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課教學不應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要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過程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做好基礎知識教學,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自由空間,活躍課堂氛圍,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科學課;問題意識;教學策略;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7-0132-02
青少年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就科學課而言,教師在教學中要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主要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差異性激活學生的問題思維,在科學課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在科學課教學中,有的教師經常會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但是在探究之前卻忽視了教材內容的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明所以。因此,科學課程教學的開展要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讓學生可以在其中體現自身豐富的思維方式及個性,還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然而,部分教師急于求成,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過高,導致教學工作的開展不符合學生的特點,影響教學效果,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科學課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教學中推陳出新,促使學生可以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樹立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符合科學課教學的學科特點,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需要先確定教學主題,結合主題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科學問題思維方向,再針對主題進行探討。在探討科學問題時,學生難免會產生較多新奇的想法,在想法得到教師的有效引導時,就可以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茖W課程教學可以讓學生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對自然、生理、物理等知識進行了解,并通過有序的研究深入學習科學課程知識?;诖?,教師就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學會質疑與探究,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有促進作用。
二、科學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任何階段的教學中,學生都需要占據教學的主體位置,這是現代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義,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基礎。在科學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需要讓學生明確主要問題,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及探討得出結論。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發(fā)揮主體作用,使其可以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提出科學問題之后,教師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引導工作,讓學生發(fā)現并且思考問題,還需要記錄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依據科學教材的內容和主題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及想法,不能過于武斷,因為學生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教師要讓其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及看法,使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展現出問題意識和思考能力,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印象。
2.做好基礎知識教學
基礎知識教學主要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邏輯性,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時,防止邏輯混亂。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了解很多來源于生活或者新聞報道,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科學問題時,需要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例如,在開展“動物有哪些相同點”的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確動物的分類,然后了解章節(jié)知識中涉及的蝸牛、蚯蚓、螞蟻及金魚的特點。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他們在思考動物相同點這個問題時,經??梢韵氲胶芏嘟處煻枷氩坏降奶卣?。但是教師還是要讓學生回歸科學認知,使得學生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讓其感受生物的多樣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動物的圖片及視頻,讓學生了解多樣性的生物。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打好學生的學習基礎,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的科學問題討論。
3.開展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教學改革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時,要充分體現這個教學方法的特點及作用。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通常愿意先群體討論然后再獨立思考,這是其個性使然。教師在開展科學課教學時,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大家可以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并且學習別人的思維特點和長處,從而更好地展現自身的優(yōu)勢。例如,在開展“水和空氣”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水”和“空氣”的特點,然后比較水和空氣的流動性,讓學生對相關的特性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諝夂退际巧?,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周圍的空氣及其占據的空間,在其了解相關的概念之后再深入講解。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使大家共同樹立良好的問題意識,在分析問題時,要展現自己的思維特點及個性,并互相分享經驗和心得。
4.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就需要體現探討問題的過程及成果,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體現這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進入問題情境。例如,在開展“運動和力”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讓學生對其中涉及的問題進行分析及探討。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車模型進行分析,對其運動形式及速度進行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橡皮筋對小車模型進行拉動,給出一個拉力,驅動小車,通過測量力的大小對其中的作用力進行分析。教師還要讓學生觀察其中的運動與摩擦力的關系,讓學生明確滑動與滾動的不同概念。學生在學習之后還可以自己設計游戲情境,體會其中的運動和力的知識。這種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將產生的疑問予以解決,還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提出新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為了使學生更加熱愛科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設計制作小賽車,大家進行趣味比賽,通過實踐明確運動和力的關系。
5.創(chuàng)設自由空間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喜歡受到過度約束, 那樣他們會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導致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受到影響。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空間,讓其充分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自由空間中學生自由交流與表達,提出自己的疑問大家共同探討,學生們可以沉浸在探究與思考中,凸顯學習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科學課內容進行延伸,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思維能力。
6.活躍課堂氛圍
活躍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到問題的探究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課堂需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和諧相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教師不能過于表現自己的權威性,而是要適當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讓其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在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表現自己的個性,從而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時,有更大的勇氣提出質疑。教師不必阻止學生標新立異,可對新奇的想法進行鼓勵和引導,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在學生得出問題結論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其肯定,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總之,科學課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要以學生為主體,給其創(chuàng)造自由的空間,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及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與肯定,讓其養(yǎng)成問題意識,勇于探究,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愛蓮.科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17(08).
[2]陳唱.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9.
[3]王維.小學科學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9.
[4]鄭秀劼.淺談農村小學低年級科學課的教學問題及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9(01).
[5]關天賜.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9.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Teaching
Sun Yuewen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 of Luobei County, Hega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Luobei 154200, China)
Abstract: Science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but ignore their learn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blem awarenes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we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students' main position, do a good job in basic knowledge teaching, encoura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 create free space, activate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Key words: science class; problem awareness; teaching strategy; cooperative learning
作者簡介:孫悅紋(1979-),女,遼寧鳳城人,一級教師,從事科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