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芬
【摘 要】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僵局,發(fā)展個性化教育,對話教學應運而生。對話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式教學模式,能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本文就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及落實方面做一些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教學模式
對話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一問一答,來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樣的,在與教師一問一答的同時,學生也可以從教師的評價中有所收獲。對話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對話教學有效落實,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的內涵
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嚴謹性的學科,而小學數(shù)學相對于其他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則簡單很多,內容也少很多。小學數(shù)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最基礎的邏輯思維,讓學生了解最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和常識,為以后更深層次的數(shù)學教學打下基礎。對話教學則是幫助學生打好數(shù)學基礎的最好教學模式。在對話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不用再演“獨角戲”。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與學生進行對話,引導學生思考,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例如,教師先問學生從一加到五等于多少,然后再問從一加到十,最后再留下一個思考,從一加到一百。這樣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出邏輯規(guī)律,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邏輯思想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當前對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形式簡單化
如今,大部分教師都能理解教育改革的目的,都了解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所有學生的大舞臺,要讓學生去自己探索問題答案,給學生機會、給學生時間、給學生空間去思考,教師自身作一個啟發(fā)者。然而,部分教師對對話教學的理解依舊有些淺薄,缺乏實際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九九乘法表時,教師可以提問:一九得九,二九等于多少?學生答:二九十八! 教師再問:那么三九得多少……這種方式看似是對話教學,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對話本質上還是“填鴨式”的教學,并沒有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答案的空間,也無法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僅僅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在這樣的對話教學中,學生仍然是被動學習,而非主動獲取,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對話模式化
部分教師在對對話教學進一步認識后,已經注意到要將課堂教學模式轉變?yōu)閷W生為主,教師為輔。但是,部分教師對話教學卻存在對話模式化問題,極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時,部分教師就對三角形面積問題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給學生數(shù)據(jù),讓其按公式來求面積,問另一個學生也只是簡單改改數(shù)據(jù)。但在考試中,有時就會有已知面積,來求底或高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考試中就會不知所措,從而影響自己的得分。這種模式化的對話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無法發(fā)揮對話教學的真正作用。
(三)部分學生參與性不高
課堂教學中總會有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不高,積極性不足,一般這種學生都是一些學困生。而部分教師對學困生的重視度不夠,對話教學只是落在一些學優(yōu)生身上,使學困生毫無課堂參與感,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就會與其他學生拉開差距。這些都是對話教學沒有被教師真正領悟,沒有被真正應用到教學中來的表現(xiàn)。這種情況不改正,對話教學只是針對一部分人,很顯然偏離了教學初衷。教師教書育人的目的是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才,不應該對學生存有偏見,而是要利用對話教學拉近師生關系。
三、落實對話教學的策略
(一)對話教學講究層次性
教師必須認識到不同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是有差異的,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能回答出不同層次的答案。在開展對話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追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充分發(fā)揮其天賦。對學困生,教師要鼓勵他們開口回答,從他們回答的言語中找出閃光點,給予自信,鼓勵思考。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張紙,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在這種問題上,教師可以先對學困生進行提問。學生展示出自己的紙,并回答,涂黑部分就是二分之一。這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肯定。最后再對學優(yōu)生進行提問。學優(yōu)生的思維會比較活絡,他們會把一張紙對折,然后展示出來,對折部分就是二分之一。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進行追問:你能用同樣的方法找出紙片的四分之一嗎?教師要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同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及時表揚。
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要求,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完美發(fā)揮出對話教學的作用。
(二)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能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對話空間,同時會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圓的認識》這一課要求學生對圓的圓心、半徑、直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發(fā)放教學材料,如圓形紙片、尺子、紙、線等。教師可以先請學生簡單介紹一下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系。學生會說,直徑是半徑的兩倍。
教師:這位同學說的是課本上的總結。你們能用面前的道具去驗證一下嗎?
第一組學生:我們是用尺子量的方法進行驗證的,將一個圓的半徑和直徑畫出來,然后用尺子量,可以發(fā)現(xiàn)直徑是半徑的兩倍。
第二組學生:我們將紙片多次對折,找出了圓心,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半徑都相等
……
教師: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了驗證,同時還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在平時學習的時候遇到疑惑就可以自己動手去進行驗證。
這樣創(chuàng)造情境的對話教學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對話教學,不光是通過對一個學生的對話來幫助一個學生。在進行新課教學時,創(chuàng)造情境,進行群體對話,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對話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抓住時機,進行對話
在進行加減乘除混合計算時,教師可以出一道題:20+30*2=?就這個問題,課堂上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答案,一種是結果等于100,還有一種結果是80。教師可以先讓答案為100的學生展示自己的做題過程,他們說20+30*2=50*2=100。教師可以將他們的過程展示在黑板上。然后讓答案為80的學生展示計算的過程:20+30*2=20+60=80,也將其展示在黑板上,并進行對比。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與答案為100的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告訴他們混合運算的法則,并進行提醒。
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抓住這種機會,因為教師可以順著他們的思路進行及時地糾錯。如果不進行及時地對話糾錯,則學生很可能會將錯誤帶到更深一級的學習中去。教師要在課堂上抓住這樣的機會,及時進行有效地對話教學,才會讓學生的基礎更為牢固。
(四)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很顯然,不是每個教師都能及時掌握對話教學的技巧。教師的教學水平是課堂學習效率的最根本的保證。要想將對話教學真正落實到位,就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學校要經常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不合格或不到位的地方,就要組織他們參加其他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開展的聽課活動,讓他們從聽課中進行學習,加深對對話教學的了解。
四、結語
當前教育背景下,對話教學模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受廣大教師的認可,而教師的一次次實踐也不斷地充實著對話教學的內涵。小學數(shù)學教學更要注重對話教學的實際應用。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對話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將對話教學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曾彬彬.鑒于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益提升策略[J].教師,2017(28).
[2]潘婷婷.關于新課程下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的思考[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