗苗
摘 要:語文學科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肩負著傳授知識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從而塑造其健全人格??傮w來說,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在小學時期,學生處于一個發(fā)展較為迅速的階段,不管是對學生進行啟蒙教育還是品德培養(yǎng)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主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在這一情況下,趣味化教學的應用很好地彌補了教學中的劣勢,對學生學習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首先闡述了趣味化教學法對小學語文的重要意義;其次,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最后提出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策略,以期能夠推動語文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趣味化教學;小學語文;特色教學
趣味教學法,顧名思義主要以趣味二字為中心展開教學。其中,趣味教學法主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特點為依據,設計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手段,把枯燥的語文知識變得生動化、形象化,為課堂增添一些趣味性,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形式上來說,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到好奇,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從內容上來說,教師主要通過引導學生,使學生深入感受語文中的意境美、內涵美,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認知和知識層面。
一、趣味化教學法對小學語文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與其他文化課相比,語文學科不僅涉及內容較多,而且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感悟、理解。學生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可以了解到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體會中華民族的智慧所在,提高自身感知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書本中的知識,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趣味化教學法的運用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時刻秉承“趣味教學”的原則,摒棄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在教學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和個人看法。同時,教師要在教學中和學生多交流互動,拉近師生距離。例如,在學習童話題材的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由學生來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按照學生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改變課文內容并進行表演。這一方式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感受課文,體會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心理變化。在理解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時期,學生處于發(fā)展中,對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時接受能力較強,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為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由于學生處于發(fā)展不成熟階段,其在上課中往往會比較容易出現(xiàn)走神、好動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狀態(tài)。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把自己定義為主導者,嚴格掌控課堂。在教師的施壓下,課堂氣氛變得壓抑,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而趣味教學法則是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對知識進行講解,緩解課堂枯燥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現(xiàn)狀
(一)教師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備課時間有限,專業(yè)水平不足
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教師認為在工作任務繁重,雜事較多,無暇顧及其他事情的情況下,極其容易產生職業(yè)懈怠感。在談到趣味化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時,有部分教師認為,要想打造一堂高效趣味的課,與教師的刻苦鉆研和巧妙運用息息相關。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常常因為工作中的繁雜任務和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感到力不從心,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查閱資料、鉆研教材。
2.教師對趣味教學法認識不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認為趣味教學法不適用于語文課堂,其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高年級的語文題材內容較為嚴肅,無法趣味化。另一方面,在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感覺趣味化教學無從下手。從這一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對趣味教學法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只是把趣味教學法看作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而沒有看到其本質,領悟到趣味教學法的核心要點。趣味作為一種內心感受,是情感上所發(fā)出的體驗。趣味教學法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玩,而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其主要原則是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使學生愛上學習。
(二)學生學習現(xiàn)狀
1.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缺乏培養(yǎng)
在小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能夠在父母的監(jiān)督下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只有少數(shù)學生存在不自覺的情況。這說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較為端正,并對學習比較重視。但是,大部分學生只是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完成作業(yè)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選擇求助教師或家長,很少有學生會選擇主動探索、解決問題。在完成作業(yè)后,學生會選擇進行一些娛樂活動,而不是去消化復習當天所學習的知識內容。
2.對語文學科認知分析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重視。學生普遍認為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透過語文去感受生活,升華自我。然而,大部分學生的想法與實際學習情況嚴重脫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分偏重于考試內容,上課中也沒有形成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導致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學習效率較低。
三、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針對實際教學情況,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客觀因素,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發(fā)揮趣味教學的最大價值,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為促進趣味化教學更好地融入課堂中,教師可從兩個角度出發(fā)。一是外部激發(f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使課堂變得趣味化。二是內部挖掘,利于書本上的課文內容與教師自身的趣味語言、審美認知相結合,從中挖掘趣味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