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榮
【摘要】目的: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在健康教育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選取樣本的時間在2017年04月-2020年04月之間,共抽取38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對照組患者在護理中,按照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方案,研究組患者則需要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方案開展護理工作,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后,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作用下,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達到了94.75%,對照組患者在這一指標中僅為73.68%,差異顯著,P<0.05;從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評分來看,研究組患者同樣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目前臨床護理工作落實中,針對子宮肌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方案,實現(xiàn)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同時降低焦慮與抑郁評分,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子宮肌瘤;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從目前的臨床來看,子宮肌瘤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中表現(xiàn)為腹部包塊、子宮出血以及腰酸背痛等癥狀。患者在出現(xiàn)這一癥狀以后,由于缺乏對腫瘤的正確認知,容易產(chǎn)生消極治療以及各種負面情緒,對治療工作的開展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1]。這就需要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工作,增進患者對子宮肌瘤的認知,積極的配合治療工作。但是在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效果有限,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實現(xiàn)教育流程的規(guī)范,改善教育效果。因此,在本次研究當中,通過抽取38例患者作為樣本,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在健康教育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的效果進行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樣本選取中,對時間范圍進行設定,從本院在2017年04月-2020年04月間診治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為研究樣本,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排除存在語言認知障礙、全身性病變以及治療禁忌患者。從患者的基線資料情況來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最大的為63歲,最小的為29歲,平均年齡經(jīng)計算為(40.2±4.3)歲,病程最長的為19個月,最短的為3個月,平均病程經(jīng)計算為(12.6±2.3)個月;研究組患者年齡最大的為64歲,最小的為28歲,平均年齡經(jīng)計算為(42.3±3.8)歲,病程最長的患者為18個月,最短的患者為3個月,平均病程經(jīng)計算結果為(12.2±2.1)個月。從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情況來看,經(jīng)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并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以后,均需要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進行干預,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方案,開展子宮肌瘤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例如子宮肌瘤的成因,對患者產(chǎn)生的各種影響,同時需要向患者介紹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以及預期效果。研究組患者則需要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方案,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護理。首先,需要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分組討論,同時對護理路徑進行制定,護理人員需要按照制定好的護理路徑,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其次,向患者介紹簡單的健康知識,例如子宮肌瘤的各種醫(yī)學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腫瘤的成因以及治療方案與效果等。最后,患者在入院3d以后,需要由專家舉辦小型講座,向患者系統(tǒng)的介紹健康教育知識,增進患者對子宮肌瘤的認知,消除內心的恐懼心理,積極的配合各項治療活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針對本次研究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在計量資料方面,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的方式表示,進行t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表示,進行X 2檢驗,采用P<0.05作為差異統(tǒng)計學標準。
2 結果
護理后,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作用下,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達到了94.75%,對照組患者在這一指標中僅為73.68%,差異顯著,P<0.05;從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評分來看,研究組患者同樣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從目前的臨床來看,子宮肌瘤的發(fā)病率在不斷提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了嚴重威脅。在治療中,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或者保守治療的方案,均可以對患者的腫瘤生長進行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2]。但是對于許多患者來說,由于缺乏對子宮肌瘤疾病的正確認知,容易產(chǎn)生一些負面情緒,使得治療工作的依從性較差,影響了患者的恢復。這就需要及時的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增進患者對子宮肌瘤的認知,從而積極的配合各項治療工作。在常規(guī)健康教育過程中,更多的集中在疾病知識的講解方面,但是取得的有效比較有限,無法實現(xiàn)患者認知水平的提升[3]。臨床護理路徑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可以借助護理小組分析的優(yōu)勢,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及時的健康知識教育工作,采用更契合患者的方式來介紹各種知識,實現(xiàn)了教育效果的改善,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患者疾病治療提供了可靠保障。護理后,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作用下,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達到了94.75%,對照組患者在這一指標中僅為73.68%,差異顯著,P<0.05;從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評分來看,研究組患者同樣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目前臨床護理工作落實中,針對子宮肌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方案,實現(xiàn)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同時降低焦慮與抑郁評分,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羅曉平.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000(046):97.
[2]宋伶俐.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v.23;No.567(15):48-49.
[3]王秀敏.臨床護理路徑在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0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