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瓊
摘要:在初中階段,生物教學不僅可以給學生們傳遞生物的有效信息,還可以向學生們滲透生命教育的思想,但對學生來說,生命教育也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的思維。本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內容入手,對生命教育開展策略展開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滲透分析
生物是一門關于生命的學科,在初中學科中也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加強對初中生物學科的改進和提高,也為了幫助學生們能夠取得更好的生物成績、加強對生物學科的理解,也是為了鍛煉學生的獨特思維和能力。在生物課堂的的互動中,生命教育就會顯得更有激情和動力,老師們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風格,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然后慢慢地將生命教育帶進去,從而強化學生們的理解,讓學生們能夠由淺到深的感受生命的內涵和生物的多樣性,并從中吸取生命的智慧來提高對其正確的認識。
1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內容
1.1讓學生了解生命體的基本結構單位
生物界各種各樣的生命體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結構單位構成的,這是展開生物學習的前提。人類與不同生物體共同生存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到其他生物體所具有的生物特征,從而提高人類生存的適應性。在生物課堂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生物體構成的奧秘,在與對生物界其他的生物體交流時保持和諧共處的生存法則。同時,學習有關生命體基本結構單位的內容也是提高學生對自身身體構成的了解程度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人類生存、繁衍以及進化等過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1.2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寶貴
初中生處于知識儲備不夠豐富、性格特點不夠成熟的發(fā)育期,據(jù)了解一些初中生對自己生命的保護意識不夠高,甚至在初中學生群體中輕生、自殘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初中生物課堂給學生更多機會了解到自己生命到來和成長的不容易,在課堂中教師通過課本內容的講解和社會實際案例的穿插等內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生命來之不易的理解。同時,對于生活中關于生病、生理期等內容教師也要及時進行引導,避免學生在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不足的情況下對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做出過激的反應。
2初中化學課堂中生命教育的滲透策略
2.1提高學生的生物感知
生物學科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有生命活力的學科,生命教育的滲透需要訓練學生對生物現(xiàn)象的反應力和敏感度,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使他們能夠感知到生命力,懂得生物這門學科的奧秘和存在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正確地應對生物學科上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自己對生物的興趣。在平常的生物學習中,能夠以更加熱情、更加飽滿的姿態(tài)投入到生物學科的學習中去,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剛接觸到生物學科時,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學習內容是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生物學科以及什么是生物,根據(jù)教材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不斷拓展到距離學生較近的實際生活中,例如教室外的一草一木在生物學科中所屬的范疇,在提高學生生物感知的同時促進生物學科知識內容的實踐。
2.2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
在初中生物的生命教育中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是最為關鍵的,而教師則是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人,也至關重要。生命教育作為一個新時期著重強調的教學內容,況且生物這門學科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科目,所以教師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不能夠停留在以前舊的教學方法中,主動對生命教育的內容展開研究和適應,在課堂上選取的課外內容和實際案例等認真選擇整理材料。在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中,教師處于主動的位置,對學生傳授知識,解除疑惑;而在生命教育的傳授過程中起主體作用的是學生,要讓學生充分正視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大膽的去進行生物學科生命教育課題的研究,教師要在生命教育開展過程中重新對自身的價值和作用進行定位。
例如在學習胎兒形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更多樣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到自主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中,例如在教材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向家長進行咨詢胎兒形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通過網(wǎng)絡查閱資料觀看學習視頻等對胎兒形成不同階段有更深刻的認識。生命教育的滲透需要喚醒學生的主觀參與意識,在學生不積極配合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很有可能呈現(xiàn)事倍功半的效果。
2.3利用多媒體對課本內容細化
初中生物教學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以很枯燥的方式出現(xiàn)在課堂上的。老師不能夠對課堂內容做出生動形象的講解,這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分析信息。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的普及使得老師的教學變得更加輕松。因此,利用多媒體這個工具將課本上涉及不到的內容進行及時補充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也是對課堂內容的一個很好的補充。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分類時,多媒體可以將不同種類的植物所具有的特征和分類標準通過動態(tài)化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加深植物特點在學生大腦中中留下的印象,提高生命教育的趣味性。
2.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
初中階段學生會接觸到一些生活聯(lián)系性較強的科目,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受益終身。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是讓學生產(chǎn)生的學習的興趣,不能隨著年級越高學習任務越大就讓學生一門心思的埋在學習中,要讓學生有選擇、有興趣,有自己喜歡的科目。老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后就能“對癥下藥”,學生也會在興趣的指導下對學習產(chǎn)生熱情,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境界。同時,在課堂上,老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養(yǎng)成自足思考的學習習慣,這也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道路甚至研究道路進行深層次的發(fā)展,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生命教育意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養(yǎng)一條小魚、種一棵小花苗等實踐活動并記錄養(yǎng)育日記等形式加強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要求師生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老師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對于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展開精細化研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學生的積極性。生命教育需要滲透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提高學生對自己生命和生物界其他生命的保護意識,從而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騰剛.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05):1-3.
[2]查有梁,賀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分析[J].廣西教育出版社,2017(12):196-197.
[3]黃玉梅.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分析[J].2017(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