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維毅
【摘 ? ?要】隨著新課程的變革,學校管理也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讓教學活動順利實施。學校管理者應該更新老舊觀念,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管理。與以往的中小學管理相比,激勵機制能夠讓教師具有飽滿的管理熱情,并得到其他職工的配合。中小學學校管理者應該不斷運用激勵機制,遵循學生的情況和學校的情況,將個體激勵和團體激勵相結合,外部激勵和內部激勵相結合,秉承公平性和協調性等激勵特點,發(fā)揮出激勵機制的作用,為學校管理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關鍵詞】激勵機制 ?中小學管理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07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中小學管理中是引導者,應該加強自身管理,開展科學有效的管理活動,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僅僅依靠制度管理已經不能有效對學生進行管理,應該發(fā)揮激勵制度的作用,激發(fā)中小學教師的管理熱情,提高中小學學校管理的有效性。
一、激勵制度的定義及原則
激勵機制是一種全新的管理制度,就是管理者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讓教師獲得承諾,推動教師的努力,并最終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學校在對在校教職工進行激勵時,可以采用精神壓力、物質獎勵、前景發(fā)展等形式,讓教師的管理和教學目標與學校的整體目標一致。激勵機制是先對教師的目標進行了解,然后系統進行引導,可以通過物質或者精神獎勵等方式,讓教師對這個目標進行努力。
學校在應用激勵制度時應該采用以下原則:其一,分配的工作應該合理。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清楚每一位教師的能力,根據教師的能力為學生分配適當的工作,如果超過教師的能力,教師的工作壓力就會比較繁重,如果低于教師的能力,教師很可能不會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其二,公平獎勵。學校應該對教師的工作合力進行獎勵,不能存在過多的主觀性,應該讓激勵表現出公平。其三,提高教師的工作能力。通過適當的物質和將神獎勵,能夠讓教師將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管理中,并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其四,優(yōu)化工作環(huán)境。教師應該不斷優(yōu)化教師工作的條件和工資待遇,改善教學設備,讓教師有充足的管理動力。其五,優(yōu)化領導方法。管理者應該淡化自己的領導身份,尊重與信任教師,這樣才能讓教師更有工作的動力。
二、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個體激勵與團體激勵之間的矛盾
在激勵機制中,最主要的形式還是個體激勵和團體激勵,兩者是分離的,但是這樣是錯誤的處理方式。團體是由個體構成的,個人的榮辱與團體是緊密結合的,如果將個體激勵與團體激勵分離,或導致個體過度關心自己的利益,這樣團體就不會有很強的凝聚力,從而給學校管理造成危害。
(二)外部與內部激勵分離
外部激勵就是通過物質對進行激勵,內部激勵是對教師進行精神激勵。在以往的激勵機制中往往會采用外部激勵的方式,但是內部激勵卻非常薄弱,這樣會導致出現教師追求物質獎勵,忽視精神建設的情況,會讓教師出現過度關心追求名利的狀態(tài)。
(三)缺乏公平性和協調性
在激勵機制中,必須讓教師體會到公平,這樣才能讓教師對激勵機制認同。學校在推動激勵機制時還應該協調各方的需求,做到公平?,F在正處于推動新課程變革的情況,對教師的激勵并不太適應教育的變革,會出現教師晉升評選不合理的情況。
三、激勵制度在中小學管理中的應用
(一)統一個體激勵與團體激勵
學校在激勵機制過程中,要處理好個體與團體之間的關系,團體由個體組成,個體的榮辱與個體的發(fā)展有著緊密聯系,學校管理者應該協調好兩者,不能出現因為個體利益?zhèn)F體利益的情況。學校可以從以下幾點統一個體激勵與團體激勵:其一,處理好個體與團體利益的關系,可以根據貢獻值對個體和團體合理進行激勵,保證個體激勵與團體激勵的統一;其二,合理把握個體與團體的位置。學校管理者將個體與團體平等對待,將團體激勵放在主要位置,個體激勵為輔,這樣可以讓教師有積極的工作動力,也可以讓個體樹立集體意識;其三,做到激勵的公平性。學校管理者在對個體和團體進行激勵時,應該按照個體和團體的貢獻值合理分配,體現公平性的原則,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統一外部激勵與內部激勵
外部與內部激勵應該相統一,為了防止讓教師出現過度追求名利的情況,學校管理者應該將外部與內部激勵聯系起來,除了對教師進行物質獎勵,還應該提供機會讓教師進行精神建設,讓教師感受到尊重與信任,從而具有充足的工作動力,提升教師的素質。學校隔一段時間就會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選,對那些表現良好的教師進行物質激勵,進而讓教師再接再厲。在素質教育下,學校管理者應該關注教師的專業(yè),將優(yōu)秀教師作為獎勵的重點,宣傳他們的事例,發(fā)揮榜樣的作用,讓其他教師向這些教師進行學習,同時增強這些教師的工作信心,具有飽滿的學習熱情。
(三)保證激勵的公平性和協調性
為了讓激勵體現出公平性的原則,學校管理者在對教師進行激烈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合理地制度進行實施,另外,激勵手段也應該是透明的,考核也應該細化,評選時要關心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要讓教師都能夠信服;還要體現出公平性,對那些表現良好的教師充分進行贊揚;對那些出現問題的教師也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懲罰,協調工作表現與激勵機制,這樣才能讓每個教師都能對激勵機制認同,從而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具有充足的工作動力,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為學校管理做出自己的貢獻,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
總之,學校管理者應該努力更新教學觀念,不僅能夠對教師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約束,還能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采用激勵機制,充分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讓激勵機制更加科學有效,應該用一定的制度進行約束,豐富激勵的方式,為教師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從而保證中小學學校管理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扎西.激勵機制在中小學學校管理中的實踐策略[J].華夏教師,2019(29):5-6.
[2] 賴勤.在中小學管理實踐中領導激勵行為的實施策略——從一個個案談起[J].南方論刊,2007(12):104-105+91.
[3]楊愛瓊.中小學參與式管理運行機制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