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烽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江蘇 南京 210000)
深度學習是個體將學習的知識從一種情境應用到另一種新的情境的過程,即遷移。在語文教學的相關指導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要求,希望能夠積極地在語文的教學中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對本文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此本文將就深度學習視角下的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鶈⑹尽?/p>
1.1 學生缺乏必要的個性體驗。有的時候教師設置的課堂非常的新穎也很熱鬧,無論是教師的語言還是教學的內(nèi)容都非常的精彩,有效的解決了課文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對于學生看似起到了積極地帶動性,但是我們的閱讀教學其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主要是沒有給學生更多個性閱讀的機會,學生在閱讀中缺乏個性化的體驗。很多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并不是學生自發(fā)感受到的,而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這些東西并沒有讓學生得到真正的內(nèi)容。
1.2 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在目前的很多語文課堂中會看到教師講講讀讀、問問答答,其實主要是從頭到尾對課文進行了串講,雖然有的時候教師也會加入一些合作學習方式,但是使得課堂變得華而不實,甚至影響到了整堂課的一個教學效果。歸其原因,可能教師還沒有真正的找打?qū)ζ渲械姆椒?,沒有有效的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融合,所以使得整個課堂變得比較的單調(diào),無法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3 家長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的家長并沒有認識到自己作為榜樣的力量,所以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自己也很少在家中閱讀書籍,就更別說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了。而且很多的家長也沒有真正認識到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的重要性,這些也會影響到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2.1 改變學生淺閱讀的現(xiàn)狀。很多的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其實只是很簡單的就文本的文字進行了簡單地瀏覽,并沒有真正的發(fā)展自己的思維去進行閱讀,整個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只是在被動的接受里面的內(nèi)容,書中說的是什么自己就全盤的接收。對于整本書閱讀來說,書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非常的豐富,很多的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從大量的信息中提取關鍵的要素,很多時候讀了前面就會忘掉后面的內(nèi)容,或者是整本書讀下來也沒有明白到底在說些什么。其實這種現(xiàn)象也就導致了一些學生盡管讀了很多的書但是在寫作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寫什么,不能夠很好的運用,歸其原因還是學生沒有真正掌握閱讀的方法。所以在整個整本書的閱讀指導中教師需要盡可能的改變學生的這一問題。比如在完成了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最后一個單元關于魯迅的學習后,我為學生推薦了魯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在要求學生閱讀前我為學生設列了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書中涉及到的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有誰?為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等等,這樣學生在問題的帶動下往往會讀出更有深度的內(nèi)容。
2.2 用深度學習開啟整本書閱讀正確方式。深度學習其實是希望學生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思維的活動,有了思維的參與整本書閱讀才能夠有效的進行,那么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更加綜合性的去看待文本。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對于很多的內(nèi)容也會有不同的看法,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閱歷的差別都會影響到學生對于文本的感知,而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能夠有多元的體驗。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時,有的學生說吳松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厲害,因為文本中說到了武松也會緊張,這時候我并沒有否定學生的看法而是大家贊賞,然后帶著學生去分析這個人物,讓學生認識寫實文本的特點,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物而不是神。其實這就是在帶著學生深度學習。
2.3 逐級遞進,實現(xiàn)整本書閱讀的深處漫溯。讓想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需要從學生的文本教材入手,教師可以通過一篇文章的主題或者是一個作者引出其他的一些文本提供給學生閱讀,通過一篇文章帶動一本書的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積累素材,進而獲得寫作水平的提升。
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并不是教師就完全讓學生放任自流,而是陪伴他們進行深度學習,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在這過程中總結方法策略,指導他們攻克一個個難關,最終形成不斷的提高閱讀能力,要學生借助于整本書閱讀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