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大潮中,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美術課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主要途徑之一。中國畫是國之瑰寶,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部分。身為小學美術教師,要在美術課堂教學時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畫的魅力并對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在游戲中感悟古法新用,開智明慧,使學生掌握簡單的中國畫筆墨技法,也形成對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國畫教學;教學策略
一、小學國畫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小學國畫教學存在的問題是:1.沒有條件。部分學校條件有限以及部分家長的不支持,出現(xiàn)國畫課只是欣賞課,沒有實踐的練習或者直接跳過課題的現(xiàn)象。2.教法出現(xiàn)問題。部分課堂國畫教學出現(xiàn)教師畫出一筆,臺下學生則馬上練習一筆的現(xiàn)象。一堂課結束后,全班畫的畫完全相同。這樣模式化教學是不適合美術區(qū)異思維的培養(yǎng)的。3.學法出現(xiàn)問題。部分學生有機會和條件去嘗試國畫的學習,但提不起興趣。找不到國畫的魅力,不能堅持長久的深入學習。
二、新型小學國畫教學策略探究
少兒國畫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yǎng)成國畫大家,而是著眼于素質的培養(yǎng)和品位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對國畫審美和對傳統(tǒng)水墨藝術的敏感性。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和小學國畫教學實踐,我探索了一些中國畫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愛上中國畫。
策略(一):課堂內,教與學的趣味性
1.豐富的教學內容的
小學國畫教學內容,教材上基本都有合理的安排。例如蘇少版小學美術教材,在每一冊上都有一節(jié)國畫主題課。內容也都適合各個年齡段。當然,在課堂上要給孩子呈現(xiàn)豐富內容,讓孩子們眼界和實踐技能雙重提高,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校本。信息發(fā)達的現(xiàn)代,學生們可以網上查閱自己想知道的國畫內容。也可以在書店閱讀國畫書籍?;A內容應在課堂上示范加細講。
2.花樣的教學方法
①在上課前布置教室環(huán)境,讓學生在國畫的氣息的陶醉下產生學習的興趣。②讓音樂、故事、動畫、古詩詞等有趣的教學手段融入課堂。如:在學習青蛙主題課時,可以加入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讓學生產生期待,蝌蚪媽媽青蛙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最后再將青蛙的國畫作品呈現(xiàn)出來。教師示范青蛙的不同的動態(tài)和表現(xiàn)角度的樣子,一下子就豐富了孩子們的認知。③讓畫材變化多端,吸引學生。國畫使用的工具是非常豐富的。材料本身就對學生非常有吸引性。例如,我在教授荷葉畫法時,讓學生嘗試用大號白云筆和大號斗筆去畫倆片荷葉,感受不同畫筆的表現(xiàn)效果。再讓學生用大號白云筆畫一片墨色荷葉,和畫一片綠色荷葉,感受其表現(xiàn)效果。通過毛筆和色彩的對比中,學生更加熱愛嘗試繪畫了。
3.巧妙的作業(yè)形式
好的作業(yè)設置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技法技能才能得實踐和強化。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實踐,我總結以幾種作業(yè)形式的學生比較喜歡。①基礎技法示范練習。此項練習,由學生先嘗試,然后老師講解示范,然后學生再次練習的過程。由模糊到清晰,有了質的變化,學生有成功感。②將錯就錯練習。在繪畫時,水墨筆法不到位時會出現(xiàn)“失誤”,部分學生會有挫敗感。增加將錯就錯練習,可以鍛煉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可以讓畫面有意想不到的效果。③情境創(chuàng)設練習。如給學生一盆植物讓其觀察寫生;或給學生十里荷塘主題,讓其小組合作或全班級合作搞出組合畫;或給一個故事,讓其描繪其中感興趣的細節(jié)等等。在情境下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高,所有學生的作業(yè)都是不一樣的,互相欣賞學習,共同成長!
策略(二):課堂外,活動的豐富性
國畫課程較少,所以課外活動就要豐富起來,給孩子們更多學習和展示的機會。經過探索,讓孩子們對國畫保持長久的興趣的課外活動大概有以下幾項:
1.收集整理小學生的課堂作品,開展水墨主題的畫展活動。樹立學生自信心。這個一般是小范圍的,以班級或年級組的活動。同學互相切磋技法表現(xiàn),取長補短。
2.開展特色教育,創(chuàng)設國畫社團。讓特別感興趣的學生有進一步學習的機會。這個活動很受學生歡迎。孩子們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豐富的國畫內容,三維目標會有更高層次的達成。
3.舉辦校藝術節(jié)活動,給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愿意用課余時間采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去創(chuàng)作國畫作品。例如:藝術節(jié)義賣時,學生們用國畫書簽、國畫扇子、國畫小傘、國畫作業(yè)本封面、國畫三連相框等形式參與義賣。學生們的作品得到認可,而且能通過自己的畫筆為山區(qū)的孩子籌得善款,是非常有意向的一件事。
4.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佳作去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活動。到更大的舞臺上去歷練。當學生獲得獎狀或獎勵時,他的信心會得到極大的鼓舞和肯定。
策略(三):家校合作,提高效率
家庭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師。因此學生學習國畫也需要來自家庭方面的合作。但是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往往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學校與家庭形不成教育的合力,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這就需要老師們運用智慧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例如:在上國畫之前,可以將國畫的知識在家長群分享,讓家長也感受到國畫的博大精深。同時在做家長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愿意為孩子的學習付出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
三、小結
綜上所述,有效的小學國畫課內課外的教與學策略,對小學生的鑒賞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美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順應時代,滿足學生學習國畫知識的需求,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探索適應小學生且能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的策略,來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同時也加強和家長溝通,使小學生學習國畫有良好條件和氛圍。有利于學生持久全面的發(fā)展。相信在多方的努力合作下,一定會普育出多多擁有民族自豪感,樂于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的國畫文化的好少年。
參考文獻:
[1]蔣玉華.小學中國畫教學活動的綜合性與多樣性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2]秦霄.千姿百態(tài),不拘一格:改變中小學美術教學“單一化”的策略[J].大眾文藝,2014(23).
[3]高淑榮,程金甫.在課題研究中助推教師專業(yè)化成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5).
[4]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朱兆婷,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