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錦云
摘要:在班級日常管理和課堂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更多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結合起來。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發(fā)揮優(yōu)勢,培養(yǎng)新時代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更應該注意讓班主任工作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注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的心理健康之花在班主任工作這塊沃土上極香盡艷,傲立枝頭。本文主要分析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探析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6-011
引言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建設者、引導者,因此班主任自身情緒控制能力以及管理方式對小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是以積極情緒為起點,通過班級管理營造積極組織,塑造積極人格。班主任通過積極的班級管理不僅為學生的和諧幸福奠定基礎,也向自己的幸福人生揮手邁進。
一、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建立在師生關系平等融洽的基礎上小學生人生的起步階段很重要,面對繁雜的大千世界,在所難免出現(xiàn)茫然無措。假如小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班主任會義不容辭盡心盡責利用自已及身邊的資源來施以援手解決問題,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小學生走出心理障礙,讓小學生健康成長。然而班主任在小學生心理教育過程當中,不僅僅是充當老師的角色,更要關心、呵護他們的心靈。老師與學生的定位可以互換,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種交流活動,互相影響,雙向的獲益匪淺。老師要與學生成為“良師益友”,給學生上課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大家互相關愛。師生關系是平等融洽的關系,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之鑰匙,有助于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形成老師與學生之間健康的積極心態(tài),同時有利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人際關系,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小學生的無限創(chuàng)造潛能。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班級管理是指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與班級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并運用到班級管理中。對提升班主任積極情緒,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個性特征或特質,構建積極機構起到推動作用。首先,對班主任積極情緒的提升。班主任工作繁雜而辛苦,教育環(huán)境復雜易變,這些都成為班主任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的原因。積極心理學理念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積極情緒。其次,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班級管理注重學生積極個性特征或特質的培養(yǎng)。一定程度而言,班級管理方式對小學生積極特質的形成有所影響。班主任要善于運用學生的潛在力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特質。最后,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班級管理促進積極機構的構建。積極機構系統(tǒng)中積極人際關系模式可以促進小學生積極特征品質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從而進一步促進積極的主觀體驗。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原則
(一)針對性原則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因為不同學生的其性格、愛好、成長環(huán)境等存在不同,因此,學生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工作前,需要掌握不同學生的特點,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給予心理健康指導和教育,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滲透性原則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其缺乏豐富的社會常識和生活經(jīng)驗,在生活中通常是模仿其他人的行為。小學生通過對他人的模仿,會受到其影響,心理可能出現(xiàn)變化。例如:現(xiàn)今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很多學生也開始上網(wǎng),但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中信息較多,小學生不能準確的分辨是非,則容易受到其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遵循滲透性的原則,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班主任避免采用傳統(tǒng)的命令的方式,以便于學生更加主動的接受。
三、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對于活動的興趣較大,班主任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來實現(xiàn)不同的心理教育目標。例如: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競賽,準備一定的獎勵措施?;蛘甙嘀魅谓M織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制作手抄報,為學生選擇適合的主題,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凝聚力等,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建立單獨的心理教室
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也會有自己的秘密,部分學生性格較為內向,不容易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果心理的問題不及時的表達,盡快的解決,隨著學生心理問題的延續(xù),將會對其造成較大的危害。班主任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要為學生提供傾訴的空間。因此,班主任可以建立心理教師,讓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及時的反饋想法。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知識分析學生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解決學生心理的困惑,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平臺開設心理健康教師,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與班主任溝通,將內心的問題表達出來,這種形式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使學生內心的壓力緩解。
結束語
對于小學生來說,班級是學生主要的社交場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僅需要重視班級紀律的維護,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要多讓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此外,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緊密聯(lián)合起來。
參考文獻
[1]田輝.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國新通信,2019,21(10):216-217.
[2]嚴靜鳴.基礎教育階段流動兒童的心理環(huán)境建設[J].教學與管理,2019(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