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洋
【摘 要】 如何指導學生自主有效地閱讀?筆者認為,在閱讀中可以嘗試進行批注指導,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關(guān)鍵詞】 現(xiàn)狀;批注式閱讀;指導
一、學校閱讀現(xiàn)狀
經(jīng)常聽家長反映,孩子讀書水過地皮濕,只是看熱鬧,讀過之后沒有印象,孩子讀書沒用。于是,家長不重視閱讀。教師反映學生讀書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于是教學中總是事無巨細,分析來分析去,生怕遺漏知識點,結(jié)果課堂成了“一言堂”,學生走耳不走心。有什么方法能讓學生主動學習,愛上語文呢?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其閱讀體悟,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學做批注,用批注式閱讀來打開學生能動學習之門。
二、批注和批注式閱讀
“批注”,是指讀者在整個閱讀中,將自己想到的、感受到的、不理解的、有疑問的地方用符號和語言的方式,在空白處做好記號或?qū)懴赂形??!芭奔磁Z,也指品批,是指讀者對有感悟的地方進行點評,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注”即注釋,是指讀者用不同的符號來進行標注。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不同的符號圈圈點點,如心有所感,于空白處批寫三言兩語,以幫助自己理解,促進思考。
古往今來,有很多大學問者就很喜歡這種閱讀方法。宋朝著名學者朱熹讀書時喜歡在書上做各種記號,初讀、再讀、三讀都用不同顏色的筆圈點勾畫,他認為這樣能“漸漸向里尋到那精英處”。毛主席讀書無數(shù)卻能活讀、活用,與他一貫喜愛的批注方式不無關(guān)系。850冊的線裝二十四史,從書上勾畫、圈點、批注的筆跡看,他曾從頭到尾讀過。多種版本的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李白、白居易、李賀、李商隱等著名詩人的作品中,都留下他在不同時期、反復多次圈閱過的筆跡??梢?,批注既是一種傳統(tǒng)的讀書方式,也是我國文學鑒賞的重要形式。它融感性的體驗、感悟和理性的思考、評析于一體,是可終生受益的一種讀書方法。
“批注式閱讀”是讓學生在不同的閱讀方式中不斷體悟、主動思索,最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閱讀能力。它重在讓學生自己與文本對話,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方式,完成從課內(nèi)到課外的遷移,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真正體現(xiàn)了“不動筆墨不讀書”。
語文閱讀課上巧妙地使用批注閱讀法,恰似一雙慈母的手,牽引著孩子們在閱讀的大道上蹣跚學步,不斷向前;又猶如一張揚起的帆,鼓舞著孩子在思維的海洋中盡情馳騁,徜徉于知識海洋。
三、不同年段的批注指導
不同的年段對批注要求不同。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進行針對性的批注式閱讀指導呢?
對低年段: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寫字。閱讀的要求也只是要求學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低年級批注教學的重點放在對生字和生詞的學習上,主要是要學生在課文中圈畫生字,標注拼音,畫出詞語,標出自然段,數(shù)出課文共有幾句話,畫出問句、感嘆句等。在具體實行中,對一年級,重點指導孩子們學會標出自然段;自己試讀課文,給不認識的字注音;劃分古詩朗誦節(jié)奏;畫出生字、詞語。對二年級,我們嘗試讓孩子們將預習體現(xiàn)在書上,或注音,或?qū)懗鲎值囊馑?,或用三角號、圓圈、波浪線、直線等符號將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字詞與句子標示出來,還可以簡單寫一寫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對中高年級,不但要有對字詞句的批注,還要從內(nèi)容、寫法、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給文章加上評語。教師要讓孩子們知道批注的種類(眉批、側(cè)批、里批、尾批)以及批注的各種符號。告訴孩子們應(yīng)該就近批注,語言簡練,一針見血。同時,批注內(nèi)容要有選擇性,因為關(guān)于一篇文章的批注,不可能面面俱到,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點加以批注就可以了。有的可能對文中的主人公感興趣,有的可能對優(yōu)美的語言感興趣,而有的可能對文章結(jié)構(gòu)感興趣。在六年級,我們就進行了《名家名篇賞鑒》的探索和實踐,教師精選了一些現(xiàn)代名家之作,每篇下方教師還設(shè)計了重點賞析,旁邊留白寫閱讀感悟,將之編輯成冊,人手一份。孩子們不僅畫出了優(yōu)美句子進行摘錄,就近寫出對句子的獨到理解,甚至還進行了質(zhì)疑和出題。教師將這些疑問匯總,大家一起來釋疑,教師還選擇整理孩子的命題后全班一起交流,組成學習小組互相闖關(guān),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自主閱讀進行得有效而深入。因為交流,文本內(nèi)容解讀得更加豐富;因為自信,孩子更為積極勇敢。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是:學生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迸⑹介喿x不但能開闊學生視野,還能讓他們樂于交流,樂于表達。同時,批注式閱讀還是寫作的練兵場。以前寫作,孩子們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整篇都是高大上、口號式的大話套話,枯燥乏味。進行批注式閱讀之后,孩子們不僅積累了好詞好句,還能就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或?qū)懽鞅尘?,甚至是語句字詞來寫,的確豐滿多了。
有心靈跟著的閱讀,智慧便處處閃光。走心過腦的閱讀所得自然豐厚了。
可見,批注式閱讀作為一種研究性閱讀方式,它以主動探究為核心,是一個動態(tài)的思維過程,既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個性閱讀。在閱讀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學情開展批注式閱讀,以此確立正確的閱讀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經(jīng)過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目前有些孩子的閱讀批注能力有待提高,教師也可能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以更加靈活地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指導,這樣,批注式閱讀教學才能更為深入地進行。
進行批注式閱讀,就像打開了一扇大門,可以引領(lǐng)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質(zhì)疑能力、鑒賞能力及寫作能力,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研究閱讀,我們一直在路上。