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琳
摘要:本文對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進行詳細闡述,提出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對策,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知識,促使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推動民族文化又好又快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音樂;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7-0244-01
引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導致在長久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同風格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音樂文化是以民族音樂為前提,在民族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各族人民思想、生活等真實寫照。傳承民族音樂是發(fā)展民族音樂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可以更好地傳承發(fā)展。本文詳細介紹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路徑。
1.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民族音樂知識的普及發(fā)展。
音樂課堂可以使得學生更加規(guī)范系統(tǒng)化學習音樂知識。因此,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學習,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學唱階段,而是更加深層次的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的歷史時間、背景等內(nèi)容,并且能夠?qū)︻愃频拿褡逡魳愤M行系統(tǒng)的學習,使得音樂學習更加簡單和快速。例如,在學習《龍船調(diào)》時,音樂教師可以向?qū)W生講解有關(guān)賽龍舟的相關(guān)知識,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可以更好體會民族音樂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掌握演唱技巧,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升。
1.2 有利于學生進行音樂交流。
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所學的音樂作品進行賞析,鼓勵學生抒發(fā)自身對音樂作品的想法和建議,從而可以指導學生詳細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作品。例如,學生在學習《唱臉譜》時,音樂教師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各種臉譜,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理解每個臉譜的含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提升,感受不同民族文化,從而可以更好進行傳承和發(fā)展。
1.3 促使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
民族音樂是學生詳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要充分意識到學習民族音樂的重要作用,在詳細了解本民族音樂的基礎(chǔ)上,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各地民族文化[1]。音樂是體現(xiàn)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即可以使得人們身心得到放松,而且還有利于發(fā)揚和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走進西藏》時,將西藏的美景、風俗習慣等融入歌曲,可以使得學生通過演唱的方式,更好的了解藏族人民的民族文化,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民族音樂文化知識。
2.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對策
2.1 提高民族文化滲透力度。
音樂課程既包含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夠體現(xiàn)人文精神,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由于我國民族音樂歌曲非常繁多,從而可以看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所以,民族音樂文化豐富多彩。音樂教師可以以音樂科目和民族音樂特征為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將兩者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音樂教師應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積極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為學生舉辦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外活動,全面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促使學生在民族音樂文化學習過程中,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另外,音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促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更加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同時,音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各種民族音樂比賽,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而且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和傳承。
2.2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有些學生認為民族音樂難以進行學習,音樂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課程消除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抵觸感,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樂,為民族音樂的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比如,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中就引入我國國粹京劇,音樂教師幫助學生了解生旦凈末丑相關(guān)知識,促使學生正確理解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正確認識。除此之外,周杰倫的音樂作品中也具有中國民族風[2]。
2.3 豐富民族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在新時代下,音樂教師應要加強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應要以平等眼光看待流行音樂和搖滾音樂,指導學生尋找?guī)в忻褡逡魳诽厣默F(xiàn)代音樂。比如,王力宏創(chuàng)造的歌曲機具中國民族風,可以將王力宏的歌曲作為切入口,指導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邁克爾·杰克遜的《Man in the mirror》經(jīng)過王力宏的改編,成為更加具有中國風的音樂作用,受到諸多學生的喜愛。因此,音樂教師應要正確指導學生挖掘民族音樂元素,詳細了解民族音樂融入歌曲中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引導學生學生學會欣賞[3]。久而久之,學生經(jīng)過長期的影響,就會豐富自身的音樂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促使學生更好了解民族音樂相關(guān)知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音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學習二胡、古箏等民族樂器,可以使得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促使學生提高對民族音樂文化理解。
結(jié)束語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不同民族音樂衍生不同的民族文化、風土人情等。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更好強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不僅可以推動當前初中音樂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同時也滿足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需求。因此,音樂教師應要充分意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作用,多個各種渠道做好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工作,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唐歡.初中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北方音樂,2019,39(06):111+158.
[2] 張鶴.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文化的傳承[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卷四.: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337-338.
[3] 郝敏.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現(xiàn)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