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佳佳
【摘? ?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開始全面發(fā)展,中職教育過程中,也開始重視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審美能力,響應國家教育部門提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要求。本文便結合教學實踐,對中職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展開探討,期望能夠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關鍵詞】中職音樂? 審美教育?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116
中職音樂課堂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保證中職音樂課堂的審美教學效率。作為中職音樂教師,在利用音樂進行審美教育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有針對性地的制定審美教育計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為其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中職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審美教育成就音樂教育
中職音樂教育過程中,可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樣,正是因為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普及,成就了中職音樂教育,促進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的音樂造詣。審美教育與音樂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審美教育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音樂則重點表達感情,將審美教育中理性的一面融入至音樂中,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對音樂情感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提升音樂學習效果。
(二)審美教育促進音樂教育
審美教育定位相對音樂教育而言,對美的定義更加廣泛,在音樂中深化審美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音樂背后的情感故事,在音樂中感受創(chuàng)作情感。比如在《高山流水》的教學過程中,若采用傳統(tǒng)音樂教育,便只能讓學生感受曲目節(jié)拍,難以讓學生理解曲目背后的故事與情感。但若是教師融入審美教育,在教學前向學生講述音樂背后的故事,感受俞伯牙與鐘子期內心“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情感,便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帶有情感地進行練習,彈奏出音樂本身的情感。
(三)審美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音樂作為現(xiàn)代常見的藝術教學形式,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審美教育,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優(yōu)秀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及表達的形式,從而在自己創(chuàng)作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從而創(chuàng)造出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音樂教師必須要將審美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重視自身情感的表達,增加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情感,提升音樂學習效果及教學效率。
二、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方法
(一)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實施音樂審美教育
傳統(tǒng)中職音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缺乏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傳統(tǒng)且單一的教學方式極易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抵觸心理,從而無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甚至還會讓學生失去音樂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此種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為教學目標,開展多樣化教學,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為更好地落實審美教育,教師應當將審美教育落實于情景之中,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獲得審美層面的提升。比如在《保衛(wèi)黃河》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配以音樂的視頻,以及各種關于黃河的圖片,讓學生能夠在感受黃河壯闊景象的同時,帶著濃烈的感情來進行《保衛(wèi)黃河》的學習,從而能夠理解每一句歌詞中所蘊含的愛國情感。然后再將其聯(lián)想到愛國主義中,并播放相應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能夠在該種情景氛圍中,更加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及時代故事,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探究音樂背后故事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教師正確引導,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在音樂中融入審美教育,便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力,讓學生能夠自發(fā)的積極展開音樂學習。教師在課堂中應充當引導者,讓學生能夠在自己一步步引導過程中了解音樂魅力,為學生的音樂發(fā)展奠定基礎。比如在學習《我和你》這首音樂作品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該首歌曲的背景進行分析,讓學生們清楚地了解到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北京舉辦。隨后通過背景了解后,開始音樂賞析,可發(fā)現(xiàn)該首音樂作品中既有中文,又有英文,其原因是要在奧運中表達“同一世界,同一夢想”的主題,讓學生感受中國愛好世界和平的理念。完成賞析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該音樂作品進行總結,讓學生能夠感受歌曲中的中國精神、奧運精神、世界精神。審美教育在音樂課堂中必須要重視情感表達,讓學生能夠與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同樣,教師也可以讓大家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并給大家分享音樂背后的故事,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對音樂分析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
(三)強調音樂體驗,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
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加強體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學生后續(xù)的積極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音樂體驗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在音樂熏陶之下感受音樂魅力,從而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教師能夠在體驗中更好地發(fā)揮自身主導作用,帶領學生進入音樂世界中暢想遨游,從而感受音樂教學的獨特魅力與價值。比如,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通過前期教學,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并通過播放音樂,讓學生對音樂展開冥想,從而提升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能力。隨后教師便開始以詩入曲,讓學了解《春江花月夜》這首古詩所表達的意境,然后再次讓學生聆聽《春江花月夜》,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詩中所描繪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的美好景象,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審美教育極其重要,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不斷地在教學過程中對審美教育加強研究,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審美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及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張玉芬.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分析[J].黃河之聲,2018(23):106.
[2]孫華.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147.
[3]房衛(wèi)華.審美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38(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