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正凱,黃 倩,李 潔,鄭曉春,王 斌,史學偉
(石河子大學 食品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葡萄酒是通過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發(fā)酵(酒精發(fā)酵,蘋乳發(fā)酵,陳釀)制得的酒精飲料[1]。根據(jù)顏色可分為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紅葡萄酒。近年來葡萄酒深受人們喜愛,但瓶裝儲存中的氧化和酸化會影響葡萄酒的感官和營養(yǎng)價值,限制其銷售[2]。瓶裝白葡萄酒對溶解在葡萄酒中的氧氣特別敏感,在儲存過程中易發(fā)生非酶促褐變[3-5],且因其顏色透亮,色澤更易受褐變影響。葡萄酒褐變因單體酚在金屬離子的存在下被O2氧化成半醌和醌,醌聚合產(chǎn)生二聚體或聚合物,從而改變了白葡萄酒的顏色,降低葡萄酒的營養(yǎng)價值[6-7]。此外,在葡萄酒氧化過程中,氧氣被還原為過氧化氫[3,8],后者可以通過Fenton反應形成羥基自由基與酚類黃酮結(jié)合形成深色顏料[9,14]。在儲存過程中,含有1,2-二羥基苯單元(兒茶酚)或1,2-3-三羥基苯單元(如兒茶素,表兒茶素,沒食子酸)是葡萄酒中最容易被氧化形成半醌和醌的成分[7]。二氧化硫(SO2)可與醌反應,將其還原為鄰苯二酚或形成具有磺酸鹽基團的產(chǎn)物[8];還可以與過氧化氫反應,抑制芬頓反應,故被廣泛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劑[9-10]。但它們有毒且具有致敏性[11],因此,人們希望尋找新的抗氧化劑來替代SO2或減少葡萄酒中的SO2含量。研究表示在葡萄酒中使用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甘露聚糖(mannan)或可代替SO2作為抗氧化劑。抗壞血酸可以在與酚類化合物反應之前有效地清除氧氣[12];EDTA可以與葡萄酒中的金屬形成復合物以防止褐變[13]。GSH可以與酚類化合物的氧化產(chǎn)物-半醌反應,形成不是深色的且不易被氧化的加成產(chǎn)物[7,14]。甘露聚糖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可以與游離色素結(jié)合保護葡萄酒的色澤,并改善了葡萄酒的蛋白質(zhì)穩(wěn)定性[15-16]。谷胱甘肽和甘露聚糖廣泛存在于釀酒葡萄和酵母細胞中。因此,與其他抗氧化劑相比,谷胱甘肽和甘露聚糖是安全且沒有毒副作用的。同時,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edelaVigneetduVin,OIV)已將谷胱甘肽和甘露聚糖作為葡萄酒的可添加劑[17]。
因白葡萄酒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研究人員對提高葡萄酒的品質(zhì)進行了許多研究。其中GSH作為替代SO2的熱門選項被廣泛研究[18],而甘露聚糖因強抗氧化性,價格低廉,材料易得等優(yōu)點近年也被人們廣泛關(guān)注[19]。目前,添加GSH和甘露聚糖對葡萄酒釀造過程中品質(zhì)的影響被廣泛的研究[20-23],但關(guān)于對瓶裝葡萄酒研究很少。本研究采用CIELab法、高相液相色譜法(highphas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氣質(zhì)聯(lián)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等方法考察添加甘露聚糖和GSH的瓶裝白葡萄酒在儲存期間的顏色指數(shù)、多酚、揮發(fā)性香氣物質(zhì)含量及感官品質(zhì)的變化,確定最優(yōu)抗氧化劑及其添加量,以期為研究不同抗氧化劑對白葡萄酒品質(zhì)的影響提供理論依據(jù)。
2018年霞多麗干白葡萄酒:新疆張裕葡萄酒業(yè)有限公司;乙腈(色譜純):上??泼軞W公司;實驗用水為超純水;沒食子酸(純度98.5%)、咖啡酸(純度98%)、香豆酸(純度98%)、兒茶素(純度98%)、表兒茶素(純度98%):美國Sigma公司;谷胱甘肽(純度98%)、甘露聚糖(純度98%):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試劑為國產(chǎn)分析純。
HP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含UVdetector紫外檢測器、自動進樣器、CLASS-VP工作站)、7890B-5977A型氣質(zhì)聯(lián)用儀:美國Agilent公司;RE5000E薄膜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SHB-11真空泵:鄭州長城工貿(mào)有限公司;PDMS/DVB/CAR萃取頭:上海楚定分析儀器有限公司;UV-17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
1.3.1 霞多麗干白葡萄酒的加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葡萄采收→分選→除梗、壓榨→調(diào)整成分→靜置澄清→活化酵母→接種酵母→酒精發(fā)酵→分離陳釀倒罐→澄清→裝瓶→霞多麗干白葡萄酒
操作要點:
葡萄預處理:果實采摘后需要及時進行分選、除梗、破碎,除去病果和青果,不允許殘留果梗。
調(diào)整成分:除梗破碎后,將葡萄立即進行壓榨分離果汁,添加60 mg/L焦亞硫酸鉀。
靜置澄清:為了獲得新鮮澄清的葡萄汁,在發(fā)酵前通常要對葡萄汁進行靜置澄清,向葡萄汁中添加果膠酶50~150 mg/L,自然澄清48 h,澄清過程需要滿罐,靜置溫度為10~15 ℃。待葡萄汁基本澄清,濁度一般到60~200 NTU為宜。然后通過分離、過濾或離心將沉淀在底部的懸浮物分離,得到澄清葡萄汁。
活化、接種酵母:取10倍于酵母質(zhì)量的溫水(37 ℃),加入適量蔗糖,活化10~20 min,在添加5倍于酵母液的葡萄汁擴培2~5 h,即可實現(xiàn)酵母的活化。酵母接種量為200 mg/L。
酒精發(fā)酵:將澄清后的上清液接種發(fā)酵,裝罐量85%左右,起酵時溫度可控制在22 ℃左右,一旦開始發(fā)酵,溫度立即降至18~20 ℃。發(fā)酵液面氣泡明顯減少,品嘗無甜味時,取樣檢測,酒精度>7%vol,殘?zhí)呛浚? g/L或比重達到0.993時,表明酒精發(fā)酵結(jié)束。
分離陳釀倒罐:酒精發(fā)酵結(jié)束后降溫至8~12 ℃,將上清液抽出,分離酒泥。添加50 mg/L SO2滿罐陳釀7 d,溫度保持低于20 ℃。陳釀完進行倒罐,將原酒與酒腳進行分離,同時調(diào)整游離SO2含量至30~40 mg/L,滿容貯存。
澄清:酒腳單獨收集,自然澄清或進行酒泥過濾處理。分離倒罐可能要重復若干次,葡萄酒將變得澄清。
裝瓶:陳釀一段時間的澄清葡萄酒就可以裝瓶,即得霞多麗干白葡萄酒。
1.3.2 不同抗氧化劑對葡萄酒品質(zhì)的影響
霞多麗干白葡萄酒采用傳統(tǒng)釀造工藝釀制而成,經(jīng)過酒精發(fā)酵后不添加SO2的白葡萄酒樣直接在-7 ℃條件下下冷凍3~4 d,于頂端充入氮氣,置于4 ℃冷庫中(避光)備用。酒樣進行處理時酒精度為11.20%vol,pH值為3.49,還原糖(以葡萄糖計)1.32 g/L,總酸(以酒石酸計)7.55 g/L。釀造好的葡萄酒裝入瓶中,加入不同抗氧化劑處理:①不加抗氧化劑空白處理(C);②添加谷胱甘肽10 mg/L、20 mg/L、30 mg/L(分別編號為G10、G20、G30);③添加甘露聚糖10 mg/L、20 mg/L、30 mg/L(分別編號為甘10、甘20、甘30)。最后注入氮氣吹掃瓶頸并蓋上軟木塞,瓶裝儲存在24 ℃條件下,每月測量一次。
1.3.3 分析檢測
(1)顏色指數(shù)的測定
顏色指數(shù)根據(jù)CIELAB法測量,在波長A為420 nm、520 nm、570 nm、630 nm條件下測定吸光度值并按公式計算[18]。L*值表示明亮度;a*值和b*值分別表示紅綠色、黃藍色;C*ab值表示色彩飽和度;Hab值表示色相角,反映色度或色調(diào);ΔE*ab值表示顏色色差。C*ab值、Hab值及ΔE*ab值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為吸光度值;X、Y和Z是根據(jù)國際光學委員會(CIE)推薦的公式計算200~700 nm波長范圍內(nèi)的紅綠黃三原色刺激值;X0、Y0和Z0是CIE推薦的標準白光的顏色三刺激值,X0=94.825、Y0=100和Z0=107.381。
(2)單體酚的測定
單體酚的測定采用高相液相色譜法。單體酚提取[19]:取10 mL葡萄酒樣,用20 mL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機相用薄膜旋轉(zhuǎn)蒸發(fā)儀(<40 ℃)濃縮至干后,殘渣溶于10 mL色譜甲醇中,置于-20 ℃避光保存,待液相分析用。測定樣品前經(jīng)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
高效液相色譜條件[20]:Inertsil ODS-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紫外檢測波長280 nm,柱溫30 ℃,進樣量20 μL。梯度洗脫:流動相A:2%冰醋酸,流動相B:乙腈,流速1 mL/min。洗脫程序:0~10 min,16% B;10~25 min,20%~40%B;25~30 min,40%~0%B。采用峰面積外標法定量。
(3)總酚的測定
總酚的測定采用福林酚法[21]:在10 mL容量瓶中加入100 μL樣品,7 mL水,0.5 mL的1 mol/L苯酚試劑和1.5 mL的20%碳酸鈉溶液,用蒸餾水定容。放置暗處1 h后在波長765 nm條件下測定。
(4)揮發(fā)性化合物的測定
揮發(fā)性化合物的測定采用氣質(zhì)聯(lián)用法。揮發(fā)性化合物的提取[22]:在頂空瓶中加入5 mL的葡萄酒,1 g氯化鈉,內(nèi)標2-甲基戊酸,放入微型磁力攪拌轉(zhuǎn)子,密封后置于磁力加熱攪拌器中。將頂空瓶在40 ℃平衡10 min后,再萃取40 min。
氣相色譜條件[23]:BP20毛細管柱(50 m×220 mm×0.25 mm)。升溫程序,將萃取頭插入氣質(zhì)進樣口,解吸5 min。以3 ℃/min從50 ℃升至180 ℃,再以15 ℃/min升至230 ℃,保持5 min;載氣(He)流速1 mL/min。
質(zhì)譜條件:電子電離(electronic ionization,EI)源,電子能量70 eV;離子源度230 ℃;四級桿溫度150 ℃;傳輸線溫度280 ℃。溶劑延遲時間3 min;質(zhì)量掃描范圍35~450 m/z。
定性定量方法:香氣物質(zhì)采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shù)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質(zhì)譜數(shù)據(jù)庫檢索,結(jié)合保留時間和參考文獻進行定性分析;香氣成分含量用各待測物含量以其峰面積與內(nèi)標(2-甲基戊酸)峰面積之比表示。
(5)感官評定
組成10人評定小組,參照國標GB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對葡萄酒的外觀(10%)、香味(30%)、口感(40%),整體(10%)進行評定,考察不同抗氧化劑對白葡萄酒的影響。85分以上:完美;80~85分:很好;70~79分:較好;60~69分:一般;60 分以下:不合格。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值即為產(chǎn)品感官得分。
1.3.4 數(shù)據(jù)處理
每個處理測定3次。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Excel 2007、SPSS 20.0、Origin 8.5進行匯總與統(tǒng)計分析。
圖1 不同抗氧劑添加量對白葡萄酒顏色指標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ioxidant addition on color indexes of white wine
由于氧化會產(chǎn)生的深色聚合物,干白葡萄酒的顏色會隨著酒中化合物氧化程度的增加而變化。因此,酒的顏色是確定其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不同抗氧化劑及添加量對葡萄酒顏色指標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
由圖1(a)可知,與空白組對照,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均提高了酒體的明亮度L*值。亮度L*值最大(>98)的分別是甘20和G20,均為20 mg/L,顏色最亮,最小的是G10,顏色最暗。綜合表現(xiàn),甘露聚糖在亮度提升方面的效果要好。
由圖1(b)可知,色度a*值<0表示酒樣的綠色色調(diào),與同時期空白組相比,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均降低了酒體的綠色調(diào)。隨著時間的變化,酒體的綠色素增加,不同抗氧化劑的抑制不顯著。相比添加量而言,添加量20 mg/L的甘露聚糖降低綠色調(diào)效果較好。
由圖1(c)可知,b*值>0值表示葡萄酒中的黃色調(diào),其中對照酒樣的b*值最大。黃色調(diào)變化主要是由于氧化酚類化合物并形成帶有橙色調(diào)的穩(wěn)定吡喃花色素[24-25]。研究表明,添加20 mg/L露聚糖和GSH抑制黃色調(diào)最明顯,減少或增加添加量抑制效果反而不明顯。
由圖1(d)可知,C*ab值的大小與葡萄酒顏色的飽和度相關(guān),實驗結(jié)果顯示C*ab值的變化趨勢與b*值相似,都隨著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干白葡萄酒的飽和度加深表示酒體的氧化程度,添加20 mg/L甘露聚糖和GSH抗氧化效果顯著,提高抗氧化劑的添加量反而抗氧化效果不顯著。
由圖1(e)可知,H*ab值代表著色相角度的差異,H*ab值越低表明酒體越接近綠色調(diào),數(shù)據(jù)表明干白葡萄酒在綠色調(diào)隨時間變化趨勢較為平緩,添加20 mg/L甘露聚糖和GSH在第6月開始H*ab值明顯上升,H*ab值越接近零表明酒樣的色澤明亮鮮艷,酒體越年輕,抗氧化效果明顯。
由圖1(f)可知,ΔE*ab值代表著樣品間色差。研究認為,ΔE*ab值>2.7,則變化在視覺上能被感知到[26]。數(shù)據(jù)顯示,與對照組C相比,甘20和G20色差較明顯(ΔE*ab值>5),表明在干白葡萄酒儲存期間二者的抗氧化性能較好。這些變化與白葡萄酒的視覺顏色變化的常見觀察結(jié)果一致:白葡萄酒顏色黃色調(diào)增加,亮度降低。
結(jié)果表明,CIELab顏色空間能很好地評價酒樣顏色在貯藏期間的變化,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酒樣的顏色存在明顯的差異。隨著時間的延長,添加量20 mg/L的甘露聚糖和GSH抗氧化效果顯著,增加了葡萄酒的明亮度(P<0.05),其中延緩黃色調(diào)增加的效果更明顯,進而保證了明度,降低了色彩的豐富度。同時,減少添加量和增大添加量會造成抗氧化性能不佳或不明顯,造成抗氧化劑浪費。相比較G20,隨時間延長的甘20在明亮度L*值和色差ΔE*ab值上略高,而a*值、b*值和C*ab值變化較低,抗氧化性能在酒體色澤表現(xiàn)更好。因此,甘露聚糖(20 mg/L)對白葡萄酒的色度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不同抗氧化劑對白葡萄酒中酚類物質(zhì)含量存在影響,確定葡萄酒中酚類化合物的濃度有助于判斷抗氧化劑的作用。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表兒茶素、兒茶素隨著時間延長濃度降低,表明葡萄酒在貯藏期間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不同添加量抗氧化劑的添加均延緩了其降低的速度。與空白組對照,其中甘20和G20效果最為顯著(P<0.05),分別提高了61.9%、39.7%和67.5%、16.1%。以前在模型酒中的研究表明,在氧化條件下,表兒茶素的濃度下降速度快于兒茶素[27]。但是,在此次研究中未觀察到這種現(xiàn)象,可能由于抗氧化劑在處理白葡萄酒中發(fā)揮了保護的作用。而甘20處理對延緩兒茶素濃度降低具有更好的效果,故而更好的對葡萄酒進行抗氧化(高于G20處理組23.6%)。而香豆酸和沒食子酸的濃度都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其中不同添加量的抗氧化劑對沒食子酸濃度的增加均高于對照組C,顯著提高13.32%~56.91%,以甘20最高。但處理樣品的總酚濃度和對照組相似都隨著時間呈遞減趨勢,表明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可能對部分酚類物質(zhì)存在保護作用??傮w而言,抗氧化劑的添加對酒體部分酚類物質(zhì)具有保護和延緩降解的作用,其中甘20的效果較為明顯。
表1 不同抗氧劑添加量對白葡萄酒中酚類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ioxidant addition on phenolic substances contents of white wine
續(xù)表
葡萄酒中存在許多揮發(fā)性化合物,它們在葡萄酒的香氣和味道中起重要作用。在儲存期間的不同階段,通過氣質(zhì)聯(lián)用法測定白葡萄酒揮發(fā)性香氣成分含量的變化判斷不同抗氧化劑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2。如表2可知,香氣成分變化顯著(>1 μg/L)的化合物共有17種,其中包括7種酯類化合物,4種醇類化合物,4種酸類化合物,以及醛酚類化合物共2種。供試酒樣香氣物質(zhì)總量在常溫下貯藏126 d僅為59.965 μg/L。與對照組C相比,除甘30外,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處理葡萄酒的香氣物質(zhì)總量均顯著提高23.57%~62.94%(P<0.05)。因此,甘露聚糖和GSH可顯著保護瓶裝葡萄酒香氣化合物的損失。
表2 不同抗氧劑添加量對白葡萄酒中香氣成分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ioxidant phenolic substances contents on volatile components of white wine
續(xù)表
2.3.1 酯類物質(zhì)
與對照組C相比,甘20和G20處理的葡萄酒酯類總量分別顯著提高1.84倍和1.92倍,其次G10、甘30和甘10分別提高為92.36%、62.94%和23.57%,而G30效果不顯著,僅為3.2%。甘20和G20顯著降低了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乙酸異戊酯的損失,顯著提高了2.97~5.77倍,其氣味活度值(order activity value,OAV)>1,很好地保留了葡萄酒原有的果香味。但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在乙酸乙酯、葵酸乙酯和乙酸己酯方面的作用并不明顯,化合物含量顯著下降。
2.3.2 醇類物質(zhì)
與對照組C相比,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處理的葡萄酒醇類總量均顯著提高(0.23~1.36倍),其中效果明顯為甘20,其次為G20、甘10,最低為甘30。其中,對照組C中異戊醇(醇香,澀味)的含量損失明顯,在126 d僅為8.17 μg/L,甘露聚糖和GSH很好的保護了異戊醇,提高了1.35~3.24倍,以甘20最為明顯。其次,不同抗氧化劑提高了瓶裝酒的1-己醇(草香)和苯乙醇(花香)的含量,最高為1.6~3.6倍,賦予了酒體更好的花草香。而經(jīng)抗氧化劑處理的異丁醇在含量上的變化均不顯著。
2.3.3 酸類物質(zhì)及其他
除G30外,5種不同添加量的甘露聚糖和GSH處理的葡萄酒酸類總量均顯著低于對照C。與對照C相比,己酸(奶酪,腐敗味)、辛酸(奶酪,澀味,腐敗味)和正葵酸(脂肪味)下降最明顯為G20,分別下降了59%、70.07%和91.24%,其次為甘20為55.41%、48.62%和91.46%,其氣味活度值(OAV)>1,可以顯著的降低酒體的酸敗味。但不同添加量的抗氧化劑對醋酸的抑制效果不顯著。此外,處理酒樣的2,5-二甲基苯甲醛(杏仁味)和2,4-二叔丁基苯酚(石碳酸味)的化合物含量均低于對照組(3.912 μg/L和7.804 μg/L),它們含量的升高代表酒體的氧化程度,表明甘露聚糖和GSH延緩了瓶裝酒的氧化。
對不同抗氧化劑處理的白葡萄酒進行感官評定,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知,在外觀方面,甘10、甘20、G20和G30均高于對照組C,其中外觀評分最高的為甘20,G10處理的外觀評分最低;與對照組C相比,不同添加量的GSH在口感、香氣方面的得分均升高,而甘20在口感和香氣方面的評分最高為33分和24分。
表3 葡萄酒感官評分Table 3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s of wines
放置6個月后的葡萄酒整體評價均有所降低,其中空白處理酒樣得分為61分,而甘20達到了較好水準(81分),外觀、口感、香氣都到達最高評分,表明甘20對葡萄酒的品質(zhì)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谷胱甘肽及甘露聚糖作為瓶裝白葡萄酒的抗氧化劑,在儲存期間可以保護葡萄酒的色澤,提升了白葡萄酒的亮度L*值、減少了酒體綠色調(diào)a*值、黃色調(diào)b*值和飽和度,有效降低葡萄酒存放期間的色差值,其中添加20 mg/L甘露聚糖在各項色澤數(shù)據(jù)分析中表現(xiàn)最佳。不同添加量的抗氧化劑均可以有效延緩葡萄酒中部分酚類物質(zhì)的降解,尤其是兒茶素和表兒茶素。同時添加20 mg/L甘露聚糖顯著提高了酒體沒食子酸的含量,高于對照組56.91%。但總酚的含量呈遞減趨勢,表明甘露聚糖和GSH可能對部分酚類物質(zhì)存在保護作用。就葡萄酒的香氣而言,抗氧化劑的添加顯著減緩了辛酸乙酯和乙酸異戊酯等酯類物質(zhì)的分解,提高了2.97~5.77倍,很好地保留了干白葡萄酒原有的果香味;減緩異戊醇分解,提高1-己醇和苯乙醇的含量,最高為1.6~3.6倍,賦予了酒體更好的花草香;顯著降低了貯藏后期辛酸,葵酸、2,5-二甲基苯甲醛和2,4-二叔丁基苯酚的化合物的積累,從而降低了葡萄酒的奶酪腐敗味和酸澀味。通過感官評定,20 mg/L的甘露聚糖處理的葡萄酒在外觀,口感和香氣方面均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且總分最高為81分。總體來看,添加20 mg/L甘露聚糖對延緩儲存期間瓶裝白葡萄酒的氧化具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