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婭琴 毛亞青
摘 要:2019年秋季,全國各地小學各階段全面使用語文統(tǒng)編教材。在統(tǒng)編教材全面鋪開的情況下,很多教師仍采用老理念教學新教材,或者是對教材的編寫意圖理解不透,無法很好地運用教材。文章結合漢語拼音難點課例,指出了統(tǒng)編教材漢語拼音板塊教學的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拼音板塊;難點問題;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2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3-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4-0029-02
一、扎實落實帶調(diào)單韻母整體把握
統(tǒng)編教材在編排漢語拼音時,出現(xiàn)的音節(jié)雖大多是高頻音節(jié),但直接帶調(diào),給學生拼讀增加了難度。因此,帶調(diào)韻母的整體認讀是否熟練,成為學生音節(jié)拼讀是否順暢的關鍵,而要突破所有帶調(diào)韻母的整體認讀難關,首先把握帶調(diào)單韻母是決定性基礎。因此,在學習單韻母時,學生必須及時掌握帶調(diào)單韻母的整體認讀,這樣才有利于完成后面的拼讀任務。而后,學生才可以借助拼音識字,開展自主閱讀才能迎刃而解。單韻母帶上調(diào)后,不少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四個聲調(diào)一起讀就會,單獨讀一個就不會,或出現(xiàn)數(shù)手指頭記聲調(diào)的現(xiàn)象。怎樣突破這一難關呢?筆者認為首先得清楚區(qū)分四聲的形,特別是第二聲和第四聲。在區(qū)分這四聲的形時,教師不僅僅可以采用普通的“一聲平,二聲揚,三聲轉彎,四聲降”這類配合手勢的兒歌,還可以通過課件選擇非常形象的帽子:第一聲選擇平平的博士帽,第二聲選擇上揚的魔術小丑帽,第三聲選擇可以轉彎的牛仔帽,第四聲選擇下垂的圣誕帽。這樣不僅使學生通過眼、耳、口、手等去記憶四聲,而且可以讓學生形象地區(qū)分四聲。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反復訓練,以達到滾瓜爛熟的程度。在教學韻母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有序地讀四聲,還要讓其在打亂順序的情況下反復讀,達到能準確、快速地讀出帶調(diào)單韻母的目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往往是先快后慢的,所以在學生熟練掌握了單韻母四聲后,還要在后面的拼讀或復韻母的學習中反復運用。
二、利用“四線三格”引導學生寫好拼音
漢語拼音的規(guī)范書寫離不開特定的格子——四線三格。教師在教學單韻母書寫時,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四線三格”每個格子的名稱,以及每格書寫的要領,即:上格下格不頂格,中格一定要飽滿。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教師可以讓學生再學習其他占格的要求,并借助兒歌來幫助學生記憶:
四線三格記心間,拼音字母住里邊。
聲調(diào)圓點住上格,胳膊長了住上格,
尾巴長了住下格,其他部分住中格。
中格一定要飽滿,上格下格空一點兒。
學生除了要記住書寫的規(guī)律,還要觀察教師規(guī)范的書寫。教師一要規(guī)范學生書寫漢語拼音的每一個筆畫,讓其正確說出漢語拼音里面的每一個筆畫名稱:點、橫、豎、左彎豎(如m的筆畫)、右彎豎(如f的筆畫)、豎左彎(如j的筆畫)、豎右彎(如t的筆畫)、左半圓、右半圓、左斜、右斜、左斜右斜(如k的筆畫)、斜下斜上(如w的筆畫)、左半圓右半圓(如s的筆畫)、橫折橫(如z的筆畫)。二要引導學生按正確的筆順書寫。比如:ɑ要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m要先豎,再寫左彎豎、左彎豎。在讓學生掌握筆順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一邊書寫,一邊說:我會寫字母f,一筆右彎豎,二筆橫。這樣學生就記住了拼音的筆畫名稱和筆順。
三、創(chuàng)造性使用主題圖為教與學服務
統(tǒng)編教材中單韻母、聲母課文中使用的插圖都可以提示字母的音,形象展示字母的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插圖幫助學生掌握字母的音與形。比如,“ɡ k h”一課的插圖是鴿子叼著“ɡ”字形草環(huán),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喝水,水中蝌蚪與水草組成字母k。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說說畫面的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ɡ k h”三個字母形狀的印象,充分練習“ɡ k h”三個字母的發(fā)音。
教材中除了插圖,還有主題情境圖。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充分挖掘主題圖與課堂相關的內(nèi)容。比如,“ɑi ei ui”一課的主題圖中含有ɑi的有白發(fā)、白兔的白,奶奶的奶,挨著的挨,小孩的孩,開水的開……含有ei的有杯子的杯,圍巾、圍欄的圍,背上、背著的背……含有ui的有盤腿的腿,繪本的繪,灰色的灰,嘴巴的嘴……
除讓學生找出含有相關音節(jié)的事物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主題圖說話:一群小孩圍坐在一起,聽奶奶講故事。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主題圖加上語言、動作,把學生帶入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甚至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這樣主題圖就不再只起到簡單的提示音和形的作用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
四、賦予拼音意義幫助學生學與用
一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口頭組詞、說話。比如,教學單韻母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四聲,練習說話:張大嘴巴,āāā;á,你說什么?ǎ,原來是這樣。à,好痛!二是引導學生學習編兒歌。當然這更具有挑戰(zhàn)性,要在平時多訓練,如在教學“ɑi ei ui”時,訓練有素的學生張口就能編出很有韻律的兒歌:挨著,挨著,āiāiāi;挨餓,挨餓,áiáiái;高矮,高矮,ǎiǎiǎi;愛你,愛你,àiàiài……三是結合肢體語言,讓拼音字母與學習者本身聯(lián)系起來。在教學時,教師可運用手勢或肢體動作引導學生將漢語拼音與身體聯(lián)系起來。比如,在學習聲母d時,空間思維差的學生往往會將其與前面學的b混淆。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豎起大拇指握拳來區(qū)分,左手握拳bbb,右手握拳ddd。在教學單韻母i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手握拳做小圓點,另一手指做豎,形象記憶單韻母i的形。
五、借助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興趣
(一)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是新時代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但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為了運用信息技術而運用,而要讓信息技術與學科實現(xiàn)真正的融合。教師該如何抓住學科特點,抓住關鍵的切入口融合信息技術,達到好的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一位教師在教學復韻母ɑi發(fā)音要領時,抓住了關鍵點,很好地采用信息技術的動畫功能,用滑滑梯形象演示了由第一單韻母ɑ滑向第二單韻母i的發(fā)音要領,還結合小視頻,讓學生清晰觀察發(fā)音時的口型變化。信息技術不僅可以使拼音學習變抽象為形象,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整體認讀音節(jié)”復習課中,一位教師采用現(xiàn)代技術的交互功能,讓學生上臺參與了讀對一個音節(jié),搬一塊“石頭”放在河里,逐步完成“搭石頭過河”的任務。伴隨著嘩嘩的流水聲,學生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課堂也因此而活躍,學生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二)自編兒歌服務教學主題并幫助記憶
兒歌在漢語拼音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說非常廣泛,前面也有說到如何引導學生自編兒歌來記憶或運用拼音。創(chuàng)編好教學的兒歌,要有機結合學生的特點、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和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作能力才能完成。比如,筆者根據(jù)學生熟悉的學校場景創(chuàng)作了跟“整體認讀音節(jié)”密切相關的一首兒歌:
歡迎來到三十九,一起走進育智樓。
跟著老師學知識,課后武術加足球。
一日一次大課間,陰天雨天也要練。
四季運動越堅持,自我鍛煉更長遠。
(加粗字體為整體認讀音節(jié)字)
短短的幾句兒歌融合了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還是學生熟悉的學習生活情境,讓學生明白拼音與生活密不可分,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六、靈活處理拼音板塊中的識字教學
相比以往的純拼音學習,統(tǒng)編教材在編排拼音板塊時,還安排了不少識字任務。在教學時該如何處理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學習拼音和識字有機結合起來,把積累語言和發(fā)展語言結合起來。
“ɑi ei ui”一課中就有“白”“奶”等幾個生字需要掌握,教師在教學時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習的:
師:(出示主題圖,在圖上人物旁邊出示“奶奶”兩個字)你知道怎么讀嗎?
生:奶奶?。ā澳獭弊志瓦@樣被學生識記)
師:你是怎么認出它是“奶”字呢?
生:圖上畫的是奶奶在給我們講故事……
師:原來圖畫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呀?。ㄗR字方法的滲透)
師:說說你還在哪兒見過“奶”字?(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練習口頭組詞)
生:牛奶、奶瓶、奶酪……(學生脫口而出)
師:原來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這些生字寶寶呀。(在生活實際中識字)
師:除了這些方法,還有什么方法幫助我們認識生字呢?
生:還可以拼拼音呀!
師:是的,你能帶大家拼讀一次嗎?(結合識字,促進拼音的學習)
生:n——ǎi——nǎi。
師:你讀得真好!
師:拼音寶寶就是我們識字的小幫手,以后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用拼讀的方法來認識它們。
師:(出示“白菜”的拼音)你能拼讀并認出這是什么字嗎?(借助拼音識字)
生:b——ái—— bái,c——ài——cài ,白菜。
師:“白”字還可以組什么詞?
生:白兔、白發(fā)、白天……
…………
在統(tǒng)編教材中,拼音板塊的識字教學既是對拼音教學質量的檢測,也是對拼音教學的促進。像上述情況一樣,兩者有機結合,讓識字自然發(fā)生,讓學生提高借拼音識字的興趣,能力得到提升,反過來,又讓熟悉的漢字促進學生對拼音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識字和拼讀的質量得到雙向提升,筆者想這就是統(tǒng)編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吧。
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和橋梁,因此,教師在教學漢語拼音時,一定要學用結合,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統(tǒng)編教材的拼音教學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1]林小軍.淺談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J].中外交流,2018(49):332.
[2]李東峰.試論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J].魅力中國,20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