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峽慧
摘要:本文根據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現狀,分析其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依據教學有效性的理論,分別從“加減懲除”四個方面來分析和探討提高課堂游戲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從而真正實現課堂游戲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提高課堂效率,并充分發(fā)揮游戲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有效性;對策
《小學英語教學與教材編寫剛要》指出“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游戲就是最好的激發(fā)興趣,優(yōu)化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游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很多教師在實施課堂游戲教學時,過于注重課堂氛圍、形式花哨、舍本逐末,這使得游戲在課堂中的成效微乎甚微。
(一)游戲形式上存在的問題
1.??? 游戲“形單影只”。在實際操作中,有些老師周而復始地在課堂中使用相同的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隨之日趨減弱。
2.??? 游戲“泛濫成災”。游戲應用隨意,處處游戲,缺乏針對性。有些老師對課堂沒能進行好好規(guī)劃,從導入用游戲,呈現用游戲,操練用游戲,鞏固用游戲,無游戲不歡。
3.??? 游戲“金玉其外”。粗糙的游戲設計導致英語課堂紀律混亂。偏離了教學目標,那么再好的游戲活動也不能達到理性的教學效果。
(二)游戲組織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和原因
有調查表明,游戲中所存在的問題大致有下面幾種:
1.??? 游戲時“打醬油”。在游戲的過程中,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游戲中,常常會有一個或幾個同學對游戲漠不關心,這就是游戲旁觀者。
2.??? 游戲時“起哄”。學生在別人游戲過程中,只要發(fā)現一點點狀況就會趁機在下面起哄,讓參加游戲者不知所措,甚至不敢繼續(xù)游戲,這樣老師的游戲環(huán)節(jié)開展舉步維艱。
3.??? 游戲時“開小差”。開展游戲時,教師總能發(fā)現有些學生在下面做小動作,或者是把玩各種小玩具,亦或是注意力不集中關注其它事物。
4.??? 游戲后遺癥。所謂游戲后遺癥,就是指在游戲結束之后小學生們的情緒還處于游戲的興奮狀態(tài)中,而不能安心的進行下面的學習。
二、有效實施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對策——“加減懲除”
(一)“加”
1.??? 精心設計,加強目的性。游戲設計有一般的步驟:確定游戲目的——選擇合適的游戲——確定游戲的過程和步驟——確定游戲參與者——制定游戲規(guī)則——列出游戲所需的道具或材料。
2.??? 組織精密,加強規(guī)則性。游戲的規(guī)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游戲開展過程中的限制規(guī)則;二是游戲結束時的勝負規(guī)則。限制規(guī)則包括should do和should not do兩部分。教師可想辦法用中文、動作、文字示范,但要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3.??? 形式多樣,加強趣味性。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從以下三方面設計出操作簡單方便而又實用的多樣游戲,充分發(fā)揮游戲的效果:
(1)???? 巧用教學卡片
閃卡片:教師快速將卡片舉起、放下,學生快速做出反應,大聲讀出卡片上單詞。
翻卡片:教師將卡片快速翻轉,學生快速做出反應,大聲獨處卡片上單詞。
猜卡片:教師將卡片的一部分遮住,學生猜出卡片上單詞。
高低音:教師將卡片放在幾個不同高度,然后示范在不同高度,讀出不同音量。
換一換,就不讀:教師將卡片放在左右四個不同的方位,規(guī)定如果單詞卡放在其中兩個方位就不讀,放在其他方向就大聲讀。
小心掃雷:教師獎一個地雷小圖標黏在一張卡片上,當學生讀到這個單詞時就趴在桌子上不讀,表示躲避地雷,然后老師說“safe”,游戲繼續(xù)進行。
卡片游戲操作簡單,效果直接,非常適合在教授復習詞匯是運用提高課堂效率。
(2)???? 巧用肢體語言
做一做,猜一猜:教師可在實際操作中結合單詞的意思做出動作讓學生來猜測。如教授“elephant”時將手當成長鼻子讓學生來猜。
看嘴型,猜單詞:教師制作單詞發(fā)音的嘴型而不發(fā)出聲音。學生根據教師的口型來大聲說出單詞。此游戲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讀準單詞。
大小聲:教師大聲讀,學生輕聲念;教師小聲念,學生大聲讀。
高低音:高低音有很多玩法,沒有卡片也可以用手勢。
(3)???? 巧用多媒體資源
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當今小學英語課堂甙類了更多的活力。
4.??? 及時回饋,加強評價性
游戲后的反饋非常重要,教師要注意反饋的時效性和評價的公正性。
(二)“減”
1.??? 因班而異,減少課堂有限時間的浪費。對于大班教學,游戲應盡可能設計成分組參與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避免多數人“看”,少數人“動”的現象,減少“打醬油者”。
2.??? 因人而異,減少不積極的參與者。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擁有不同職能的學生能夠找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高學習興趣。游戲形式可以多樣化:猜謎游戲,指令做動作游戲,動手畫游戲等等,讓擁有不同職能的學生找到更多機會展示自己。
(三)“懲”
懲罰是一種常規(guī)的教育手段,筆者在實踐中總結采用幾點懲罰措施:
1.??? 自我懲罰,以正規(guī)矩。把懲罰的權利給予學生,要求學生自己給自己定標準。在平時的教學中積累學生自我制定的懲罰條例。讓學生自己選擇游戲懲罰方式。
2.??? 榜樣懲罰,以儆效尤。教師在游戲開始時可以故意犯錯,然后按照游戲規(guī)則先自我懲罰展現,學生引以為戒,自當在游戲中遵守規(guī)則。
3.??? 多元懲罰,以促學習。所謂的多元懲罰就是在多元智能的基礎上,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和語言水平基,從受罰者的優(yōu)勢智能出發(fā)對其進行懲罰,從而是學生在懲罰中也感到信任和優(yōu)越感,激發(fā)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四)“除”
1.??? 除繁去雜,體現游戲多層性。教師要對游戲進行適當的改進,既要去除繁瑣冗長的游戲,又要避開干擾性強的因素。此外,游戲的設計還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從易到難,層層深入,漸入佳境。
2.??? 除舊建新,增強游戲創(chuàng)新性。同一個知識點的突破在不同階段可以用不同的游戲;同一個游戲運用于不同環(huán)節(jié)但是不能重復多次;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簡單易行的游戲來剔除原有過時的游戲;創(chuàng)造出更多與時俱進的新游戲。
三、結束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英語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出新穎、多變的游戲,靈活運用課堂游戲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提高課堂效率,充分發(fā)揮游戲的效果。讓我們的游戲之刃“游刃而有余”吧!
參考文獻
[1]?? 加德納,沈致隆譯.多元智能[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2]?? 魯子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 丁志成.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探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濟南,2005(10).
[4]?? 符春霞.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教育,2008(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