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璐宜
(江蘇省江陰市要塞中學,江蘇江陰 214400)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計算機已經深入每家每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它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效率。信息技術教學也越發(fā)深入各學校的日常教學中,微課就是此種背景下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整體需求而適時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教育手段。大量實踐表明,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便于高中生投入更加高效的課堂學習。本文就微課的含義及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微課是指利用微小視頻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對原本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內容通過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傳遞。近年來,微課不斷發(fā)展,在每個學科的各個教學過程中廣泛推廣、積極應用[1],在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并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幅度提升,便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達到教學效率與學習效率雙向提升的目的。教師在高中信息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促進我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我國大部分教師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約束下,很難轉變對微課教學的認知,即便現(xiàn)在微課的發(fā)展已經非常迅速,但很多高中教師在進行微課建設時,依然只注重展示教學資源、播放精品課程,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微課教學。而且,很多學校很難將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進行深入融合,即便融入微課教學,教師依然固守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先讓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然后再導入新知,最后通過習題進行新知的鞏固,并沒有將微課教學方式融入教學,或者說是對微課教學始終保持觀望的態(tài)度。而且,很多教師的思想比較保守,他們對微課教學并不理解,甚至非常排斥。
(1)教師對信息技術學科重視不夠。當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對信息技術學科重視不夠的問題,這也與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關。高中以考試中所占分值衡量各學科所占的教學精力,信息技術課長期處于副課的位置。通常,每周只會安排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就使得學生難以利用有限的時間掌握知識,無法真正提升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2)教學方法單一。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中國對教育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多媒體教學設備得到了全面普及。大部分學校擺脫了黑板+粉筆的老式教學模式,迎來了新式多媒體教學。凡事皆是一把雙刃劍,多媒體方便了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許多教師也患上了“PPT 癌”,講課只會用PPT 照本宣科,不重視對學生的上機實踐能力的鍛煉,學生只能在下面聽,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過程,在學習上極度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3)傳統(tǒng)教學法毫無針對性。教師擁有好的教學成績總是能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法也讓教師和家長有種無力感。通常,每個班級中的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不一,每個學生對信息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有些學生能快速掌握知識重點,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摸索,還有些學生在學習中完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線索。所以,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毫無針對性,給學生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學習壓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慢慢降低。
微課利用視頻作為基本載體,時間通常在8~10 分鐘。所以,為了避免耽誤過多時間,進行知識點設計時要做到準確迅速地切入,使知識傳授過程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在第一時間最大限度抓住學生的眼球?,F(xiàn)階段,高中信息技術微課通常以設問、懸念或者疑問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學內容簡單明確、生動有趣,單刀直入地切入主題,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師要根據(jù)高中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特征對微課進行設置,通常情況下,可將微課小視頻時長控制在8~10分鐘。再具體點,進行因材施教,可將微課拆分為高一、高二年級。在教授高一年級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時,微課應安排在15 分鐘左右的時間內,設置如計算機設備認識、軟件界面操作等簡單內容的學習;年級較高的高中生可以涉及內容稍微綜合、深入一點的知識,如表格數(shù)據(jù)的處理、簡單的數(shù)據(jù)操作等,并將視頻時間控制在30 分鐘之內。
受微課時長限制,進行教學內容設置時,要注意短小精致,將復雜內容簡單化,冗長內容簡短化。所以,對于微課形式教學內容的設置來說,必須結合學生實際認知范圍與學習規(guī)律進行精心設計,主題一定要突出且鮮明,一次只可進行單個知識的講解。若在特定時間內無法完成微課知識教學,可將知識拆分或裁剪操作,以確保微課時間的有效且充分利用。
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將教授內容編制成游戲,帶領高中生一起參與到游戲中,用高中生感興趣的游戲激發(fā)他們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然后由游戲逐步將教學的內容引出,并設置適當?shù)膯栴}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讓其受好奇心的驅使,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投入接下來的教學中。
理論知識教學進行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以對高中生開放適當?shù)挠嬎銠C操作權限。高中生可以根據(jù)微課視頻操作程序自主上機實踐。此階段,教師主要在兩個方面起督促作用:一是對高中生實際課堂時間進行有效管理,確保所有高中生真正投入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和操作中;二是對高中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各個問題進行解答,指導高中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和順序操作。
實踐階段,教師可以將每個微課視頻按知識點進行分化,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在微課視頻教學幫助下完成各知識點的熟練應用。此時教師可以對學起來游刃有余的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發(fā),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進行知識的創(chuàng)新運用,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現(xiàn)階段一種依靠科技手段實現(xiàn)的新型教學方法,主題鮮明且生動形象,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既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滲透,又可有效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高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對提高高中生學習興趣有積極的意義,且因視頻可保存的特性,便于高中生課后進行知識的自主學習和鞏固,使得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