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 敬文君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方洲小學 敬 軍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不僅關(guān)系到接受教育的水平,還影響到學生整體文化學科素質(zhì)。字理識字是運用字理進行識字教學的一種方式,該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漢字結(jié)構(gòu)的記憶,了解漢字的形義,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文化,并正確運用漢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應積極利用字理識字的教學方式,通過各種教學措施為學生創(chuàng)設利于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教學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與積極性,促進學生漢字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有效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我國古代最早的漢字字體是象形文字,它是通過簡單的圖畫以及花紋演化而來。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象形文字的圖文對比,可以采取“圖畫-象形字-楷體漢字”這樣的圖文對照法。以“牛”字為例,在象形文字中,“?!弊中蜗衽5念^部,突出了它一雙彎曲而粗長的角,字源一目了然。首先,教師向?qū)W生展示“?!钡膱D畫,然后展示“?!钡南笮挝淖?,讓學生觀察圖畫與象形文字之間的不同;接著展示楷體漢字“?!?,綜合分析圖畫、象形文字以及楷體漢字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將楷體漢字“鳥”與圖畫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分析楷體漢字“牛”中的牛頭、牛角以及牛身等,使學生了解到楷體漢字“?!笔侨绾胃鶕?jù)牛的形狀演變而成。為了加深學生對楷體漢字“?!钡挠∠?,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jù)漢字畫一畫自己想象中的牛。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生還會積極主動地尋求其他象形字(木、羊、月、日等)來與楷體漢字對比,以此不斷提高學生對漢字字形的觀察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觀察以及想象等能力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狀態(tài),對于“故事情境”教學方式的接受度較高,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喜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并結(jié)合漢字形義為學生講述美好的故事情境,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中進行識字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的漢字理解能力。以“天”字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述大英雄盤古的故事:在遠古的時候,天與地是連在一起的,就像個大雞蛋,盤古就在里面生長。經(jīng)過了一萬八千年后,天地分開了,天逐漸增高,地逐漸增厚,而盤古的身子也逐漸增長,天與地的距離就是盤古的身長,盤古變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當盤古臨死的時候,他的身體化作世界萬物,于是大地上就有了江河湖海、陽光雨露,萬物開始滋生,人類開始繁衍。教師講到這,向?qū)W生展示“大”字與“天”字,“大”字就是一個張開雙臂的人,就像大英雄盤古的樣子,而“大”字上加一橫就成了“天”,指人頭頂上的區(qū)域,就像盤古撐起天地的樣子。通過講述與文字相關(guān)聯(lián)的故事,學生很快就明白了文字代表的意思,以此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最多的教學方式是漢字結(jié)構(gòu)分析法,從結(jié)構(gòu)上看,漢字主要有合體字與獨體字兩種類型,合體字由筆畫組成,獨體字由偏旁組成。通過有限的偏旁以及筆畫組成成千上萬個漢字,但有些漢字在結(jié)構(gòu)上非常相似,學生在使用時經(jīng)常會張冠李戴,給學生的書寫以及認讀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區(qū)分形近字的差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漢字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正確辨別每一個漢字的字義以及字形。以“逃、桃、跳、挑”這四個形近字為例,這四個字均與“兆”有關(guān),教師就要幫助學生辨別字義,并區(qū)分字形,引導學生根據(jù)形近字的特點并發(fā)揮聯(lián)想,組織學生討論可以采取怎樣的方式來正確記住這四個字。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編口訣識記法:“有走逃得快,有木就是桃,有足跳得高,有手挑千斤?!蓖ㄟ^編口訣對漢字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qū)h字形成直觀的認識,以此提高記憶的效果,并且避免學生出現(xiàn)運用錯誤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生愛玩游戲,有游戲的課堂總能讓學生情緒高漲,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并且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漢字趣味性游戲來提高學生的識記能力,增加學生的漢字知識儲存量。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猜字謎的游戲:太陽西邊下,月兒東邊掛——明;日長月短左右戰(zhàn),一正一反兩邊排——門;天上無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人。通過猜字謎的游戲,學生在“讀一讀、想一想、猜一猜”的過程中主動識字,并在猜謎中總結(jié)竅門,充分發(fā)揮思維能力與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以此豐富學生的漢字知識。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打牌游戲,引導學生自己制作偏旁部首卡,以4 個人為一組,學生出牌的同時讀出字音,然后再進行組字,誰組的字越多,誰就獲勝。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集中注意力積極認字,當遇到不會讀或不會組的字,學生就會主動尋求解決方法。通過這樣的游戲,也可以大幅度增加學生的漢字知識量。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始階段,同時也是小學教育的基礎。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應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特點,運用字理識字的教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漢字文化知識與技能,采取圖文對照、故事講述、結(jié)構(gòu)分析以及趣味游戲等形式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觀察能力與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加深漢字記憶,并不斷增加學生的漢字知識量,以此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