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康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家教育部提出了“歷史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指出,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是歷史教學“立德育人”教學目標的本質(zhì)體現(xiàn)。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249-01
一、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目標
2018年,國家教育部關于高中歷史教學,正式提出了培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并針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界定和詮釋。將其界定為‘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唯物史觀”、“史料實證壞口“家國情懷”。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為高中歷史教學指明了方向。
新課標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界定,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實現(xiàn)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為出發(fā)點,以培育學生素養(yǎng)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不僅可以對歷史事件的“時空觀念”,也就是歷史事件的時間、背景、特定環(huán)境進行掌握,還能夠掌握“唯物史觀”。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將“唯物史觀州:為指導思想,掌握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度和廣度上的探究的能力,而不是在以往教學中,僅僅對歷史事件的時間、任務、地點的死記硬背?!皻v史解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教材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通過理性思維,提高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現(xiàn)的分析能力,同時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笆妨蠈嵶C”要求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通過分析整理,使得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去還原歷史真相,提升歷史事件的可信性?!凹覈閼选笔菤v史學習者的人文情懷,可以說是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終極目標,也是高中學生對歷史有效學習的靈魂所在。
二、基于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原則
培養(yǎng),歷史素養(yǎng)怕勺根本旨在于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積累中,獲得的歷史基本知識的同時,綜合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學生通過對歷史典故、歷史文學的學習,可以拓寬思維視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從歷史視角出發(fā),去探索、思考以及解決問題。針對上文中敘述的五大教學原則,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合理運用唯物史觀。唯物歷史觀是對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的解釋,是正確認識歷史和學習歷史的基礎。
2.歷史教學要以史料實證為主要依據(jù)。史料是古往今來的歷史學者嚴格檢驗得來的,是對歷史的實況的重現(xiàn)。就真務實的展現(xiàn)史料,并結合相關案例進行史料辨析,才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意識,并對歷史形成客觀認識。
3.促進學生形成牢固的時空觀。歷史原本就是一部時空編年史,它記錄著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背景等。牢固的時空觀的形成,是歷史學習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材中與時空相關聯(lián)的歷史術語、地圖、年表等,結合歷史時序及歷史地圖等信息,有針對性地將歷史事件放到具體框架中考查、推究。
4.將家國情懷滲入日常歷史教學。家國情懷是歷史教學的靈魂,高中歷史教學應強調(diào)學生認識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程,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5.歷史解釋要注重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能力。歷史解釋是將歷料做依據(jù),歷史理解做條件,對相關事情進行理性的分析、客觀的批判展現(xiàn)的能力。歷史具有不可重復性,在實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技能,是學生根據(jù)已知歷史背景、知識前提分析歷史人物、現(xiàn)象、事件的意義,明確各物之間的關系,并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歷史人物、事件、現(xiàn)象,從而有效揭示歷史價值意義,提高學生的歷史認知、敘述能力。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實施之前,高中歷史學習大多停留在對歷史事件的死記硬背中,教師講述某一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年份和大體經(jīng)過,學生進行死記硬背?;诤诵乃仞B(yǎng)的歷史教學的教學目標,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對歷史事件的表面認識上,而是要從理清歷史事件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系,結合教學內(nèi)容,確定教學目標。
(二)安排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的展開,可以不僅僅局限于對課本內(nèi)容的講授。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歷史基礎知識學習和實踐活動兩種。通過對歷史基本知識的學習,認識歷史事件的基本脈絡;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的展開應以歷史事實為中心,通過科學的課堂活動設置對其進行解釋。
(三)豐富教學評價體系
豐富、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設置,是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檢驗的關鍵。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進步。首先應轉(zhuǎn)變考核方式,將傳統(tǒng)的形成性考核變?yōu)檫^程性考核,建立完整的促進學生核心發(fā)展的考核機制,考核方式的設置要符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評價主體要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讓評價更好地反映學生綜合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徐學珍.打造高效課堂彰顯創(chuàng)新教學魅力——歷史創(chuàng)新教學略談[J].科學大眾,2018(07).
[2]楊旻瑋.淺談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的高中歷史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