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微課的講授方式與初中生物的銜接教育是新時代生物學科教學不斷發(fā)展的重要表現,它是互聯網思維與教學方法不斷改進產生的結果。通過微課與初中生物學科相互結合教學的方式來啟發(fā)眾多的中學生學習生物,并最終獲得進步。因此本文主要從微課優(yōu)化教學方面來加強初中生物的教學銜接,引導學生通過新型生物學習方式,簡化生物教學內容,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在獲取生物課程知識之余,不斷激發(fā)其對探索生命與自然的興趣。
關鍵詞:微課;初中生物;教學內容;生命自然
引言
生物作為中學時代一門重要的學科,不僅是學生生命認識與物種等文化的載體,更對學生自然以及生命意識觀的形成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生物教師作為知識文化的轉載者,對于學生認識自然界,進而體驗生命發(fā)展與意義起到了引導作用。但是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總是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趣味性,雖然看似向學生傳達了課程知識,但這種硬性的教學方式只能被動地讓學生接受知識,無法真正喚起學生的求知興趣。這時,微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它采用微型視頻的教學方式,更具針對性地去解決學生的難點,也讓學生對于生物課程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并以全新的姿態(tài)求知,最后獲得進步。
一、微課教學在生物實驗操作上的應用
相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來說,充分利用微課視頻與課件的結合使用并未成為教學授課主流,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教學形式還是以教師講授生物知識,教師動手操作生物實驗為主。為了改善此類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課堂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教學與生物實驗相互結合的應用方式,喚起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生命體研究的興趣。
當然,還要注意的是,課堂主體要由教師轉變?yōu)閷W生,即在進行生物知識的實驗操作時,學生可以先利用微課預習課堂內容與實驗操作注意事項,以便能夠在正式的課程講解中能夠游刃有余的理解知識并進行操作。這種由學生獨立思考、親身體驗的應用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于生物實驗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從而便可以及時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與求知性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
例如:教師在講解《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的章節(jié)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于此知識點中涉及的“細胞分裂”與“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等知識點有深入地了解。教師在課程講解之前,可以充分發(fā)揮微課的積極作用,先讓學生利用微課預習基礎知識點,以及接下來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有的學生在前期預習中可能對于“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分類過程與不同”產生疑惑,此時,一是可以反復觀看比較有針對性講解的微課視頻,仔細觀看其中的實驗操作過程,反復思考,并在之后的課堂中可以親自動手進行“細胞分裂”的實驗操作,并得出結論;二是可通過向教師請教解答疑惑,然后再展開具體的動手實驗操作,自己親自通過實驗去求證“動植物體的細胞分類異同”等生物知識,并得出結論。
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縮短教學講解實踐,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培養(yǎng)出學生積極的求學熱忱,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從而形成優(yōu)質的課堂效率。
二、學生微課學習效果需得到肯定
微課視頻學習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書本上籠統(tǒng)的文字教學內容分類為“碎片化”的、具有針對性的、知識點主題突出且具有關聯性的知識補充。學生可利用微課進行前期的知識點預習,方便知識的吸收,也可利用微課進行課后的復習,對于課堂上不懂的、有疑惑的難點,都可以及時通過微課的系列知識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
但是,由于每個學生存在不同的認識和知識背景,在進行微課的學習時,對于某些知識點,即使反復觀看微課視頻也難以有效理解。因此面對此類情況,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不同的微課學習效果,對于積極的、正確的充分予以肯定,當然對于體驗學習效果差、學習方式有偏差的學生來說,教師應積極引導,并幫助其脫離知識難點學習瓶頸。
例如:教師在講解《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知識內容與解答時,可以先讓學生利用微課進行一個簡單的前期預習,在觀看該類知識解答的過程中,學生真實地認識到了“基因在親屬遺傳中的作用”、“造成顯性遺傳與隱性遺傳的原因”等有關知識點,并透過微課的相關知識點歸類可以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基因與生物體之間的聯系,從而引發(fā)思考。當然,學生在觀看微課后,可以對依然存在疑惑的知識點進行羅列,并在課堂上匯報給老師。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生的微課學習過程以及吸收程度各有不同,教師在細心引導之余,應該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知識成果,助推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結果。
三、引導學生正視失敗的微課學習體驗
失敗是成功之母。尤其對于求知過程來說,產生失敗的學習體驗方式在所難免。在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中,學生面對復雜的細胞分子、細胞分裂、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等眾多專業(yè)知識有時難以達到想象中的收獲效果,對于微課的精煉講解也無法吸收,導致在展開實驗或是求證實驗結果時出現錯誤。面對此類情況,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正視失敗,只有正確的面對錯誤,并反思和改正,才能在教學與微課的結合中發(fā)現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細胞分裂與染色體變化之間的有關聯系”時,學生一邊觀看此類知識點微課的實驗操作過程,一邊親身體驗學習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由于錯誤的操作方法,植物細胞并未產生有絲分裂,導致不能產生有效的實驗數據。這時,教師要從旁鼓勵,鼓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信心,越挫越勇,在不斷地與微課的應用學習中,學生積累了更多地學習經驗,不僅使得學習質量大大提升,而且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
結束語
相比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與微課的聯合教學模式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劣勢,它以學生為主要出發(fā)點,采用互聯網微視頻補充知識點的輔助教學新型模式,在縮小教學講解時間的前提下,為學生獨立思考,并查漏補缺知識點提供了更多進步的機會。學生的答疑解惑有了解決的途徑,不僅牢固的掌握了知識,更使得現有的教學方法獲得了質的提升。最后,學生與教師都能在這種模式下更好的享受課堂,不僅使得學生專業(yè)知識得到極大提升,也不斷培養(yǎng)出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自信。
參考文獻
[1]劉建新.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7(01):77-78.
[2]劉晶.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04):56-58.
[3]白瑞琴.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176.
作者簡介:姓名:黃蓉(1986.12-)?,四川廣元,女,研究方向:生物學,最高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