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蓓
【摘要】 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求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美術作為小學一門基本學科,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同時,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如何在美術教學中融合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充分體現小學美術的育人價值,成為了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深入研究的課題。筆者通過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如何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的育人價值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對同行教師有所助益。
【關鍵詞】 小學美術 美術教學 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2-162-010
小學美術是小學生必學的學科之一,也是素質教育推行過程中的主要學科,因此,學校方面要加大美術教學方面的投入,重視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為提高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提高小學生藝術修養(yǎng)提供堅實的保障。美術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積極地發(fā)揮出小學美術的育人價值,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做出貢獻。
1.小學美術教學的育人價值的體現方式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要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繪畫能力,以及審美能力,最關鍵的是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的在活潑開朗的氛圍中樹立健全的人格以及樂觀的心態(tài)。小學美術教學育人價值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繪畫過程不僅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以生活為依據,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繪畫能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在正確的思想上實現科學的創(chuàng)新。最后,繪畫是生活的直接展現,學生在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還能結合現實生活,增加學生的生活能力。
2.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依然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卻忽略了對學生德育、人格、品格的培養(yǎng)過程。尤其評價學生的標準上,結果論極大程度的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打消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找尋不到學習的樂趣,進而養(yǎng)成了對美術學科的厭煩態(tài)度。再加之學校將更大的精力都放在語數外的主課上,減小了美術教學的投入,無論在師資上,還是設備上都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
3.發(fā)揮小學美術教學中特有育人價值的對策
3.1創(chuàng)新小學美術教學形式,陶冶學生的情操
小學美術教師要革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不要束縛與教材之中,同時采用多媒體設備、微課等新型的教學方式,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同時,教師可以科學的安排繪畫主題,并將道德素養(yǎng)與健全的人格標準融入到作品中,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2增加情景設計,通過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情境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在六年級上冊《科幻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主題,比如飛翔太空、海底冒險、未來世界等,讓學生在喜歡的領域進行深入的探究,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
3.3注重問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美術教學相比其他學科而言,有著靈活的教學方式,而且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泛,教師要對提出有效質疑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他們去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通過提出質疑、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還能拓展想象力空間,讓創(chuàng)作的作品更具新意。尤其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的作品能展現出豐富的內容。
3.4教學場景生活化,利用教學與生活的有效結合開展育人活動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要將教學場景生活化,利用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開展育人活動。例如,美術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寫生活動,讓學生接觸大自然,體驗自然的美,通過學生認真的觀察,感受生命的意義。在戶外寫生過程中,學生會通過不同的視角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在學生之間的學習與交流過程中,有助于增強友誼,促進學生間的攜手共進。
3.5.利用名人故事與名家畫作,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
教師通過講述名人的偉大事跡,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述齊白石的繪畫故事,描繪齊白石對繪畫的喜愛程度與一路上堅持所經歷的艱辛,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不僅能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同時,還能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名人的故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斗志,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教師在講述完名人故事后,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名人的畫作,讓學生明白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努力與堅持。
3.6賦予能力,培養(yǎng)情懷
相信很多教師都會遇到這樣的一件事,當學生在畫畫過程中,不小心將畫紙弄破了,他立刻要求教師更換畫紙。給人一種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感覺,出現這種現象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認知缺陷美。例如,斷臂的維納斯,是對缺陷美最好的闡釋,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缺陷美的關鍵,激發(fā)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不一樣的美,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實現。
4.結束語
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出美術育人的重要價值與積極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只有內外兼修,才能實現全面的發(fā)展,才能實現德與美的有效融合。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三觀,為日后的社會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秦曉麗.小學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意性寫生教學的價值及策略[J].中華少年,2018(36):293-293.
[2]漢維鳳.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5):250-250.
[3]趙曙光.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8(10):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