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翠
【摘 ? ?要】數學作為一門具有杰出邏輯和思維能力的科學學科,如何通過改變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使該學科的教學跟上教育改革的趨勢,使學生對知識要點的把握更加牢固,這些問題逐漸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難題。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涌現(xiàn)出許多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教師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使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結合實際教學,探討了將游戲化教學模型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游戲化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63
一、初中數學教學問題
在當前的初中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在講臺上努力灌輸知識,學生們在下面昏昏欲睡,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教學內容過多,在一個班級中的學生人數大部分都在40人上下,而教師只有一人,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大多會為了保證課堂效率而應用一些較為穩(wěn)妥的教學方法,在保證了課堂內容的教授的同時也使得課堂內的氣氛過于枯燥,學生們很難提起興趣,哪怕教師在課堂上講地再激情四射也無法使得學生們產生共鳴。
二是教學內容的復雜性,由于數學本身的特性導致教師在上課時大多會直接運用已有的教學知識點來對復雜的知識來進行講解,然而由于很多學生對于已經學會的知識點或是遺忘或是復習不到位而導致他們對于教師的講解一知半解,也就使得他們很難跟上教師理想中的學習進度,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師的選擇便是讓學生們進行反復的背誦,以期學生們能夠記住知識點,反而忽略了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可謂是得不償失。
二、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緩和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對于教師的態(tài)度大多“敬”有余而“愛”不足,學生們在面對教師時大多有一定的畏懼心理,這來源于長時間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影響,然而游戲化教學模式卻是很難有效果的,學生們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所要求的行為活動都會在潛意識中有或多或少的顧慮,游戲也就因此而難以展開。因此,教師要想在課堂中有效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首要做的便是緩和師生關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改變自己對學生們的態(tài)度,使學生們對于教師所要求的行動都能夠快速接受并且付諸行動。
比如,在講解“頻率與概率”一課內容時,先準備了若干枚硬幣。上課后,我給每位學生分了兩個硬幣,并用“拋硬幣”導入了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要求全班58名學生同時拋出手中的兩枚硬幣,游戲后匯總硬幣拋出出現(xiàn)的正反方向情況。若“1正1反”出現(xiàn)的次數多則為男生勝利,若“2正或2反”出現(xiàn)的次數多則為女生勝利。介紹完游戲規(guī)則后學生開始進行游戲,一輪游戲后匯總游戲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1正1反”的次數為27次,而出現(xiàn)“2正或2反”的次數為31次。得到這個結果后,我又帶領學生做了30次游戲,而每次匯總統(tǒng)計的結果“1正1反”和“2正或2反”出現(xiàn)的次數都在29上下浮動。得到這樣的結果后,我問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學生紛紛開始探究討論,最終得出兩枚硬幣拋出后出現(xiàn)“1正1反”和“2正或2反”的概率隨著游戲次數的增加而趨于相等,其概率基本為50%,所以游戲會出現(xiàn)這種結果。
(二)對于抽象問題的具象化
在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大多是具有相當明顯的邏輯思維性,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教師的教學方案大多是給學生們列出公式以及推導過程,讓學生們來進行背誦以及反復的練習,就使得教學課堂逃不開枯燥的程序。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引入便使得這一問題有了一定的解決方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出一些游戲來對課堂進行導入,在吸引學生們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夠通過游戲來對一些公理定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們對知識點有較為深刻的印象。
比如,我在講解“角”一課內容時,先帶領學生進行了“剪紙”游戲,我課前先讓學生準備好6張硬紙片與1把剪刀。開課后,我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紙進行3~6折,用剪刀隨機地剪出幾個銳角,剪完后將幾個角單獨取出來,并將自己剪出的角與同組的其他3位學生進行比較,找出最大的角。在了解了游戲規(guī)則后,學生紛紛開始進行剪紙游戲。一段時間后,每組學生都挑選出本組最大的角,在學生挑選出后我將各組中最大的角收集了起來,我隨機取出兩個最大角,問學生:“你們覺得哪個角大?”學生看了看我手中的兩個角,回答說:“左手上的那個大?!蔽揖o接著問:“為什么你們會覺得左手上的大?”有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說:“因為左手上的角的邊比較長,所以看起來比較大?!痹趯W生發(fā)表完自己的意見后,我從6組、10組隨機挑選了兩名學生要求他們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測量這兩個角的大小。最終,6組和10組的學生都得出左手的角是57°,右手的角是60°,所以右手的角大。得出這樣的結論后,我趁機對學生說:“我們比較角的大小,不能看它們的邊哪個長,而要比較兩條邊的夾角,不能單純地用視覺判斷。”
(三)結合教學內容,發(fā)展學生綜合能力
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中,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是很難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獲得立足之地的,很容易被社會的洪流所淘汰,這樣的現(xiàn)狀更是給現(xiàn)如今的教育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作為一門具有極大的思維性的理科類學科,數學對于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夠有一定的培養(yǎng),因此,通過數學課來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來進行培養(yǎng)可以說是極為有效的,而游戲化教學模式便是讓學生們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一種新式教學手段,因此,游戲在作為課堂的引入手段來吸引學生們注意力的同時,還需要在課堂中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并且通過課堂氣氛的活躍來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yǎng),教學效率也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總之,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的應用具有其積極的意義和作用,而游戲化教學能否帶來更大的利益則需要教師的管理。其基礎便是對于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的承認與尊重。只有基于學生需求和特征的游戲才能讓他們沉浸其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習熱情。在使用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使用限制,不要讓學生沉迷于游戲中而無法自拔,也不要因為反復參與同一游戲而使學生感到厭倦,這反而是得不償失的。
參考文獻
[1]馮亞.游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51.
[2]沈達春.游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