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強
摘 ?要:在科教興國、教育立國的今天,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對特殊教育學生的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素質(zhì)教育提出了新的內(nèi)涵。我們肩負著對殘疾兒童實施義務教育的重要責任。教師要以德立教,以愛助教,平等對待殘疾兒童,讓他們享受良好教育,不斷地提升素質(zhì),為以后他們回歸主流社會奠定基礎(chǔ)。本人從引導學生參與游戲,朗讀興趣培養(yǎng),參加活動引領(lǐng),關(guān)注熱愛生活引導幾個方面闡述了提高殘疾兒童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關(guān)鍵詞:隨班就讀;口語表達;愛心;家校合力
在科教興國、教育立國的今天,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對特殊教育學生的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素質(zhì)教育提出了新的內(nèi)涵。口語表達是殘疾兒童訓練的一項重要任務。語言是我們接受知識的重要工具,沒有這個工具我們就得不到任何知識,一個作家這樣說。智殘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極大的阻礙。智殘學生的語言表達更是困難,因為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存在先天不足,需要后天的補償。他們當中或聾或啞,智力高低不齊,總之,帶著不一樣的先天缺憾。他們雖然身殘,但志不殘,有的內(nèi)心無比堅強。不同的環(huán)境、異樣的目光,造成這群孩子的膽小、恐懼、內(nèi)心自我封閉。下面針對智殘兒童的口語表達,談談我的一些膚淺的看法:
一、引導智殘學生參與游戲,提高他的口語表達能力。
游戲是許多特殊兒童都喜歡的一種活動,它是開發(fā)兒童智力的一條途徑。對于常常參與游戲的孩子,他的身心都有極大的改觀,封閉的心門自然會打開。我班的隨班就讀生王同學就是一個典型,一歲時,媽死爹流浪,很可憐。于是,跟著他大爹一起生活。剛來到學校的一個星期,見人就躲,從來不和任何人說一句話,任憑你使用什么招兒都不管用。細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從他的眼睛里表露出的膽怯與恐懼。在課堂上,他不知道什么是紀律,上課在教室任意走動,令人頭疼。如果你想讓他開口,比登天還難。
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讓我找到打開他心扉的突破口。一天課間,我去教室拿書,發(fā)現(xiàn)只有王同學趴在窗臺上專注地看著操場上同學做游戲,時而發(fā)出一陣憨笑聲。我沉思著:這孩子對游戲這么感興趣,要是有一天也參與到其中,且不是更快樂?或許可以改變他的生活。于是,我暗地里安排了一個熱情友善的男孩與他同桌,讓他接近他,幫助他,成為他的好朋友,并且交待給男生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盡快和他玩到一起,讓他開口說話,讓他參與到他們的游戲中。這個小機靈辦法真多,不到兩周就完成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放下了。這男生后來和我分享了他的聰明做法:首先,玩具誘惑。他把家里的帶來和他一起分享,增進了情感。接著交流了解,越發(fā)親近。三是帶出教室進入同學圈,融入集體,總算成功了第一步!第二步,在游戲中設置一些簡單的話語、動作,讓他反復練習。比如,游戲《丟手絹》,他贏了之后,同學會讓他說:“我真了不起!我真聰明!”如果輸了,讓他說:“你真厲害!向你學習!”等話語,以后的玩游戲真開心,快樂等話語常常訓練,隨著時間的增加,王同學積累的語言豐富了,遇見老師還會問:老師,你今天開心嗎?可見,王同學克服了許多困難,消除了羞澀與膽怯,臉上還露出了甜美的笑容。有時雖然是一句簡單的話語,對他而言如同攀登一座高山。可見,對于引導智殘兒童參與游戲,不但消除了羞澀與恐懼,打破了自我封閉,而且還培養(yǎng)了他對生活的熱情,對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幫助,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yǎng)智殘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朗讀可以使他性格變得開朗,又可以提高表達水平。我們知道智殘兒童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上均受一定障礙。發(fā)音不準,需要耐心糾正。如:發(fā)“天"的音,他會發(fā)成“先"的音。有時讀準一個字音,也得教上十多二十遍。我們要循序漸進,積少成多,天天積累。由單字到一句話訓練,反復朗讀。可以找一些兒歌唱讀,日積月累,詞匯量豐富了,朗讀的興趣也濃厚了。這就需要我們給他們良好的特殊教育。
為了把王同學的心扉打開,促進他積極表達,我留心地觀察他,發(fā)現(xiàn)他喜歡繪畫。于是我買了一些繪畫書送給他,讓他畫,他繪畫的興趣越見濃厚,想象力逐漸豐富,我也開始對他的口語進行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刻苦練習,他繪畫的水平居然超過了班上正常的學生。把他的畫拿出來,班上的學生都會翹起大拇指。真是上帝為他關(guān)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他的畫立體感是很強的,確實有一定的繪畫天賦。有時,我故意裝著看不懂,讓他給我說一說畫的內(nèi)容。他說:“這是高架橋,那是小區(qū)……?!睕]想到,原來一聲不坑的王同學,現(xiàn)在腦袋瓜兒開竅了,說得頭頭是道。
三、引領(lǐng)智殘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有利于他們的智力發(fā)育,各方面能力得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口語表達也得到提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手和腦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手促使腦得到發(fā)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fā)展,使之變成創(chuàng)造、聰明的工具。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有利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崩?,一次拔河比賽中,班上的學生落后了,他會給他們吶喊助威,也增加了他的集體榮譽感;開展講衛(wèi)生主題班會,有學生在校園亂扔紙團,他會說,要講衛(wèi)生喲,不是要生病咯!這樣的溫馨提示語也很好的,且他的語氣很有溫度,同學都不生氣,這些同學還改正了一些同學不良的習慣。所以,引導智殘兒童參加課外活動,對他們口語表達的提高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引導智殘兒童關(guān)注熱愛生活,提高他們口語表達能力。
智殘兒童對周圍的事物也好奇。如果我們把握好時機,引導他們關(guān)注生活,訓練他們的口語表達,可以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比如:一天,公路上發(fā)生了車禍,我有意地引導王同學去關(guān)注,借此對他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引導他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從而,口語表達水平也逐步提高。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育觀,公平對待隨班生。用愛助教,用情感去彌補他們心靈的空缺,樹立他們的自信,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zhì),為他們以后回歸主流社會作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貴州教育》《遵義教育》《特殊兒童教育學》《口語表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