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榴
【摘 要】目的:探討糖尿病臨床診斷中生化檢驗的重要價值。方法:將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納入觀察組,另選取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常規(guī)組,檢查并比較兩組的生化指標。結果:觀察組FGB、2hPBG、TC、TG水平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葡萄糖耐量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生化檢驗能夠為臨床診斷糖尿病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糖尿病;臨床診斷;生化檢驗;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01-01
糖尿病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胰島素分泌缺陷是導致糖尿病發(fā)生的直接因素[1]。目前為止,臨床并沒有根治糖尿病的特效方法,只能通過藥物、飲食、運動等綜合干預措施控制血糖,預防并發(fā)癥。否則,如果機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便會對心臟、血管、腎臟、神經(jīng)等各器官組織造成損傷,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這也是損害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生化檢驗是診斷糖尿病的常用方法,通過檢驗結果,醫(yī)生可以比較客觀的評估患者的病情,為其制訂科學、安全的干預方案,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分別對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者進行生化檢驗,并比較了檢驗結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研究中的100例觀察組患者符合以下納入標準[2]: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無論是否存在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均可確診為糖尿病。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惡性腫瘤、精神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5.84±2.73)歲;病程最短8個月,最長16年,平均病程(11.57±1.36)年。常規(guī)組100例,為健康體檢者,男、女比例為62:34;年齡最小43歲、最大73歲,平均(56.17±3.29)歲。兩組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叮囑所有受檢者禁飲食12h以上,采集晨空腹狀態(tài)下3mL的靜脈血,檢測空腹血糖(FBG),連續(xù)檢測三次,取平均值。
糖耐量:檢測的前三天,叮囑患者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保持在150~300g范圍內;檢測前一天,晚12點后禁飲食,次日早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mL,檢測血糖濃度。然后在200~300mL的水中加入75g葡萄糖。受檢者飲用后的0.5h、1h、2h分別行靜脈血檢測。
血脂:叮囑患者禁飲食12h,采集晨空腹靜脈血,應用貝克曼AU5800型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水平。
1.3觀察評定標準
比較觀察組、常規(guī)組的生化檢驗結果:FGB、2hPBG、TC、TG、糖耐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生化檢驗結果比較:觀察組、常規(guī)組的各項生化指標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的發(fā)生主要是遺傳、環(huán)境、心理、精神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典型的臨床癥狀是“三多一少” [3]——多飲、多食、多尿以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少。糖尿病是一種病程漫長、無法徹底治愈的疾病,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很可能引起其他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嚴重者可致殘、致死。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而準確、及時的診斷對于防治糖尿病而言十分重要。
在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中,血糖是唯一的確診指標,對于高度疑似糖尿病的患者,為了保證檢測的可靠性,往往需要多次進行血糖檢驗,其中一次的血糖水平符合診斷標準,便可確診為糖尿病。在此基礎上,可以結合其他生化指標對患者的病情、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比如:①血脂:在沒有很好的控制血糖的情況下,患者的血脂指標通常是異常的。②糖化血清蛋白:這是血糖和血清白蛋白發(fā)生非酶促反應后的產(chǎn)物,主要用來評估采血前1~3周的血糖水平[4]。③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發(fā)生非酶促反應后的產(chǎn)物,這種反應具有不可逆的特點。④尿糖:如果腎糖閾值低于血糖濃度,則可以判定為尿糖檢測陽性。臨床通常將尿糖指標和其他指標聯(lián)合用于診斷糖尿病。⑤免疫指標:谷氨酸脫氫酶、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抗體等主要用來診斷I型糖尿病。⑥尿酮體:在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的情況下,患者 的尿酮體檢測結果是異常的,該指標陽性說明患者的健康狀況較差。
通過生化檢驗,能夠反應出機體各功能的基本情況,而且操作簡單,時間短,費用低,無痛苦,容易被廣大患者接受。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組相比,觀察組的FGB、2hPBG、TC、TG、糖耐量均存在異常(P<0.05)。由此表明:可將生化檢驗結果作為診斷糖尿病的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唐莫宗,黃堃,呂國紅, 等.血液樣本生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測定中應用價值[J].臨床軍醫(yī)雜志,2020,48(2):177-178.
[2] 董航.對比常規(guī)尿液檢驗與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5):27-28.
[3] 童紹珍.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尿液檢驗與生化檢驗的應用效果比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34):297.
[4] 譚江林.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用于糖尿病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對比[J].醫(yī)學美學美容,2020,29(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