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君
【摘要】? 本文以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為教學對象,以教學實例論證思維可視化工具(如思維導圖、錨圖、單詞卡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效率,以及發(fā)展學生梳理、概括、整合等思維能力。并引導學生意識到思維可視化工具與幼兒英語教學的結(jié)合點,鼓勵學生培養(yǎng)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如自主學習能力和職場語言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關鍵詞】? 思維可視化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136-01
0
一、思維可視化工具對學前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
1. 符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特色
所謂思維可視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就是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路徑通過可視化的圖像、圖片、圖示呈現(xiàn)出來。目前,不少幼兒園和小學都在實行“將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模式,而我們中職學前專業(yè)的學生作為未來的幼師,在現(xiàn)階段的學習中培養(yǎng)借助思維可視化工具,提高發(fā)散思維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幫助幼兒通過更容易理解的圖像,以圖解的形式給孩子直觀呈現(xiàn)知識,從而提高孩子理解力和記憶力,并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2. 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根據(jù)中職英語新課標的要求,應培養(yǎng)學生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方面的關鍵能力。在制作文本的思維導圖,用導圖或語言單詞卡復述文本內(nèi)容時,學生通過準確掌握關鍵詞,構(gòu)建清晰的篇章結(jié)構(gòu),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通過對文章的掃描、推理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和組織能力。而制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制作相當于把英語學習和繪畫練習充分融合,非常符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興趣和取向,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對所學內(nèi)容的專注度。
二、思維可視化工具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下面筆者以教學實例,對《新技能英語 基礎教程(2)》Unit 2 What an amazing place!的閱讀材料“The Netherlands”的教學,來論證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理解語篇、發(fā)展思維并提高學習能力。
1. 通過頭腦風暴制作英文單詞卡,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鋪墊文化背景
在課前的準備活動中,通過提問學生:“對The Netherlands(荷蘭)這個國家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頭腦風暴,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在腦海中出現(xiàn)如“郁金香、風車、梵高”等碎片知識,即學生已有的圖式。若學生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鼓勵他們上網(wǎng)搜索關于荷蘭的介紹。進而完成小組任務——制作關于荷蘭的英文單詞卡(一面是單詞的圖片,一面是英文單詞) ,這一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提前熟悉文本詞匯,又建構(gòu)了一個關于文章的圖片地圖。
2.根據(jù)核心詞或閱讀任務,畫出思維導圖的一二層分支,搭建文本基本框架和信息梳理
在課中階段,通過荷蘭旅游視頻導入閱讀主題后,學生進入初步閱讀環(huán)節(jié),筆者要求學生根據(jù)核心詞“The Netherland”,帶著以下問題,瀏覽全文:
(1)Whats the capital of the Netherlands?
(2)Whats the climate like in the Netherlands?
(3)What is the country famous for?
然后讓學生說出答案,教師將示范答案展示出來,讓學生關注以下句型:
根據(jù)以上三個句子,引導學生以“The Netherlands”為核心詞,發(fā)散三個分支,制作一、二層分支的思維導圖,從而使學生搭建出對課文的結(jié)構(gòu),并對課文有整體性的理解?;趯W生初次接觸思維導圖,教師給出一個分支作為例子,再讓兩個學生到黑板上補全另外兩個分支,師生共同進行評價分析,修改呈現(xiàn)出文本的思維導圖一二層分支。
3. 根據(jù)精讀任務,理解文本的核心信息,發(fā)散并完善思維導圖分支,添加細節(jié)信息
通過再次閱讀原文,搜索相關細節(jié)信息,填空補全文本的精簡版。這個過程把語言表達進行分析、推斷,通過上下文,學生討論并推斷出詞匯的意思,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文章?;谒顚懙募毠?jié)信息,讓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分支補充。老師給出了一個“氣候”分支的例子,如圖1,引導學生繪制剩下的分支信息。學生在推斷和發(fā)散思維的過程,對文章有一個清晰的結(jié)構(gòu),為對文章的復述做好準備,師生共同評價學生導圖作品,并給予改善建議,如圖2.
4. 利用閱讀中形成的思維導圖對文本進行簡單描述,提高表達能力
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后,借助思維導圖在小組內(nèi)分享、互助,嘗試對文本進行復述。基于學生的語言基礎較弱,除了思維導圖,教師提供陳述的句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復述課文。學生在兩個腳手架(思維導圖和句型結(jié)構(gòu))輔助下,大大提升其表達的準確性、流暢度和邏輯性。
5. 通過自主制作新的思維導圖,發(fā)展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認知和接受程度,設置課后作業(yè)(二選一):1.做一個你喜歡的地方的思維導圖,試著用思維導圖來介紹這個地方;2. 制作圖文并茂的PPT課件或手繪作品,介紹你喜歡的一個地方,要求文字以短語形式出現(xiàn),相當于錨圖的形式。通過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能力,并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差異、風俗習慣,學生的跨文科理解意識也得到發(fā)展。
三、結(jié)語
思維可視化工具的運用,在筆者的英語教學中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初有成效的基礎上應該加強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把握,更重視學生能力循序漸進的提升,更關注學生體驗思維的過程,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關媛.思維導圖在核心素養(yǎng)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學習,2018(8)
[2]肖文.思維可視化支持下的幼兒體驗式深度學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