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緒平
【摘? ?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們對于基礎性的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語文在我們文化課的教育中正是作為了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這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學好其他的文化課,那么語文便是我們學習的重中之重,而要想學好語文就要有良好的閱讀基礎。
【關鍵詞】課外閱讀? 高中語文? 價值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068
語文是文化課的一個基礎,那么閱讀便是語文學習的基礎,當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也會取得進步。語文學習的另一重要部分便是寫作,如果我們想要寫作流暢,大量地積累好詞好句則不可避免,這些好詞好句又從哪里得到呢?這需要靠學生平時閱讀時的積累,所以在語文的學習中究其根本,最重要的便就是平時的課內外閱讀了。
一、課外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閱讀分為兩種,一種為課外閱讀,一種為課內閱讀,課內閱讀一般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就能達到標準,但是如果想保證有一定的課外閱讀量,那么就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了,這就需要學生們的自覺以及學生是否能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但是要想讓學生做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還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對大多數(shù)的學生來說,他們并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因此也就不會去自覺地進行閱讀。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的,例如,語文教育學家呂叔湘在回答別人問他是怎樣成功時說過:他的成功,課內知識占30%,課外知識占70%。這充分說明學習語文的全過程應包括兩個方面,即課內和課外。課內閱讀為我們大家所熟知,關于課外閱讀曾經(jīng)有人說過:“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由此可見語文教育局限在課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應源于課外閱讀。下面我們便來談談課外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會對文章的內容產(chǎn)生一些思考,并且在思考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的感想,這時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了想要動筆的欲望,這也會讓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從而讓學生愛上寫作。
2.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相信對于很大一部分的學生來說,寫作都是語文當中的一大難題,經(jīng)常會遇到同一個素材重復使用,或者寫作時語言蒼白無力的境況,那么我們又應該如何減少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呢?此時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就顯露無疑了,如果學生能夠大量的進行課外的閱讀,豐富課外的知識,那么當學生在舉例說明一些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大量古今中外的思想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也會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文筆更加流暢。
3.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高中的語文試題中,閱讀的題型構成了語文試卷的主體,因此,閱讀在語文分數(shù)中占比有很大的一部分,在平時的課內閱讀中多采用教師進行灌輸知識的方式來帶領學生閱讀,一個班級上的學生聽課能力參差不齊,因此無法確保每一個學生上課時都能跟上教師的思維。有的時候教師在講臺上講的酣暢淋漓,但學生的聽課效率卻并沒有教師想象中的那么好。雖然我們在教學中有相應的課內閱讀,但事實上真正的將教師講的課程聽進心里去的卻僅僅只有少部分的學生。所以我們就需要鼓勵學生們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內閱讀不足的缺陷,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
二、如何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要想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那么不可避免的就要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有讓學生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地去進行課外閱讀,那么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1.課前經(jīng)典書籍閱讀。學生無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興趣,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學生不知道讀什么,沒有一個閱讀的方向,因此,我們可以運用上課的前十分鐘讓一位學生來介紹一本經(jīng)典書籍,給全班的同學一個閱讀的方向,在這十分鐘內,學生可以從“自己為什么會選擇這本經(jīng)典書籍來閱讀,在這本經(jīng)典書籍中有哪些地方能夠吸引到自己,這本經(jīng)典書籍中的哪些思想是值得自己去學習的”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講解,這種講解也可以讓同學們快速的了解到自己是否會對這部經(jīng)典產(chǎn)生興趣,并且有選擇性地去進行閱讀。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從書評的角度去理解經(jīng)典書籍,從而引起學生對經(jīng)典書籍的興趣。
2.輕松愉快的閱讀。閱讀是一種視覺的盛宴,因此在閱讀課的時候,我們應當給學生造就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下享受書本中的美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跟隨作者的思想一起在書海中暢游,感作者之感,想作者之想。古有孟母三遷,只為給孟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孟子最后成為大思想家與孟母三遷時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由此便可以看出來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在閱讀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
3.欣賞品評閱讀。有了閱讀的方向,閱讀的過程,接下來要講的便是閱讀后的欣賞品評,當學生在讀完一本書之后,我們應當引導學生來進行閱讀后的品味與感悟,讓學生說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以及在閱讀的過程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可以和大家進行分享,讓學生學會如何去鑒賞經(jīng)典書籍,如何讀懂經(jīng)典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什么問題,在閱讀之后可以從中學到什么,其中的哪些思想態(tài)度值得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讓學生對于經(jīng)典書籍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引導學生繼續(xù)去閱讀,把閱讀當作一種樂趣。
三、幫助學生篩選閱讀篇目
高中的學習時間是十分緊張的,在高考的壓力下,讓很多學生都忽略了課外的閱讀,或者沒有時間去閱讀,因此我們就需要為學生優(yōu)化閱讀篇目,選擇一些極具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在保證閱讀數(shù)量的同時避免那些“功利化”的閱讀,在這段時間緊迫的日子,教師在選擇閱讀篇目的時候,應該避免選擇較為難懂的名著,這樣只會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抵觸心理,因此認真選取閱讀篇目便也就成了我們教師應盡的責任。
課外閱讀對高中學生來說是一個知識的積累,它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積累寫作素材,讓寫作更加流暢,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更加輕松,這也是一種擴寬學生眼界的方法,古人曾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边@便是課外閱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宋彥良.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研究[J].新課程(下),2016(9).
[2]姜忠勤.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