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福
摘要:小學是學生性格和學習習慣逐漸養(yǎng)成的階段,也是他們培養(yǎng)語文學科興趣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今天,教師要基于深度視角下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采用體驗的方式,通過依據(jù)講習內(nèi)容,營造課堂氛圍;走出校園課堂,結(jié)合生活體驗;借助角色扮演,體驗文章角色這幾大關鍵方面,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低年段;語文閱讀;體驗式;模式構(gòu)建
小學低年級學生有著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不能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之中。在思考問題時,他們也很難靜下心來,去深究內(nèi)理。此外,如今還有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仍采用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將解析課文內(nèi)容作為每節(jié)課的重點和主題,導致學生聽得枯燥乏味,喪失興趣。因此,教師要在深度學習的視角下進行體驗式教學,讓全體學生都能融入其中,解決相關的課堂問題。
一、依據(jù)講習內(nèi)容,營造課堂氛圍
在進行體驗式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基于深度學習的視角下,讓學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代入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將其中的心境、感慨全都換為自身的體會,開闊視野,提高情感認知水平。在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教材內(nèi)容的講解,很少讓他們完全沉浸其中對課本語言寧靜的聆聽,導致學生從低年級便對語文科目產(chǎn)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覺,不能有效掌握相關知識。因此教師要把體驗式教學貫徹融入到課堂之中,營造出惹人回味、流連忘返的氛圍。
例如,教師在對《曹沖稱象》這篇文章進行講解時,便要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出相應的氛圍。在課堂的開始,教師要采用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是否見過真正的大象;然后通過“把大象裝進冰箱需要幾步”這個小笑話來引出“如果是你,你會如何為一只大象稱體重”這個問題。學生在短暫的思考過后會說出不同答案,這時教師便可以展開新課的教學,采用講解“三國”人物的方式,告知學生這篇文章中的曹沖是與關羽、呂布、劉備、諸葛亮等人生在一個年代的,并為他們播放一段“桃園三結(jié)義”或“官渡之戰(zhàn)”的動畫短片,促使學生能夠及時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教材之中,提高他們對該課學習的積極性。
二、走出校園課堂,結(jié)合生活體驗
語文科目的魅力之一在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它,無論是交流、書寫、閱讀,甚至玩游戲,都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教室中的語文知識只局限在教材那幾篇文章之中,而戶外則有著無窮無盡的文學源泉。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走出去,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加強生活中的素材積累,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進行深度的學習。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學生能在更為寬廣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知識,繼而逐步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秋天》這篇文章的講解時,可以帶領他們到校園附近的水果園中采摘秋季的果實,使學生能夠捕捉動植物的細節(jié)變化,充分觀察到秋季的風光?;蛘呓處熞部梢宰寣W生在回家的路上,收集幾片秋天的落葉做為標本,感受氣溫與視域上的變化。在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學生會對《秋天》這篇課文產(chǎn)生全新的認識,枯燥的文章會變成生動有趣起來,促使學生“沉浸”在這藍黃相間的世界中。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低年級學生普及一些描寫秋天的詩文,踐行深度學習理念,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等。長久以往,學生就會受到文學與詩意的熏陶,對秋季將會擁有全新的認識,能夠在美術(shù)作品中將自己的感悟描繪出來,甚至自發(fā)編寫出描寫秋天的詩詞,給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一幅美麗的畫卷。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將枯燥乏味的教材知識變得生趣、詩意起來,還能夠使學生完全沉浸在語文學習之中,踐行體驗式閱讀教學理念,獲得更多的情感與心境的變化,提高閱讀教學成效。
三、借助角色扮演,體驗文章角色
在深度學習的背景下,體驗式閱讀教學比較重視學生與教材文章的情感交流,也注重對文本的運用和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中,要從學生的感情方位出發(fā),指引他們對富有個性化的課文進行閱讀。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促使學生在理解文章表意的基礎上,進入到內(nèi)容深處,讓他們扮演喜歡的角色,設身處地、結(jié)合時代背景地思考文中角色當時的心理變化。例如,教師在對《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時,便要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分別找不同的學生去扮演小蝌蚪、青蛙、烏龜和鯉魚等角色,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當然,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產(chǎn)生的思考也許不夠深刻,但他們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角色扮演中,潛移默化地加強閱讀體驗,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能夠加強自身的授課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文學素養(yǎng)。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基于深度學習視角下,采用體驗式教法,創(chuàng)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者氛圍,以引起學生的切身體驗,改善現(xiàn)有的教學問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科目的趣味性,使其小學語文學習生活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娜.體驗式教學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09):100.
[2]雷青林.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9(12):41-43.
[3]吳麗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課堂模式構(gòu)建——以“頂碗少年”教學內(nèi)容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