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音偉
(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新寧鎮(zhèn)長沙小學 廣西 扶綏 532100)
有效的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能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習得知識。這也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課程目標,而目前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已經成為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拋磚引玉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能夠設置懸念,先使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來提問或者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或者圖片來為這堂課要講解的內容埋下伏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像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一樣,作者總喜歡去留一些懸念給讀者,而讀者也喜歡這樣的小說,因為正是有了懸念,小說的可讀性才提高了很多。
例如:教師在講解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軸對稱和平移”時,教師上課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同學們展示了一些十分精美的照片,有蝴蝶,飛機,千紙鶴等等,教師讓同學們觀察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人們都會覺得這些照片很美,到底有什么奧秘在里面,同學們經過激烈的討論也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照片就是很美,于是同學們都十分想要學習這一章的內容去找到問題的答案。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為同學們設下了懸念,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學生們實際生活中接觸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有一些數(shù)學知識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很難去理解,如果教師還是像平時的授課一樣去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那么學生們可能會由于聽不懂而去放棄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這是教師與家長都不想看到的結果,但是,如果教師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講解,學生們就會很容易地去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解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四章“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個五邊形的盤子,然后向同學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過年的時候,家家都會做魚吃,但是我不知道這個盤子到底能放下多大的魚,于是我必須要知道這個盤子的面積有多大,那么這個圖形的面積這么不規(guī)則,我要怎么求解???”同學們有的說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后加起來就是總面積,有的說在里面放一些大米,稱出大米的重量,知道密度,然后就可以大致估算面積。同學們面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發(fā)表了各種不同的意見,同學們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
大力開展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拿出一部分時間來開展一些學生們都比較感興趣的活動來達到快樂的學習的目的。課本上的知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乏味與枯燥的,如果教師一味的去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那么學生們很容易失去課堂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時不時開展一些活動來使學生們在活動中學習,那么這樣將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六章“確定位置”時,教師讓坐在教室最中間的小明同學站起來,然后分別讓他的前桌以及旁邊的同學用確切的方位詞來說明自己在小明的哪一個方向,有的說在前邊,有的說在右邊,有的說在左邊,有的說在后邊,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回答的。于是,教師又分別讓小明的斜后方以及斜前方的同學說明自己在小明的哪一個方位,這就比較難了,因為這些學生都沒有在小明的正對位置,那么這樣的位置要如何去描述呢?教師講解了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用“東偏北,北偏東,西偏北,北偏西,東偏南,南偏東,西偏南,南偏西”來表示位置,聽完教師的講解,同學們豁然開朗,都明白了自己應該在小明的哪一個方位。通過這樣一個活動的開展,同學們能夠在聽課的時候帶著問題去聽講,帶著目標去學習,同學們的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方式雖然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還沒有完全成熟,還需要老師與同學的共同努力去改進這一方法策略,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教師來說,教師要多去了解同學們,多去與同學們交流溝通,這樣教師才能夠創(chuàng)設出適合同學們的問題情境,而對于同學們來說,同學們要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積極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活動中去,只有這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才能不斷進步與改進,最終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