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曜
繪本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特別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繪本教學采用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受到學生的喜愛。繪本教學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故事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利用繪本教學時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選擇的繪本過于隨意,沒有精選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的繪本;在教學中過于依賴多媒體,沒有給學生留足想象的空間;教師以講授為主,很少給學生表達的機會;教師注重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繪本,發(fā)揮繪本的教學價值,在繪本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精選閱讀內容,讓學生大量閱讀繪本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市場上書的種類多樣,繪本也越來越多。因此,教師必須提前做好功課,精選閱讀內容,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閱讀的繪本。繪本的精選主要從繪本的主題、品質,以及小學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方式、審美愛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只有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繪本,才能真正實現繪本的價值。
處于小學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未知的事物有極大的探索欲望,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因此,教師在挑選繪本時,不僅要挑選與他們生活經驗相關的主題繪本,還要選擇內容豐富、主題多樣,能滿足他們探索欲望的繪本。選擇的繪本不宜過難或過易,繪本文字要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圖畫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教師給學生推薦的繪本數量要多,主題要多樣化,能讓學生在繪本的學習中積極思考,不斷地收獲新的知識,從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同時讓他們從不同角度感受生活,體會繪本帶給他們的人生啟發(fā)。教師不僅要推薦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繪本,也要推薦一些值得學生深思的繪本,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套用繪本句式,讓學生敢于張開嘴巴
繪本里的語言簡潔精練,常常會出現一些排比、反復的句式,這些句式為小學低段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模仿范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抓住這些特殊句式,引導學生套用這些句式進行模仿與表達,讓學生敢于張開嘴巴,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在繪本《秋秋找媽媽》中,秋秋在找媽媽的途中遇到了長頸鹿太太、企鵝太太和海象太太,故事中對話的句式相似,很適合學生在課堂中模仿訓練。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讓他們套用繪本句式進行對話。通過這樣的模仿學習,學生學習繪本的興趣能夠被激發(fā),學生在充滿歡樂的模仿中學會開口表達,從而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放飛想象空間,讓學生嘗試角色扮演
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著指引的作用。但在現實的教學中,不少教師都以講解為主,留給學生的時間很少,讓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能一味地自導自演,用教師的思考代替學生的思考。小學低段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想法。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愛動的時候,小學生對角色扮演非常感興趣。角色扮演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還能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對特定人物的語言進行對話練習,可以發(fā)揮自我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自然投入各種繪本中,增加學生閱讀繪本的欲望,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繪本《三只小豬》時,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好道具、背景音樂等,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豬媽媽、懶懶、湊合、聰聰、大灰狼、貨郎等角色,模仿故事的對話,并鼓勵學生加入個人的想象,充分利用語氣、肢體、表情等塑造活靈活現的角色。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大膽地改編繪本,設計不同的結局,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促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