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戰(zhàn)“疫”時期的在線教學給大學英語SPOC教學課程思政提出了師生角色轉變、教學資源受限、教學條件差異等新挑戰(zhàn),也提供了教學突破的新契機。因此,大學英語SPOC教學課程思政應以疫情為思政教育的觸點和融點,將抗疫實例整合為教學資源;在教學設計中提煉家國情懷、民族團結、科學精神等抗疫精神,結合疫情內容傳授語言知識;結合疫情下的教學環(huán)境采用翻轉課堂、以問題為中心、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在應變中尋求大學英語在線教學與線下教學質量的實質等效,以實現(xiàn)育德樹人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疫情;線上教學;課程思政;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1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0-0053-02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了影響。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高校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并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yōu)勢,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行教與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推進學習方式變革,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戰(zhàn)“疫”給大學英語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學課程思政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也提供了教學新突破的契機。
一、戰(zhàn)“疫”下的教學新挑戰(zhàn)
(一)師生角色轉變
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之間不能進行面對面交流,教師對在線討論節(jié)奏的精準把握、對學生目前生活精神狀態(tài)的了解,以及教學平臺對教學方法使用的限制等都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術、教學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同時,學生習慣在課堂上由教師把控教學進度和實時提供學習成果的反饋,在家進行線上學習未必能夠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未必能有效地運用學習方法并合理地利用和支配大量留白時間。
(二)教學資源受限
疫情期間,網(wǎng)絡平臺資源多而廣,卻相對缺乏思政內涵。受到網(wǎng)絡狀況、電子設備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教學資源選擇受限,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難以保障。
(三)教學環(huán)境差異
現(xiàn)階段學生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各不相同,因為在線教學的部分活動要求學生開啟視頻功能,所以很多學生會對比彼此的家庭環(huán)境,部分學生會產生自卑、失落的情緒,這與思政教學的初衷相違背。
二、迎接挑戰(zhàn) 提出對策 實現(xiàn)突破
每一次重大危機都應成為大學履行立德樹人職責的重要“契機”?!巴Un不停學”是危機應對方案,不是被動之舉,教師需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做好整合、融合、結合,轉“危機”為大學英語在線教學課程思政的“契機”。
(一)教學資源整合戰(zhàn)“疫”
戰(zhàn)“疫”具有現(xiàn)場感、現(xiàn)實感,為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事例和素材。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應當用好“疫情”這本深刻的教材,把大學生的感性認識轉化成深度思考的素養(yǎng),引導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去面對當前環(huán)境,推進立德樹人。
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思政內涵,包括道德品質、文化素質、職業(yè)素養(yǎng)、理想信念、身心健康,整合戰(zhàn)“疫”內容進行線上教學。以教材《新職業(yè)英語:職業(yè)綜合英語2》(通用版)單元主題為例,融入相應的戰(zhàn)“疫”內容,如表1所示。
(二)教學設計融合思政
把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小課堂同“疫情防控”大課堂結合起來。在教學設計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中,強調與抗疫相關的能力培養(yǎng),如表2所示。
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巧妙融入戰(zhàn)“疫”內容。例如,讓學生在在線教學平臺“頭腦風暴”中討論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途徑,進行以“2020春節(jié)居家活動大數(shù)據(jù)”為題的閱讀理解練習、以“抗疫期間我的伙伴——釘釘”為話題的口語練習,也可以讓學生給抗疫一線的英雄寫感謝信等,以戰(zhàn)“疫”內容為依托,實現(xiàn)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在線教學的自然融合。
(三)教學模式結合創(chuàng)新
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延伸課堂。教師從知識的提供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提供以疫情為主題的學習資源;設計具有靈活性和選擇性的教學活動,在教學設計上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線上互動反饋的空間和條件,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的指導,自主規(guī)劃學習節(jié)奏、學習知識。
采用以任務驅動、以問題驅動的在線教學方法,對疫情防控中涌現(xiàn)出來的責任、擔當、精神、價值觀等進行梳理和傳播,啟發(fā)和激勵學生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中習得語言知識與技能,獲得德育熏陶。
承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實行評價主體多元化,運用教師評價、同學互評、指定學生評價或者教師評價兼同學互評的方式。實行學習成果評價方法多元化,如學習 “每日新聞”中涉及的疫情時事,發(fā)布“輕直播”任務讓學生進行探討,對討論做質性評價;每四周以八則疫情新聞為內容發(fā)布記憶測試,對結果做量化評價。
三、大學英語SPOC教學課程思政案例
以Unit 3 Business Travel(商務旅行)微項目模塊為例,設計并實施教學,如表3所示。
疫情當前,大學英語SPOC的教學環(huán)境、師生角色、教育目標、教學方法都發(fā)生了變化。高校教師應以這些變化為契機,正確認識其中的問題,拓寬思路,探討解決對策,充分取材于疫情防控,合理實施于在線教學,以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20-02-04) [2020-04-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呂海俠,王 淵,劉文彬,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 PBL 教學活動的挑戰(zhàn)與應對策略 [J/OL]. 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知網(wǎng)(2020-03-0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507.G4.20200302.1247.002.html
[3]程少云.基于SPOC的“課程思政”特色的大學英語實證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20,30.
[4]新華網(wǎng).習近平考察西南聯(lián)大舊址: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lián)系起來[EB/OL].(2020-01-21) [2020-04-10].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1/21/c_1125489037.htm
基金項目:本文系嘉興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教學改革項目“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研究”(JG2019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金燕萍(1984—),女,浙江嘉興人,嘉興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